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多年离散后,陆羽的师傅在宫廷陪皇上喝茶,一口入喉,泪水消然,感叹说:“这茶的味道怎么这么像我的徒弟陆羽泡的!”事实上,泡茶的正是陆羽。
茶的品种有多少,茶的味道就有多少,严格地说,茶的味道要比茶的品种多得多,因为冲饮方法不同、茶味也就各异。在不同的茶味之间,有时几平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整个一风马牛不相及。比如西湖龙井与大红,普洱砖茶与花茶,其味道毫无相似之处,就像是黄酒与香槟、白酒、啤酒一样。在我看来,不同类型的茶味无高下之分,只有浓淡之别茶该是什么味道?是你心里认为该有的味道,是你最先开始品尝并习惯或接受了的味道,你所喜欢的茶的味道。茶味无所谓正宗不正宗,你所习惯的茶味,就是正亲的茶味。
对北方人来说,地道的茶味就是带有浓重有花香的配味,而江浙人则认为是略带清苦的绿茶芳香,福建人又会认为是苦涩回甘的岩茶,台湾人认为茶的味道就是乌龙,西北人呢,会把正亲茶味与三地台划上等号,要加枣与糖要想不辜负口福,最好都尝尝各种名茶的味道,喝上四五回,或者喝上个时期,在度过了刚接触的陌生期以后,再下结论哪种最合你的口味。
人们一般都是受环境影响,继承长辈喝茶的口味。打小家里喝的茶就是某一品种,长大了当然就会先人为主形成定式,甚至一旦有机会尝到别的茶,也会感到不是滋味,服不了那个味同窗王辉赴美,送给他的美国校长一盒西湖龙井,此公喝了,说味道太淡。
因为美国人只喝红茶,无福消受更多的佳若。不过,如果能开阔眼界,遍尝各种风格的茶,也许你不会再那么坚持只喝祖传”的茶。台湾乌龙茶这几年在大陆就推广开来,很多大陆人以前从未喝过种浓图的功夫茶,但是习惯了以后,反倒离不开了,越喝越合胃口什么是你真正的茶味?也许不是你久已习惯的那种,你找到了就知道了。要想找到真正属于你的茶,那就不要轻易错过品尝新的品种的机会。
成品茶的形状称得上千姿百态,尤其是紧压茶与工艺茶,有瓜形的、砖的、球形的、饼形的,还有用竹筒装着的、编成牡丹花形的、绣球形的,等等。品饮中所讲的茶形,指的是散茶,外形主要有片、颗粒、条、末几类,不同种的茶,形状大有出入,按大的分类,绿茶与乌龙茶外观上泾渭分明。即使是同一类茶,如绿茶,六安瓜片与太平猴魁,信阳毛尖与蒙顶甘露,长相也不同,不必是行家,只消喝过两次,留点心,就能分辦清楚。再比如红茶,红与滇红的茶形,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都大相径庭。
茶形是选购评判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一品种,质量优劣,价格高低就要靠茶形来说话。有意思的是,无论哪种形状的茶,质量好的总是比差的要好看,怎么个好看法呢,简单地说就是整齐、饱满、色泽好,一看就充满神。在茶叶批发市场,往往是一个摊位同时销售七八个档次的某种茶、你去看吧,凡价格高、质量好的,必是外观更好看的。
茶叶本来就娇气,无论是成包还是成箱,难免有挤压和细小的破损,沉积到箱底或罐底,就是所谓茶叶末或碎茶。其实,茶末也分档次,极品名的末,除了不好看以外,喝起来神韵犹存,因此,茶庄往往把茶末分门别类日总,标以低价,名之日高末、高碎,专门卖给那些嘴刁而钱少或喜欢少花钱多办事的茶客。在批发市场里的茶商,则把茶末收集起来处理给餐馆酒楼,所以,懂门道的人一般不在饭馆喝茶,因为很难说是用什么样的茶叶泡的。
正亲的品茶,必须要能看到茶形,这不仅是在茶荷里,还包括在壶中杯中喝完以后,剩下的茶叶底或根儿,行话叫“叶底”,也是欣赏的对象。如果说系形好坏在冲泡前还是看个外表的话,那么冲泡后的叶底就真相毕露了,茶叶相、是否有虫咬、莠病,一望而知。
真正到位的品茶行家,没有看清叶底成色之前,是不会对质量与品级下结论的。见不着茶形的茶水,就总是有些来路不明,让茶人不大感兴趣。近来企热衷开发听装茶饮料,里面其实并没多少茶的成分。于是,茶饮料实际上打着茶旗号的清凉饮品而已,不过话说回来,口味总比可乐之类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