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篇大文章,喝茶的事情说不完。
自从神农氏发现茶叶后,炎黄子孙离不开它。凡夫俗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雅士闲来寄情趣,琴棋书画诗酒茶。
凡夫俗子喝茶很简单。旧时在笔者茶乡,农家都有一把大陶壶或锡壶,主妇们每天早晨煮完稀饭后,乘锅中无油腻、咸味,烧上一锅水,往壶中丢入一把茶头(梗),然后把开水冲入,足够一家人喝一天。冷天,把壶放进一个围垫用有破棉衣的“保温桶”,也可以使茶水暖上半天,不至冰人。若是采制茶叶季节,“煮饭仙”也是在捞饭后,煮上一大锅水,往放有茶头的大木桶或大陶缸里倒开水泡茶,保茶工们够喝。
挖山、锄草的茶工,用毛竹筒装茶水,好几斤重,几个人同喝。
匆匆的上班族喝茶也不讲究。以往总是用个大口杯,放一撮茶冲满水,喝干了续水。现在大体如此,只是茶杯各式各样了,什么玻璃杯、不锈钢杯、瓷化杯等。只有极少数讲究者,才用飘逸杯,把茶叶和茶水分开。即使办公室有整套的功夫茶泡具,也是客人来了才用。
文人雅士喝茶,那故事就多了。唐宋文人要喝一泡茶很花时间,且麻烦。要把茶饼炙热、捣碎、碾细、过筛、再煎煮或冲泡,程序繁冗,讲究技艺,具有实用性、观赏性。操作者称“茶博士”此人并非专家学者,只是如今泡茶手而已。
发现茶可品赏提神,又可操技玩味,皇帝也就动心了。上有所好,下必趋炎。产茶地的官员,为了讨好上司和皇上,就遴选上品进贡。后来有人就想出了“斗茶“,斗出的好茶叫“斗品”,送京城入贡。一旦被皇帝老爷看重,就成了“御茶”。产好茶的地方,被朝廷圈为御茶园,产制优品上贡。历史上阳羡、碧螺春、龙井、北苑、武夷茶都被敕封为御茶。青睐武夷茶的前有汉武帝,后有乾隆帝,中间有宋仁宗、忽必烈……
官员“斗茶”为选品,文人“斗茶”玩游戏。文人“斗茶”不但比茶,而且比器具和技法。所以宋代时,制盏业便随之兴起,建盏就是其中珍品。当时烧制出的兔毫盏、鹧鸪斑、黑铀盏面宽底窄,厚重色黑,适应了当时的斗茶之需。因为时茶以白为贵,黑盏便于观茶色;因盏面宽盏壁斜,又便于看茶水痕迹的变化。当时斗茶的“评委”,大公无私不讲情面,不然怎么会出现“期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的场面。后来一些文人又玩出了“分茶”游戏。把茶末倒入黑盏中,冲上沸水,搅成粥面,然后使用细嘴壶注水。在盏面上注出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据说有个名叫福仝的佛门弟子,还能在四个盏中注出一首绝句。如此高超技艺,今人自叹不如。
中国人创研出的煎茶、分茶技艺,引起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日本僧人极大兴趣,他们潜心地学走了这种文化,将其升华为“茶道”。日本这个民族很奇怪,他们善于创新,科技已在世界前列。可是他们对一些传统的东西确很固守。如剑道、花道等。尤其在茶叶上表现突出:制作上还是采用宋明时的蒸青绿茶法,茶文化上固守传统“茶道”不改弦。而我们老祖先宗的“斗茶”、“分茶”技艺早已失传了。不少人只好东渡日本去观摩,殊不知其根在华夏。近几年武夷山章志峰君经反复操练,已初步复原了“分茶”这一古老游艺,拟申报“非遗”,也算一件幸事。
