.

清代武夷茶亮点多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5.html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清代是武夷茶又一辉煌时期,表现有几大亮点。

一是树立了中国茶叶制作技艺的最高里程碑,也就是武夷岩茶即乌龙茶的制作技艺。它起源于清初,完善于清康熙后期,是有据可考的。当时在崇安县编纂《武夷山志》的钱塘文人王复礼(字草堂)的《茶说》一文,记得极为详细。文曰:“茶采而摊,摊而扌鹿(摇之意),香气发越即炒……”摇青是做乌龙茶的关键,由此才可显出绿叶红镶边。此文被时任县令的陆廷灿编入《续茶经》一书,此书又被收入清《四库全书》。茶界先辈吴觉农、庄晚芳、张天福、庄任等众多专家都认为此文即是乌龙茶发源的最早记载。茶叶专家陈椽赞曰:“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所以说它是制茶技艺的最高里程碑。

二是武夷茶种传播到台湾和印度。享有“台湾太史公”的连横,在他费时达13年之久编写的《台湾通史》二十七卷中说:“台北茶产近约百年,嘉庆(—年)时,有柯朝者归次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桀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颇丰,遂互相传植……”如今有的台湾茶家厅堂之上还悬以“武夷正宗”以彰显其源。

另一是美国人乌克斯《茶叶全书》第九章中记载:“印度总督威廉·班廷克爵士于年组织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研究中国茶树究竟有没有在印度种植的可能。”委员会的秘书名叫高登(吴觉农译本为戈登)。“高登于年和查理斯·加尔夫教士……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中国。……高登设法购买到大批的武夷茶籽,于年寄往加尔各答。”“高登第一次从中国运来的茶籽在加尔各答植物园栽培4.2万株,这些茶苗于-年分别寄往阿萨姆、古门、台拉屯及尼尔吉利山等处(种植)。”后来这种茶种又传到锡兰(今斯里兰卡)爪哇等地。这是中国茶对世界的贡献。

三是发端了功夫茶的品饮艺术。如今在很多茶馆都可看到用小杯、小壶或小盏泡茶,且茶具多件、泡法繁复。它虽然完善于闽南和广东潮汕,当是它发端在武夷山。这不是瞎吹牛,也不是胡编臆造。其根据来自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的“武夷茶”一文。袁子才写道:“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慢亭峰、天遊寺诸处僧道争以献茶,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体贴之……。”此法很快随武夷岩茶传到闽南,延至潮汕地区。有闲之士将它添序增繁,形成较完整的功夫茶艺。据潮汕茶人郭马风考证:写有功夫茶品饮方法的《潮嘉风月记》,其作者俞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至嘉庆五年(-)间任潮州兴宁令。按此看来,他写此书比袁枚来武夷山时间至少迟了十年左右。所以说功夫茶发端于武夷山,是有一定依据的。

四是引得乾隆皇帝高度赞赏武夷岩茶。武夷茶虽然在历朝历代备受文人官家的赞赏,但得到皇上老儿的高评的却很少。清乾隆帝弘历的赞赏,有诗为证。清《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三十卷,题为《冬夜煎茶》诗云:“清夜迢迢星耿耿,银檠明灭兰膏冷。更深何物可浇书,不用香醅用苦茗。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这位喜喝茶、爱写诗皇帝,喝到武夷贡茶后,发出了“品最佳”的由衷的感叹。佳在哪里?自答曰:香气味道清楚和顺,而且有鲠喉的感觉。这当是武夷茶师们经常说的“岩韵”。

五是有几位知县撰写茶文或编纂茶著。

第一位是王梓。于康熙四十二至五十年(-)知崇安,是位“有吏才”的明令。任间曾编修《武夷山志》。他是标明岩茶名称和生长方位的第一人。他写道:“武夷山周围一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

第二位是陆廷灿。康熙五十六至六十一年(-)知崇安。陆在崇安任间,触及到武夷茶而萌生编著《续茶经》之念头。公余广泛收集茶书、茶文,秩满请辞归乡,勤耕十二年,终成《续茶经》这一古代经典茶书。他是第一位编写茶书,多有记载武夷茶的知县。

第三位是刘埥。在雍正十至二十年(-)知崇安。他是第一位记写到武夷茶品名的县令。他在《武夷茶》一文写道:“岩茶最高老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次则花香。”

第四位是魏大铭。嘉庆十到十七年(-)知崇安。魏是第一位记载了当时岩茶的营销和仍在充贡的情况。其曰:“……今则利源则半归茶市之盛。……负贩之辈,江西、汀洲及泉人为多。……国朝仍充土贡”。故才有清乾隆帝品鉴武夷茶之说。

清代武夷岩茶之辉煌,折射出诸多亮点。

作者:□黄贤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