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最早的香文化和茶文化,都是从唐文化中

日本最早的香文化和茶文化,都是从唐文化中摄取而来

本来茶与香在日本并不存在,日本最早的香文化和茶文化,都是自唐文化中摄取而来,茶道文化更在茶人参禅的文化中溶入了香文化。举行茶事活动时,在客人还没入席之前,为了去除茶室内的杂气,会先有薰香的动作,使茶室空间保有清香。还有茶事的初座、后座过程的炭手前(添炭表演),也会在风炉中置入香木或地炉中放入练香。炭手前的最后,也还会有拜见和欣赏放置这些香木及练香之香合的活动。

香道具出现的茶会场合,主要是在一些比较严肃气氛的茶事活动上进行时使用,七事式的茶事活动中,还有闻香的作法。另外茶人忌、年度行事等,在床之间也会陈设香道具,在点浓茶和薄茶的表演之前,进行的添炭表演。并在添炭表演之最后放入一小片沉香或练香。研究日本茶道文化多年的滕军博士认为,主要目的有三个:一为清净身心、二为净化空气、三为驱除炭臭。但是在人多的大茶会上,也常有将添炭活动省略掉,只摆香道具在神圣空间的床之间里。

茶道具上的香具大致上分香炉与香合两大类,制作香道具的材料多元,主要的有金属类材质和陶瓷类材质,也有硬木类和其他材质。据《宗湛日记》的记载:庆长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古田织部所举办的茶会中,就出现了使用所谓的“今烧的香合”的道具记载。《宗湛日记》是记载日本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的茶会记,这个时期日本地域性陶瓷香道具的生产种类很多,有志野烧、黄獭户烧、织部烧、唐津烧、信乐烧、伊贺烧等。发展到今日的日本,香道具同时受惠于茶道界、香道界与宗教界的需求而受到推广,可以说大致的日本陶瓷产区都生产相关的香用器具。但因茶道美学的要求而有所选择,基本上以体积不大,造型简单,色彩素雅为主。

香炉是装有灰及火炭用于薰香的器皿。原来是为了供养佛菩萨用香的佛具,有金、银、铜、锡、铁、陶瓷等各式各样材质。依据用法和形状,有居香炉、柄香炉、钓香炉、闻香炉、袖香炉等。常在茶席的床之间用的香炉类,有金、银、胡铜、青瓷、染付之类香炉,茶席上使用的香炉因茶文化源流的因素,地域产香炉中唐物造型的香炉,依然受到茶人所推崇。地域茶陶产区一般只在材料、釉色及烧法上下功夫,在使用上和造型上并没有太多的着墨。

香合是用来放置熏香物的有盖的小容器,依据季节的变化,添炭表演时会在风炉中置入香木或地炉中放入练香,此时香合或从怀中取出、或事先就置放于端盘上。日本茶人特别珍爱这类小香合,有漆器类、木质类,但是还是以陶瓷类最多。陶瓷制的香合有各式各样的造型,因此有形物香合之称。特别受日本茶人的喜爱,年还有《形物香合一览》刊物发行,形物香合有唐物形物香合,如交趾、古染付、青瓷等等,日本各地域产的和物形物香合,以手工制作居多。充分发挥了地域的土材、技术及创作题材的特色,以美浓、獭户产最受青睐,另外还有京烧及备前伊贺等传统茶陶产地都生产与制作恭敬严谨的香炉相比较,茶陶香合的制作,可以说是趣味横生。

从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来看,饮茶活动一开始只有点茶、吃茶的茶礼作法,后来因斗茶文化的遗风而相结合。茶怀石料理及茶点心(和菜子),是茶事活动中相当具有地域性色彩的一个程序,是正式茶事活动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一般在地方文化活动及人数众多的大茶会上,都会将之省略。

茶怀石料理的量很少、种类也少,料理处理方式也以简单素雅为主。尽可能不要有所谓的山珍海味,选择季节性新鲜的材料,食材主要以地方取材为主,最好由主人或家人亲手料理。茶怀石的作法,会依据茶事流仪而有一些差异。例如早期有些茶事的作法是只招待主客而已,主客之外的客人都只是见习者,一项项的流程都只能是冷眼旁观做一个见习者。但是以现在今日的环境,这样的作法是有困难的。茶怀石大致上的配膳内容是,煮物、饭器、汁替、烧物、预钵、著洗、八寸、汤、香物、和菜子。配膳内容也会随着流派和茶事活动的不同有所调整,但基本内容是如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