日本人学走中国茶文化,并视为国粹,这也不好多加非议。当时的英国人就不同了,他们用武力取代了荷兰人经营中国茶的地位后,茶便成了他们国中绅士们的时尚享受,并在全国普及成雷打不动的“下午茶”。他们还把茶卖给欧洲各国,甚至输出到美洲。因为当时向中国买茶叶都是用白银,茶买多了,白银外流了,丧心病狂的帝国统治者就在其殖民地印度种鸦片卖给中国人,赚取白银买茶叶。不少中国人抽成病夫,有识之士呼吁禁烟。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的林则徐,力主抗英,功劳显赫。万岁爷却害怕了,下令求和,结果是割地赔款,中国人蒙受奇耻大辱。美国人乌克斯、英国人莫克塞姆的书中都写到这段历史。这是喝茶喝出的战争。
中国人信奉“茶和天下”,把茶喝出了社会发展、经济效益。改革开放后,出现一种很时兴的举措,叫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一种发展方略。就说武夷山吧,虽然文化类别很多,但是最好搭台喝戏还是茶文化。自年有识之士倡办首届“武夷岩茶节”以来,至今茶节已办十多届了,规格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引得“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也长期驻足这里,这是武夷山的殊荣。
武夷山人头脑还是好用的,搭台唱戏屡出新招。他们把《武夷茶艺》、武夷茶歌舞等文化艺术;大红袍、水仙、肉桂和具有传奇色彩名丛佳品;含金量很高的“双世遗”“茶文化艺术之乡”、“岩茶手工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武夷元素搂进“剧本”,搬上舞台。这出“戏”唱红了:唱进北京马连道大茶市、王府井大闹市,老舍大茶馆;唱到香港、澳门、台湾和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凡此引到的是逐浪高的武夷开发热潮、络绎不绝的游客、拓展的茶叶市场……。
喝茶又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交流。《无我茶会》就是一例,这种活动是台湾茶文化专家蔡荣章创意的。做法是来自各地、各国有茶侣围成一大圈,用自备的茶具、自带茶叶泡茶。茶水斟为四杯,三杯奉给左侧三人,每人都可喝到来自右边三位茶友的茶。不第他人的茶品,不论他人的茶具,不评他人的泡技,不贬他人,不扬自我。既使是再不合口味的茶也得咽下去,还要强装笑容点头称赞。如碰上老外,至少也的说一声“Verygood(非常好)”。其实这只是一种联谊形式,茶人也乐此不疲。这项活动举办十届以来,在武夷山就办了三届,可见武夷茶人对其的热忱。
喝茶还喝出各种茶事活动。如展销会、推介会、博览会、拍卖会、品茗会等等。纷纷扬扬,热闹非凡。不管哪种会,首先是喝茶,经济效益自在其中。而对于茶农、茶企来说,更热于“斗茶赛”,有名有利。参与者都要拿出好茶,以求一博。审评时都是签样标暗码,旨在以防徇私舞弊,另则也免于评委得罪人。这种方法好,评委毫无顾忌,直面对茶,评出之茶,大体是公正的。顺便作个说明,初时民间“斗茶”时,专家、评委、群众混在一起评分,各有所好,看法不一,分数奇高奇低,有失公正性。尔后分两种分:专家评委占70%分,参与的群众占30%分,既保持严肃性,又活跃了参与性。每次公布结果时,虽然已无古时的那种“登仙”、“降将”那种情景,但是喜上眉梢、低头叹气的反差情绪还是表露无遗。
喝茶喝到细心时,就叫“品”。这是对茶客而言。说到品茶,最有内涵的当数乌龙茶:味厚、香幽、耐泡。小壶(盏)小杯加沸水,小心静心操技艺,故叫“功夫茶”。它源自武夷山,风行于闽南,完善于潮汕。喝茶,武夷山语叫“噫哒”,闽南话叫“认碟”。“认碟”,即小口泯茶,当然比“噫哒”(吃茶)高雅。
