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玉订阅号:guangyusizi
工夫茶,真功夫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广东省潮汕地区,含汕头、潮州、揭阳等)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现今仍为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
现今,在潮汕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杯。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闽南人、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时下“工夫茶”与“功夫茶”常有混称,按潮州话声韵分部,“工”属“江”韵,“功”属“忠”韵。
从释义上,“工夫茶”不能简单对等于“功夫茶”,在潮汕话中:“功夫”是指:本事、技巧、还有时间的概念;而“工夫”除了包含“功夫”的慨念外,还包括:讲究、用心、周到、细致...
所以,“工夫茶”特别讲究,选用特别加工制作的茶叶,特殊冲泡的茶器,甚至,水火、品饮也都有讲究;用心,周到,细致是“工夫茶”的基本要求。
连横在《茗谈》中指出:“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这里说的就是“工夫茶”,选用特别的茶壶—孟臣罐,特别的杯子—若深杯,来冲泡乌龙茶类。是台湾、福建以及潮汕地区品茶的特别之处,与中原其他地方的喝茶方式不同。
除了茶叶及冲泡器具的使用讲究外,冲泡技巧、品饮也有一定的讲究。“工夫茶”沏泡的学问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潮汕人煮茶用的叫做“乌榄炭”,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这里是水的讲究。
传统的潮汕工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高冲低斟”是常用的冲泡技巧,说的是冲茶和斟茶的方法。还衍生了“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典故。是指茶壶一开始出汤时在摆成品字型的三个杯子轮换要快,称之为“关公巡城”,既形象,又生动,还道出了这一动作的连贯性。又因为留在茶壶中的最后几滴茶,往往是最浓的,是茶汤的最精华醇厚部分,所以要分配均匀,以免各杯茶汤浓淡不一,最后还要将茶壶中留下的几滴茶汤,分别一滴一杯,滴入到每个茶杯中,人称“韩信点兵”。
品茶,要先闻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品完。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畅快淋漓。这就是“工夫茶”的三个境界———“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咙,神明凌霄汉”。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工夫茶”,可见“真功夫”!
品茶,赏玩,悄然的,茶具已渐渐成为茶友们品茶把玩的“玩具”,喝茶要有一份好心情,一件精彩的作品,能使你喝茶时心情更加愉悦,犹如儿时的我们,一件“玩具”,或许能使我们欣喜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