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给潮汕贴标签,潮汕人是胶己人,更是深圳

潮汕人,一个传说级的存在。

在深圳,他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可能是吃饭时遇到的餐厅老板、是在菜市场卖鱼的大妈……或许,吕住是胶己人(你就是自己人)。

这个群体的存在,一直给外人一种鲜明的标签化。但往往,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毕竟,这股神秘力量,总是在颠覆人的想象。

▲电影《醉拳》

凭借其群体的庞大,在深圳遇到潮汕人是常见的事。而潮汕人彼此之间的识别,则显得更加有趣。

这个暗号,来自于对方新中式的家居装修、办公桌上的一副茶具或者诸如“吃菠萝沾酱油”这样的细节。有时候,都不需要这些显性特征,仅仅看看眼前的这张脸,就产生一种玄学般的磁场感应,心里开始OS:“一看你,就是个潮汕人。”

当然,作为潮汕人,最大的标志还是潮汕话。

▲电影《买凶拍人》

这门被外人称之为“像泰语”的方言,不仅是同乡间的通行证,更是一张你在生意场做买卖的VIP卡。即便是陌生人,单靠一口潮汕话或者潮普,就能立马拉近彼此的距离。

朋友说,她第一次来深圳租房的时候,当她坐在某中介的摩托车后座,听着中介大哥侃侃而谈时,就强烈预感这是一位潮汕老乡。当她故意用潮汕话询问家人意见的时候,果不其然得到了中介大哥的回应。

朋友见状,马上来劲:“老乡,你可真得帮我好好找找性价比高的房子,自己人嘛。”中介大哥也突然变得热情,连声答应。

▲电影《八两金》

看房过程中,他俩站在窗口研究光照,中介大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APP里的指南针:“我跟你讲,这是南北向的,我们潮汕人最讲究的。”

对于我的这位潮汕朋友来说,遇到个中介老乡,戒心自然慢慢放下,而中介大哥看到同乡小妹,还帮着她跟房东砍价。这种地域基因里自带的信任,无疑促进了双方的交易。

一直以来,说到潮汕人,大家的印象都是:精。

素有“东方犹太人”的美誉,满脑子的商业细胞,满脑子的如意算盘,让潮汕人在深圳堪称一霸。

▲电影《福星高照》

就拿菜市场来说,潮汕人的菜摊藏有自己的门道。

比如南山区的南山市场、罗湖区的荷花市场,就基本被潮汕人承包了。如果逛菜市场时,看到卖青草的小店(青草铺)或者丰富的海鲜、卤鹅,那店家八成就是潮汕人。

买薄壳时鉴定老板是不是潮汕人,就看有没有赠送一把“金不换”;买菜让老板多搭两根葱,也必是潮汕人的常规操作;操作的喧闹声中,还能经常听到十分较真的讨价还价声……

▲电影《八两金》

据说,80年代第一波来深圳开拓的小商贩是客家人,深圳大部分菜市场也是客家帮的。但是,面对掌握大部门渠道和客户资源的客家帮,潮汕帮却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扭转了趋势。

原来,潮汕帮进入这个市场就开始观察,当大部分菜在上午卖出去后,客家商贩依旧用原价在下午销售不怎么新鲜的菜,导致卖不出去。而潮汕帮立马发挥团结精神,商量后决定将下午的菜打折销售,反而降低了成本。

▲电影《四大家族之龙虎兄弟》

同样被潮汕人占领半壁江山的是深圳的批发市场,特别是在华强北。

潮汕人做生意,什么赚钱做什么。通常那些穿着背心短裤拖鞋,悠闲坐在店铺门口的老板都是潮汕人,那种怡然自得的状态是其他地方的人模仿不出的。几杯功夫茶的时间,交换一下市场信息,又生出不少财道。

如果你去进货,老板要么说让他侄子送过来,要么让儿子去他哥哥那调货。总之,“肥水不流外人田”。强大的家族意识,让会做生意的潮汕人也带着自己的亲戚抱团赚钱,甚至垄断了不少行业。

曾经的华强北给了无数潮汕人造福的机会。一米长的柜台、一台保险柜、一个计算器、一个记账本、带上嘴,就能开张。整个华强北电子市场,有七八成是潮汕人,很多档口招小弟小妹也是只招潮汕人。在这里,无论是当老板的、打杂的、送货的、还是摆地摊的,都见证过华强北的癫狂、繁荣、失意与彷徨。

▲电影《追龙》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潮汕人比做生意更厉害的是房产投资。潮汕人买房有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谜之行为,比如穿着拖鞋、拿着黑塑料袋装现金到营销中心,能全款就不贷款,面积一定要大特别是客厅,风水好才是真的好……

而在深圳的房地产行业,也不乏潮汕大亨,比如曾在深圳地产界呼风唤雨的潮汕五虎:姚振华、黄世再、黄楚龙、黄茂如、郭英成。

而如果你问一个普通的潮汕人有多少套物业,他会告诉你,不是按套算,而是“栋”。

当然,潮汕人不仅会赚钱,还很会吃。

▲电影《绝种好男人》

遍布深圳的潮汕美食,向来都在挑逗深圳人的味蕾。肠粉、隆江猪脚饭、牛肉火锅、生腌海鲜、卤鹅、砂锅粥……无论是自己买菜还是上饭馆,嘴刁的潮汕人最在乎的都是一个“鲜”字。

大概,潮汕地区有的深圳都有,但正不正宗还得另说,毕竟很多潮汕人也就是来赚钱的。

▲电影《黑社会》

如此看来,潮汕人眼尖嘴刁、能说会道,有人便不禁发问了:既然如此精明能干,为什么潮汕地区发展不起来,都跑到外面发展了?特别是与深圳同为经济特区的汕头,始终交不出一张匹配其身份的成绩单。

有人说是因为一场台风,一把火;有人说,潮汕人只爱赚聪明钱,走私、假冒导致“诚信缺失”的阴影挥之不去;有人说,放眼全球,潮汕地区的人情风、裙带关系过重,这种无意识的排外形成了自我封闭,不利于投资……

▲电影《福星高照》

潮人眼中的世界,世人眼中的潮人。只能说,在城市叙事的洪流中,带有独特基因的潮汕人也在变化着。

其实在深圳,除了过来工作定居的潮汕人,从小在深圳长大的潮汕人也渐渐模糊了对老家的印象。

而对潮汕文化不了解的,也容易给这个群体贴标签。要知道:

不是所有来深圳淘金的潮汕人都是百万富翁;

不是所有的潮汕男人都大男子主义;

不是所有的潮汕女人都贤惠;

不是所有的潮汕人都封建;

……

▲动画《麦兜故事》

在深圳会做生意的潮汕人多了去,但年底讨债的、撕破脸的比比皆是;潮汕老一辈的确滞留不少封建思想,但接受21世纪教育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独立认知。

无论是在深圳的潮汕人、湖南人、江西人还是广西人,其实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那种来自不同城市的宝贵基因和特长是弥足珍贵的。在广纳多元文化的深圳,我们更应该接受所有的美好,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偏见”。

莫给潮汕贴标签,因为“来了就是深圳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