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茶历史为切入浅析茶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

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在不断地发展与演变中,茶文化博采众长,集百家文化思想内涵于一身,其中应用最明显的是我国的哲学思想。我国哲学思想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哲学观,但是其蕴含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及“无为而治”等哲学思想,对于茶文化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一、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1.1茶文化的诞生

《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茶叶的起源较早,其最初可见于远古神农时期,其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是伴随茶叶而生的茶文化却经过了上千年的沉淀才得以形成,一直到了唐朝中期陆羽的《茶经》的问世,才正式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诞生。

《茶经》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其在整理收纳了唐代之前茶文化的基础上,对历代的茶文化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从种茶、采茶、制茶到煮茶、饮茶等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同时也分别从茶的药用性以及茶道茶具等方面对茶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经过了千年积淀而成的茶文化也在唐代后期正式迈开了发展的步伐,饮茶之风也自此风靡全国,茶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中。

1.2茶文化的繁荣

自唐朝打开了茶文化的大门后,宋朝开辟了茶文化的兴盛之路,正所谓“中国茶文化始于唐而兴于宋”。宋代在沿袭了唐代茶文化的基础上,制茶技艺、煮茶手法以及饮茶方式方方面面较于唐朝有了新的提高。

一方面,宋代制茶以团饼茶为主,但也兼有散茶。团饼茶是宋代制茶技艺的巅峰之作,其制作技术尤为精密,工序也特别复杂。对于团饼茶制作方法的描述是,“龙凤茶的制作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工序。”因此,由于团饼茶特殊而繁复的在制作工艺,其也显得尤为珍贵,被作为贡茶献奉给宫廷御用。

另一方面,宋代一改唐代的煎茶法,以点茶法取代之,直接用沸水冲茶,简化了饮茶程序,使饮茶更加平民化。此外,宋代的饮茶方式比唐代更加简化,增强了饮茶的可操作性,促进了饮茶这一洪流在全国范围内的涌动,而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大量的茶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文人雅士呼朋唤友与茶馆为据点,饮茶品茶论茶。

茶文化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转折点,上承了唐代茶文化的新兴之路,下启了明清茶文化的鼎盛大门。

1.3茶文化的全面发展

明清时期,我国茶文化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特别是明朝对茶叶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性改革,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先是改团饼茶为散茶,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将清茶中的建安茶作为贡茶,一扫宋代的奢侈之风,净化了饮茶风俗。

著有《建安茶录》

同时,明代的制茶技艺又新增了蒸清茶以及炒青茶,特别是随着炒青茶技术的日臻成熟,明中后期逐渐形成了以炒青茶为主的格局。

张源在《茶录》中详细地记叙了炒青茶的制作方法,“俟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彻入筛中轻团挪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此外,明清的茶叶类型也趋向多样化,打破了绿茶一统天下的局面,黄茶、黑茶、白茶、红茶、花茶也相继出现。其中,花茶的产生则是我国古代制茶技艺完全成熟的标志。

当然,明代的饮茶方式也是更加简便,以撮泡法代点茶法,并且出现了最早的功夫茶。精巧的茶艺技术配上精美的茶具,将精美的茶艺术内涵阐述得淋漓尽致。而我国的茶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发展,为日后现代茶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文化物质基石。

二、我国哲学思想的概述

2.1我国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哲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梁启超自西方引入我国的,但是我国与“哲学”这一概念相契合的思想却在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中就诞生了。但不同于西方哲学思想的物质本原观,我国哲学以性与情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西洋偏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偏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

我国哲学思想重视的是人的主观情感,而西方哲学思想则是以客观理性为主。所谓“性’黾指人的本能欲望,“情”则是随性而生,是性之外的主观追求。《中庸》中以这样的文字解释性与情的关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实则是表达性由天生,情由性起的哲学观点。儒家以情作为出发点,认为人的情感是哲学中的核心要素,并融合性的元素,将情与性相统一。

