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伟潮州生意功夫茶

生意首在诚信,其次才是热情。

如果想沉浸式体验旧时的市井生活,应该去福建广东一带,那里很传统,地名是老的、街坊是老的、老婆也是老的,发财不休妻,恪守糟糠之妻不下堂。福州、潮州、惠州、梅州。州,古代多为高于县的行政区名称。早年就取消了州的建制,今天缀以州的地区,肯定有旧城区。比如苏州杭州,但亭台楼阁湖光山色只是残存物,被高楼大厦包裹,只是摆设,怀古祭品。

看看潮州的“南京路”——牌坊街,永远人头攒动,一块石板上,单位时间里的人口密度远高于上海南京路。沿街的商铺店伙,说的是潮州“塑普”,方言浓重的“站在桥头望郊区”,到了粤人嘴里,就“变异”为“站在床头望娇妻”。那里的人,热爱家乡,在潮州的小巷还能看到新建的姓氏宗祠。为了生意,不得不说普通话,但乡音的茶底太浓。

这条街上,熙熙攘攘,两侧骑楼下的摊铺,卖的多是当地特产,有带药味的凉茶、各类药材、陈皮、凤凰单丛等等。肉丸一定是人工牛肉。不像苏浙风景区,各类工艺品,鸡翅鸭脖切片糕之类点心,千篇一律,分不出苏浙皖。在潮州,当地人卖当地货。在福州卖鱼丸,在潮州卖肉丸,秉承传统。

在潮州,吃海鲜排档,档口一定是卖海鲜的摊位,供应给当地过路客。根据当地人推荐,我去了一家“三弟海鲜排档”,门口就是卖鱼档口,并列了许多个大木桶,围着三个男人,年龄相差不大,让你感觉是三兄弟,坐在矮凳上,哈着腰,扒蟹、片鳞、剁鱼头,头也不抬。最噱的是每次去,都有三个男人,但都换过脸。

潮州人真有这股子韧劲。

根据大众点评网推荐,我去了“官塘弟牛肉火锅”,门面宽度占了半条马路,都是血红血红的牛肉铺,有剔、有剁,好像都在替鲁智深切臊子,牛肉火锅店堂被屏蔽于铺子后面,好像老板卖牛肉是主业,火锅是副业、是下游、是下水,以此证明:新鲜、正宗、便宜。潮州人太实在了,不用店招幌子,而是用行动,好比哑巴卖刀,一言不发,不断刀砍铅丝,有诗为证,有点古风的味道。我甚至幻想:倘若我要买牛奶,潮州人真的会牵头母牛来,当着你的面挤奶,以此证明源头纯正,是眼见为实的牧场的奶源。

潮州做生意就是如此“实打实”,有些憨,更像头裹着羊肚白毛巾的陕北农民,像罗中立笔下油画框里的《父亲》,不像蹲在路旁卖旅游品的商人。

照此逻辑,我在牌坊街一侧,看到廊柱旁有个“角落”茶铺,很窄很浅,我坐下来,店主是凤凰山上茶厂老板,这个“角落铺”只卖他家厂子里的茶,铺里没有空间代销其他茶叶。潮州人卖茶,先喝茶。喝着喝着,熟了,老板打开手机,给你看他在茶山上背生茶的视频,一再说明,这是他老家。为了进一步证明,一定要带我到隔壁弄堂二楼,展示他的货栈,无非以货栈里品种单一来表示这是厂家直销,聚焦凤凰单丛。货栈24小时开着空调,他说货栈无窗以防盗,又怕散热不好,只能开点空调。他一点不隐讳:其实自然通风存放最好。

我不懂茶,但确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冲着老板说:“你给我挑些贵的。”店老板说:“我这里没有贵的茶。”

回到上海,我请一茶馆店老板娘尝尝我带来的茶,她抿一口,再看看茶底,说:在上海,一斤起板一千元,我说:每斤两百元。低价出货,加速流动,本钱一百,一年转一次赚一元,转十次转十元,转一百次赚一百元,越便宜流转越快,靠周转率赚钱,惠客利己。不靠厚利赚钱,更不靠故事营销。这就是潮州生意。

潮州人开店,对着门的是茶台,老板坐在茶台后,茶台是免费餐台,任何人进门都可以坐下来喝茶聊天,海阔天空,东家慢条斯理地谈他的茶,谈着谈着,陌生人听明白了,付钱买茶。买了茶,依旧坐着不走,谈他的行业,谈着谈着,谈出个行情,一旦动心,东家撂下摊子,让老婆看守,自己回村召集亲朋好友,集资去干。茶台就是他的情报气象站,了解门外的大千世界里千奇百怪的行业,他一边替你洗茶、斟茶、换茶,一边倾听、思考、鉴别。于是诞生出名扬天下的副产品——潮州功夫茶。这个功夫就是不断斟茶、换茶,不计得失陪你。这个时间里泡出来的茶,醇而香、香而匀,上海人说“这桩事体吃功夫额”,就指时间。功夫茶就是慢时间熬的茶,是水磨功的功夫,要耐得住性子,铁杵也许磨成针,这样的功夫茶,才香才醇才匀,渐渐地淡了,香没了,也忘了,又得浮生半日闲,这才是逛旧县城的趣味。

生意首在诚信,其次才是热情。没有诚信,热情很恶心。泰国前二十位的富人都是潮汕人!上海人俚语:潮州生意。不知是褒是贬。现在细琢磨,领教了。(李大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