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广东美食的印象只停留在早茶、潮汕牛肉丸、双皮奶、鱼生,其实错了,包罗万象的广东就像一颗洋葱,需要你们有耐心一层一层地剥开它。很久以前有一句俗谚:“生在苏州,长在杭州,食在广东,死在柳州”,作为美食大省,广东可有不少“底气”。随着宣传渠道的不断更新和外来文化的入侵,洋气的食物却逐渐取代老美食的地位,很多年轻人对广东美食只是一知半解,接下来让我带着你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广东美食,为它们“撑腰”。
谭边大顶苦瓜刺身
谭边大顶苦瓜出自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谭边村,已有7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了。还记得小时候,每到5月前后,家里人就会带我去那家号称谭边大顶苦瓜刺身第一家的年年好景美食餐厅吃苦瓜宴。在没吃苦瓜宴之前,我是很讨厌吃苦瓜的,老爸老妈硬塞我吃,我都一概拒绝。就是那三道苦瓜刺身改变了我对苦瓜那苦得难以下咽的味蕾。
第一道苦瓜刺身,是最原始的。把苦瓜切成厚度为0.5厘米的块状,再放在冰盘上。有两种吃法:第一种吃法是不蘸任何调味料吃,品尝到苦瓜最本真的味道,冰凉配上甘爽,让口中的苦味变得柔和。第二种是蘸上芥辣、酱油和砂糖一起吃,那种味道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大家去试试就对了!
第二道苦瓜刺身,是被切细切薄的苦瓜和独家调味的海蜇搅和,放在冰盘上。辣咸和甘冽的碰撞,让这道苦瓜刺身的味道得到了中和,再加上两种配料都略爽口,口感很不一样!
第三道苦瓜刺身,和第二道原理一样,只是配料改成了炸好的芋头丝和花生。做法和普通的鱼刺身比较类似,只不过换了主食而已。因为芋头丝和花生本身味道不重,但有香脆的口感。所以这道刺身的口感略丰富些,而昧道比较甘冽。
可能有些读者说这菜式看起来不是很复杂,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想说的是这道菜的价值在于它原料本身——谭边大顶苦瓜,和市面上的苦瓜不一样,不信的话,试试再说!
顺德伦教糕
在以前,很多邻居一到严暑,家家户户都做伦教糕,在空气中漂浮着一股香醇的米酒味儿。伦教糕有很多种吃法,有的喜欢冷藏后吃,有的喜欢清蒸、有的喜欢煎,在树荫下配上功夫茶或冷饮,堪称惬意人生。
早在清咸丰间成书的《顺德县志》记载:“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古人为了这道美食,不锲划舟百里,所以你们说,这伦教糕不好吃,那是不可能的。现在,部分茶楼还会有伦教糕这道点心,一般菜单上的伦教糕都是清蒸的,在这里,我推荐一种吃法,下单时跟服务员说:鸡蛋煎伦教糕,吃了,绝对赞不绝口。
相传,伦教糕由顺德伦教镇的一位梁姓小贩发明,家传手艺,代代相传,如今已传到第四代梁桂欢(人称“欢姐”)手里,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这位欢姐在开了几家连锁店,总店在伦教镇北海大道北50号,前段时间去买他们家的伦教糕才10元1盒,很好吃!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探一下店,试一下老字号的手艺。
顺德大良崩砂
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就是:这名字怎么那么奇怪?是什么鬼东西?咬了会崩掉牙齿吗?大良崩砂,是很多旅客除了盲公饼、西樵大饼之外的必买伴手礼,色泽金红,形状像蝴蝶一样,入口香,且一口即化。我妈妈就很喜欢这个小吃,她经常买来配着粥、豆浆来吃,口感很好。
在我的童年回忆里,“李禧记”崩砂是我常常吃的口食,它那股香、脆、咸的爽劲让我念念不忘,最搞笑的是,小时候爸爸妈妈怕吃太多上火,每次都限制我吃1-2个,有时我趁他们不注意,拿到被窝或者躲在门后偷吃,现在回想起来,实在可爱!
在这里插播一个小故事,崩砂怎么来的呢?据说是有个人喝烧酒了,发现没有吃的可以佐酒,于是在家找了面粉、南乳、糖、油搓在一起,然后切片再炸,崩砂就这么诞生在这个世上,至于为什么是蝴蝶形状,小道消息说是那个人醉酒后梦到一只蝴蝶,所以他醒来把四片黏在一起再炸,最后成了蝴蝶的形状。
其实,被遗忘的广东美食不止3种,但由于篇幅有限,下回再分解。读者们如果有想到的一些广东传统美食,希望可以在下方评论一起好好讨论……一份份有情怀、有人情味的传统美食,不应该被世人忘却。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