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大暑后,傍晚的风景很好。
太阳发挥着余热,装点着天边的云霞。
而暮光穿透枝叶的缝隙,落在了绿叶上,晚来风动,暖黄的光斑影影绰绰的,如真似幻。
按天气的变化看,大暑前后,意味着出梅入伏。
梅雨季结束了,但艳阳灼灼的三伏天,又接踵而至。
高温酷热的盛夏里适合多喝茶,清心解暑,祛燥散热。
偷得浮生半日闲,无事小神仙。
闲暇时慢慢泡一款好茶消磨时光,不少朋友会留意一个问题:一泡茶究竟能泡几次?
最近看到了这样的说法,六大茶类里绿茶一般三泡左右,而红茶能泡五次上下,老白茶泡七次左右。
那这样的说法,究竟靠不靠谱呢?其实不太准确。
《2》
从严谨的角度看,六大茶类里不同的茶能泡多少次,给不出具体的数字。
所谓的绿茶泡三次,红茶泡五次,老白茶泡七次,这只是大概的数字。
真正从喝茶的参考角度看,意义不大。因为在探究茶叶耐泡程度的背后,和很多变量有关。
茶叶到底能泡几次?第一点和品质有关。
简单概括来看好茶耐泡,劣质茶不耐泡。
何为好茶?和茶叶的产区、工艺、储存情况有关。
产区环境好,高山茶园出产的茶叶,先天的茶青鲜叶内积累的养分物质更丰富。
在购买茶叶时,要认准产区。买龙井认准狮峰山,喝岩茶认准三坑两涧,喝白茶推荐太姥山,喝金骏眉要看桐木关……
六大茶类里任何的名优好茶,都属于资源有限品,产地范围有限。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对很多植物树木而言,脱离了既定的生长环境,实现不了独特的风味属性,茶自然也不例外。
很多的名优好茶,它们都受地理标志的保护,像高档红茶里的金骏眉,它就并非一种工艺。只有以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出产的原料,并按特定的加工方式才能冠名。
如果是在产区以外生产“金骏眉”,全都不是正品。
喝茶时,假如是买到了冒牌的金骏眉,不仅风味上有很大的差距,连耐泡度上也比不上正儿八经的正主。
此外,评价一款茶的耐冲泡次数,还得看制茶加工的技巧。
曾几何时,茶圈内一度有不少人谣传,说制作白茶只要晒一晒就行。
但实际上不是那么一回事,隔行如隔山,如果只是随意地将茶青摊在地上暴晒,那白茶内在的营养成分早就被晒毁了,到最后会变得一点也不耐泡。
六大茶类里,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加工方式。但原则看来,每一种不同的茶叶加工,都有它的技术难度所在。
有了好的原材料,还要遇上精湛的制茶工艺,才能做出一款风味佳、耐泡度高的好茶。
粗制滥造出来的劣质茶,因内含物质受损,泡茶时肯定泡不上几回合,就会被泡淡了。
最后,任何的茶叶在加工完毕后,都需要妥当的包装密封,避光干燥储存。
假如是存茶没做好,让好茶受了潮,内含物质受损,那最终这些存坏的茶叶,也会很不耐泡。
不同的茶叶究竟能泡几次?说到头来,还是和茶叶本身的品质实力关系最密切!
