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报融媒记者吴云
图/徐报融媒记者周杰
随着时代的变迁,“扒锅扒碗喽”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儿时回忆。而在徐州古玩城,手艺人许俪却将这份渐行渐远的老职业做出了新花样。心灵手巧的她,传承并创新了外祖父走街串巷的锔瓷技艺,将一件件破损的瓷器修成了艺术品,也弥补了很多顾客心头的遗憾。最近,她正准备将这项技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拾祖传的百年技艺
5月20日,当众多情侣在庆祝节日的时候,44岁的许俪与丈夫马猛正在他们的“艺瓷锔”工作室内凝心聚神地在修复瓷器。
淮北一位顾客送来一件紫砂茶壶,说是妻子使用多年的爱物,很有感情,但被他酒后不小心摔成了八九瓣,壶把也断成了三截,心里非常内疚,央求许俪无论花多少钱都要修好。许俪花了三天时间,用白铜锔钉,外面贴上银花片,并做成祥云图案,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缝,防止漏水,顾客看了非常满意。
“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手艺,多年前我的曾外祖父就走街串巷给人扒锅扒碗,外祖父也靠这个手艺养家糊口。我小时候经常看着外祖父干活,给他打下手,感觉像玩玩具一样。”许俪拿出博古架上一个白底蓝花的大型瓷器说,这是三四十年前她的外公修复的,当时使用的是手钻,只注重实用,不漏、结实就好,并未考虑是否美观。相比之下,现在的瓷器修复从“粗活”变成了“绣活”,修复的器皿也从锅碗瓢盆变成了以茶具为主的艺术品。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扒锅扒碗的老行当慢慢消失,但外公那双灵巧的手、那个勤劳的身影一直是她心底温暖的记忆。许俪高中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工作,结婚后跟丈夫一起做工程,有时候还要天南海北地跑。年在四川做工程时,许俪偶然看到有人在做瓷器修复,将破损的老物件修复得精致美丽,不由得怦然心动,决定转行从事这份工作。
说干就干,许俪先是在四川学了一年多,然后又到郑州学习几个月,凭着小时候学到的一些基础,再加上一腔热爱和几分天赋,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术,然后就回到柳泉老家干了起来。生意有了起色后,去年夏天她来到古玩城租下一间门面,开了这间工作室。老公在没有工程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忙。
将锔瓷演变为艺术
瓷器修复是个细活,“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个行当。特别是艺术化的修复,不但要讲究技术,对审美、创作都有一定的要求。
金刚钻、烙铁、锤子、镊子甚至鸡蛋清都是许俪的修复工具。拿到一件破碎的瓷器,先要用麻绳将它们捆好、固定成形,然后用金刚钻打孔、上钉,最后再做图案。金、银、铜、铁、锡都可以用作修补材料,选择哪种材料和图案,要根据瓷器的材质、色彩和风格来确定。
一款白底金花景德镇瓷杯,看上去精致秀美,边沿有一个缺口,许俪采用锡补工艺,再贴上银片,雕刻成淡雅的梅花形状,宛若一位戴着银饰的美女,令人心动。
一只风格质朴、纹路粗犷的陶杯,修复时不做任何花型,只是在银片增加了一些锤痕,与原件风格完全一致,巧夺天工,与原件像是出自同一设计师之手。
金缮是最为复杂、最花功夫的修复技艺,它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全粘合。许俪购置了一台保温箱,将需要修复的瓷器像婴儿一样小心翼翼放入其中,每隔几天拿出来一次,反复进行补缺、打磨、蘸上纯黄金粉。许俪拿出一个修复好的陶杯,中间不规则地分布着几条金缮纹路,顿时有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我锔瓷的一大原则是不用胶,因为这些瓷器大部分都是茶具,一定要把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有人说锡对人体也不好,我做锡补的时候,外面都要覆上一层银。”许俪说,顾客送来修复的瓷器,每一件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或者一份亲情。有的茶具价值并不高,甚至抵不上修复的费用,但因为有感情,花再多的钱也要修复好,所以她不能辜负顾客的信任。有时候顾客已经觉得满意了,但许俪还认为不够完美,一定要尽善尽美才可以,赚钱反而是次要的,这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有匠心,还要有创新
将传统的锔瓷手艺传承演变为一种艺术,在匠心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已过不惑之年的许俪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她买来很多绘画艺术方面的书籍每天练习,工作室隔壁有一位画家,她有空就去请教。修复的时候,她经常琢磨着如何做出新意。
有一次,顾客送来一件碎裂的紫砂壶,壶把上破损了一块。许俪看到壶身上是一个葫芦藤蔓的图案,灵机一动,将家中的和田玉切割下一块,打磨成一个水滴的形状,镶嵌在破损的地方,就像藤蔓上多了一颗晶莹的露珠,妙不可言。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将玉器使用在瓷器修复中,感觉很成功。下一步我还要学习玉雕,与锔瓷手艺进一步结合起来。”许俪说,她经常在网上晒自己的作品,现在天南海北都有她的顾客,很多顾客成了回头客,还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过来。因为口碑越来越好,上个月有4位顾客专程从深圳赶过来拜师学艺,成了她的学员。这个周末,南京某高校的学生还要来她的工作室拍摄纪录片。
因为热爱,许俪还有着很多梦想,她打算为自家祖传的锔瓷手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计划将老家的院子布置成一个花园式艺术馆。现在读大学的女儿和上小学的儿子对锔瓷都很感兴趣,她有信心将这份技艺保护下去、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都市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