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善品茶功夫的人物。据载,乾隆皇帝品过不少茶,还写过很多茶诗。当品到建州各县所贡的茶后,评价很高,尤其对武夷之品。其诗云:“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有人认为“骨鲠”当是岩韵“的表现。清代钱圹才子袁枚,丙午年()秋,在武夷山品茶“壶小如香橼,杯小如胡桃”,他“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发出了的“享尽天下之茶,武夷真乃不忝”的感叹。尔后曾任两江总督的梁章钜,在武夷山与僧道们品茶后,总结出了鉴赏乌龙茶的“香清甘活”信条。可谓高人品茗,见解也深。
当地山人品评茶叶非常简约,也没有那么多优美文词、高深表述。他们把茶水啜的嗦嗦响,三泡之后才开口。或曰:“厚”“顺”“重”“有骨头”“有喉香”……或曰:“薄”“轻”“飘”“涩”“没东西”……,然后闻闻盏底,再看看叶色,一泡茶的优次高低就让他们判定了。
而今一些新派茶客,品茶很时尚,不但茶具美观,泡技优雅,且用词新鲜。他们品出了凡人难于理解的“韵”,除“岩韵”老东西外,又有了“音韵”“山韵”“蜜韵”“陈韵”“喉韵”“冷韵”等等,还有那高莫测的“雅韵”不知是讲滋味,还是看形态。有的人还能品出阴山老丛、阳山老丛、高丛、矮丛;青苔味、木屑味、石头味;“牛肉”(牛栏坑肉桂)、“马肉”(马头岗肉桂)、“竹水”(竹窠水仙)、“慧水”(慧苑水仙)、“龙水”(九龙窠水仙)、“仰水”(三仰峰水仙)、“地水”(吴三地水仙);沉香、暗香、兰花香、地瓜香、雪梨香、蜜桃香;内敛、张扬、平和、霸气,等等。其实讲白了,这些也不过是山场、树龄、品种、发酵程度、火功高低之别罢了,但到这些文人口中,就玄乎高深了,文化这东西真厉害。
喝茶一旦喝到返朴归真,就简单了。
喝茶到底喝什么?答曰:喝个味道。喝茶历来有重香、重味之争。过去审评时,各地评分标准有所侧重。现有国家有关部门统一了标准,乌龙茶滋味排第一占35分、香气排第二占30分。既然是国家发布的标准,各地也没什么好论争了。这符合早先的武夷山茶师总结出的“武夷岩茶重在吃水,以味取香,香在水中”的概念。当然水香的茶,盏盖和杯底也香,只是香气细幽而己。因此,一泡好茶关键在滋味,让人有好口感。过多施化肥、特别是施尿素的茶不好喝。尿素施多,茶叶长势特旺,新梢长、叶肥厚墨绿僵硬。这种青叶难“走水”、发酵,做出的茶带青味,且茶味淡。盖其原因是叶片中叶绿素多,抑制了茶叶的主要成分咖啡喊、茶多酚的合成,自然味淡。
喝茶到底求什么?答曰:求个健康。当今不少人喝茶不是单纯为解渴、消闲,而是把它作为保健品来喝的。诚然茶叶除了“农残”超标、霉变带菌的,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乌龙茶似乎更受欢迎,它不但有暖胃、消食、明目、利尿、固齿功能外,而且有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防癌、防辐射等功能。一般来说喝茶多酚含量较高、且制做成熟香型(或叫浓香型)的茶效果更好。对于那些一年采几荏,施肥、喷药次数多的茶叶,要特别注意。
有的人动辄就讲“有机”“天然”。其实“有机”的门槛非常高,生长地要远离工矿、交通、人群,制作、包装也很讲究,难呀!至于“天然”之品是少之又少。能喝上“无公害”茶,就阿弥陀佛了。
喝茶也有禁忌,如患失眠症、抑郁症、胃炎症、冠心病等疾病者,要禁止、节制、选择用茶。有的人会“醉茶”,无非空腹喝茶过量或喝多了轻发酵的茶等等。喝茶也不必来者不拒,如感不适可慢喝少喝。这样既保护了身体,又显的儒雅斯文。
喝茶这东西,简单起来一口茶,讲解起来是文化,摆弄起来是艺术,其物质和文化都是中华瑰宝。
(黄贤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