道家对于性与情的态度则截然不同,老子将天与人相对立,主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将道中的德称为性,并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

2.2我国哲学的起源

我国古代哲学起源较早,殷商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了,而后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相继吸收了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法家等各大思想流派的观点,奠定了我国哲学发展的主旋律。

早起的哲学大多与宗教紧密相连,例如,殷商时期对于神明祖先盲目崇拜的宗教情结。“君权神授”,神明是不可抗拒的,所有的人都得听从神明的指令。“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中的天命即为神明,可见其对于宗教神明的信赖。

西周时期,宗教神明开始分化为“自然神”与“宗教神”,也就是同西方唯心主义中的上帝与上帝之外的意识具有一致性。西周在汲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后,奉行“天命不于常,天命糜常,天不可信”的哲学观,动摇了天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从而人的价值逐渐被凸显出来了。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大动乱,文化大繁荣,各种流派的思想异彩纷呈。我国哲学思想内涵也在这一时期吸取了各家思想精华。儒家的中庸仁爱思想大放光彩,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被沿用至今,道家的兼爱非攻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也构成了我国哲学的主要内容。

三、茶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3、1中庸主义

中庸是儒家的至高德行,朱熹,说“中”是指不偏不倚合理的意思,可以概括为“中和”,而庸则有两层含义,恒久兼用的意思,概括为’恒永“,因此,“中庸”即为恒用中和之意。

哲学中的中庸实为达到一种“上善若水,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至善极简境界。一方面,我国茶文化所投射出的宁静淡泊之感与清幽雅致之境,正是中庸主义的极简理念的体现。

另一方面,我国茶文化是在汲取了儒家精华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其所包含的仁义道德理念也是源自于儒家的中庸思想,茶包装设计、茶具茶器的打造以及饮茶空间的装饰等都是茶文化与中庸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3、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道家中“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最早的天人合一精神体现。而宋代哲学家邵雍以《观物篇》中的“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也,其于由道一也。夫道也者,道也。

道无形,行之则见于事矣”着重论述了此观点。茶文化的标志《茶经》所诠释的各种茶艺、茶道、茶风茶俗以及隐含的茶文化理论知识,都是陆羽自身实践过程中的亲身感知而成的,陆羽在进行茶具茶炉的改造时,充分运用了我国哲学思想中的五行和阴阳知识。

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强调人与天的关系,二者应该是相互兼容的,不是互相对立。因此,人作为道德主体是本善的,而这点与《茶经》的核心——仁相吻合,而茶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不卑不亢。

3.3自然和谐

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物质形态可以是茶叶、茶具、茶诗以及茶故事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表现形式,其所蕴含的自然和谐之理都不会有所更改。

自然和谐是我国哲学思想中的精髓,其对于现代茶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自然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而我国茶文化主张人与人间是君子之交,清淡而落俗。据科学研究表明,人与人间的这种淡而近的交往是最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与物中的“物”是指世间万物,人无论对待什么物体,都应该持一种友善的态度,不能以自己主观感受为出发点,而随意践踏其他的物,这点与我国茶文化包容兼并的特质相符。

另外,我国茶文化中对于自然的态度也是十分鲜明的,茶文化写意性中的要求就是,人与自然达到整体的统一。一旦大自然被破坏,那么人就会显得突兀,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也会随之而降低。

四、结语

我国茶文化与我国的哲学思想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璀璨元素,两者都是汲取了儒家、道家、佛家的闪光点而成的,并且都是经过千年沉淀而成的一种优秀文化。

时至今日,我国茶文化与哲学思想丝毫没有褪色,甚至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显得更加耀眼。茶文化与哲学在相交相融的过程中,一路扶持走来,可谓是“同舟共济,共同进步”。

但是二者却各有所长,茶文化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不断丰满,而哲学思想又在茶文化的反作用中更加具有科学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