《3》
第二,泡茶方法也会影响到茶叶的冲泡次数。
六大茶类里,冲泡不同的茶,泡茶方法和讲究也有所不同。
像是绿茶、黄茶等,生活里常见的是用玻璃杯泡,当然也可以尝试用盖碗冲泡,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味层次。
而像乌龙茶、白茶、红茶等,提倡用白瓷盖碗冲泡,出汤快速又干净利落,能快速的沥干茶汤。如果是用壶一类的茶具,难免会影响到顺利出汤。用壶泡茶容易因出汤慢、沥不干等原因,影响到好茶的风味和耐泡表现发挥。
最后,六大茶类里,还有不少茶叶既可以冲泡,也适合煮茶。像老白茶、老黑茶等,煮出来又是不一样的滋味。
回到一款茶究竟能泡几次的正题,为了统一变量建议用白瓷盖碗冲泡,最为公正客观。
要不然,同样的一款大红袍,用盖碗泡能泡到七次仍有余香。但直接放在一个大茶壶里泡茶,注水量多,投茶量少,茶味被稀释得快,自然就显得不耐泡了。
茶水比例的变化,也会影响一款茶的冲泡次数。
假如是同样的一款红茶用玻璃杯泡,投茶两、三克,接了热水后放在一旁泡着喝,那大概能泡三、4次。
并且因为玻璃杯无法实现茶水分离,如果茶汤颜色明显泡出后没有及时饮用,那么泡出来的茶汤味道偏浓重。哪怕是内含物质再丰富的好茶,因茶味物质提前过量的被消耗,最后泡不了几回,味道就落下去了。
但换成是喝功夫茶的做法,用盖碗冲泡,搭配好恰当的茶水比例。(标准盖碗内白茶放5克,岩茶8克,红茶5克),注水后快速倒出茶汤,再用公道杯斟茶入杯慢慢饮用,这对很多好茶而言,随意泡出上十冲,问题不大。
另外,茶叶的耐泡表现,还和泡茶水温、泡茶时间有关联。
温水泡茶,因水温不足对茶叶内含物质造成的压力有限,茶味释放偏慢。这样“细水长流”的做法,会让茶叶再多泡几遍,但泡出来的茶汤,香气和味道达不到最好喝的状态。
沸水泡茶,更能激发好茶的完整茶香和滋味,茶汤的风采更能实现淋漓尽致的发挥。
最后,在泡茶时间上。相同品质的茶叶,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将茶汤及时从盖碗内倒出,总体的冲泡次数会更多。
但如果是闷泡的做法,闷一闷再出汤,闷上数分钟后,泡出来的茶汤味道浓烈,好茶的滋味浓缩在了一块,后面继续泡茶时,就显得没那么耐泡了。
《4》
第三,和其它因素有关。
喝茶,一泡茶究竟能泡几次。既和客观因素有关,也和主观因素有关。
客观上看,茶叶的品质,泡茶方法,还有茶叶的整碎程度等等,都会影响到一款茶的可冲泡次数。
像是芽叶外形相对完整的茶,泡茶时茶味的浸出速度更为均匀,会显得更耐泡。
但换成是碎茶,因为叶片断裂的缘故,像是一道缺了不少口子的堤坝,茶叶内含的滋味物会过快的析出。
像是喝袋泡装的红碎茶,经人为切碎后,茶味释放会比一般茶叶要来得更快。
投茶,注水,稍等片刻,橙黄明亮的茶汤颜色就显现出来了。
换成了叶片完整的茶,特别是叶片略微老一些的茶叶,那么茶味的释放会稍缓一些。
以白茶里的秋寿眉为例,它的叶片略微舒展。当茶青鲜叶采摘时,会发现叶表看起来更光滑,有一层明显的蜡质存在。
经过加工得出成品后,因为传统的白茶加工,不揉捻,所以寿眉散茶的外形天然,保持了原有的形态,叶表的蜡质层得以保留。
冲泡白茶寿眉时,因为蜡质层明显的缘故,茶叶内滋味物质不容易过量浸出,所以茶汤滋味不容易泡浓泡苦,这对刚开始学泡茶的新手而言,比较友好。但同时,还会让茶叶的整体显得更为耐泡。
在产区相同,工艺相近,品质相似的前提下,碎茶肯定不如叶片完整的茶耐泡。
不过在平时喝茶时,判断一款茶的耐泡次数,很多时候还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此看,一泡茶究竟能泡几次?这还和喝茶的习惯有关。如果只是喝略有滋味的汤水,那任何的茶,都能反复泡上数次。
很多年前,到外面的一家设计公司谈事情。
那个午后,对方负责招待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泡茶。当时将一泡肉桂足足泡上了20多次,直等到最后泡出来的茶汤颜色,剩下微微带点浅黄时还未换茶。
而喝到的茶汤滋味,其实早已经平淡如水了。
但也有人喝茶,做法比较奢侈,再好的茶只喝过前几冲的精华后,就不再继续冲泡了。
可见,众口难调,一款茶究竟能泡几次,这个问题还真没有具体的答案!
《5》
大暑已至,头伏还未过。
南方的七八月盛夏,天气越来越热,热浪阵阵。
这样的天气下,为了避暑消夏,宜昼伏夜出。
白天闭门谢客,夜里乘风纳凉。
漫长的三伏天里,最健康的消夏方式自然是多喝好茶,心静自然凉。
一杯吻喉润,二碗破孤寂,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
通过轻轻浅浅的茶味变化,一冲又一冲的喝好茶,最能领略好茶卓绝风采。
喝茶,喝好茶,泡好茶,自能尽情地感受耐泡的茶味变化!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