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于工作的缘故在潮汕呆了一年,记得初到潮汕印象最深的当属潮汕的功夫茶了。第一天到那边和接待的我的老板初次见面,进入他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长长实木的长桌,周边摆了几张厚重的实木椅子。主座正对的台面上放了一张大气的墨色砚茶台,老板坐在主座上,不缓不慢的帮我们沏茶,然后边喝茶边聊天。
在这边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慢慢了解到喝茶,是潮汕人生活中的第一要事。
梁秋实在《喝茶》里写道:我旅居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餐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犹如玩具。更有娈婉卯童伺候煮茶、绕烟,因此经常饱吃功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完之后还携带机匣回家。这茶最具解酒之功,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越喝越渴,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形容潮汕人喝茶再恰当不过了,喝茶对于潮汕人而言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喝茶和吃饭一样重要,潮汕人将“茶叶”俗称为“茶米”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论你去谁家拜访串门,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哪怕是街边的商铺,小吃摊,坐下了闲暇时刻老板也会招呼你“甲爹”(喝茶)。
记得在那边工作时候,公寓楼下经常去的,一家小吃店的老板,每次只要我过去吃东西,如果刚好赶上他不忙的时候就会用他的小茶台泡茶招呼我喝茶。
刚来那段时间,因为喝茶还被我好朋友说笑过,朋友办公室茶几上也有一张茶台和一套茶具,每次我下午从楼上健身房运动完下来,就会去她的办公室蹭茶喝。因为之前很少喝功夫茶更没泡过功夫茶,一次在她办公室她教我冲茶,跟我讲:“洛,你来潮汕可不能不会泡功夫茶这个是必备技能,潮汕这边和北方不一样很多生意都是在茶桌上谈成的,泡茶喝茶也有很多讲究。”
我说是吗,那你的教教我,我刚来每次喝功夫茶总觉的小小一杯不解渴。她笑道:“你看看你,每次过来我这边,一口一杯连着喝恨不得直接拿茶壶,喝茶跟牛饮似的,功夫茶要品”接着边教我泡茶边继续说,“功夫茶第一冲洗茶、洗杯,再冲水、浸泡、冲茶稍后片刻端杯慢慢细饮,之后再烧水重复第二冲,数冲以后换茶再泡,过程切勿急躁。
我看完她一套操作不急不缓结束后,拿起茶杯慢品一口,入口微苦茶香四溢在舌尖散开来。放下杯子后,我说接下来我来帮你泡茶,你在旁边看帮我指点指点。我学着她的样子泡茶,然后帮她倒完一杯再给自己也满上了一杯。
她看完说:“洛,你看啊这两杯茶你都倒得满满的,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我们喝酒时,给客人倒满,感觉是满满的情谊,但是喝茶和喝酒不同,酒是冷的,我们倒满给客人接过去不会觉得烫,如果是满满一杯刚冲泡热茶,拿起茶杯的过程不仅茶杯会烫手,如果不小心溢出茶水,也会烫到手,所以倒茶倒七分就可以了。”
我听完点头说:“有道理,记下了。”然后接着问她,“我刚刚给你倒茶的时候你手指轻敲桌面干嘛”
她笑着说:“不知道了吧,这也是茶桌礼仪,这个叫扣手礼。喝茶时候,对方帮你奉茶时,如果对方是长辈,可以半握拳,拇指内收,在桌上轻敲三下以示感谢;如果对方是晚辈只需食指轻敲桌面两下以示感谢;如果对方是平辈就像你我之间,可以食指和中指并拢,指腹轻轻在桌面上敲击两下以示感谢。”
听完叹息道:“喝茶这么讲究,看来我要把酒桌文化上的习惯转变过来,不然在这边出去跟人家谈事情要闹笑话了。”
朋友笑道:“是啊,你看你刚开始来我办公室我给你倒茶,你是不是还想举杯跟我干杯,多学着点儿,再说了多喝茶还延年益寿,喝酒多了还伤身。”
“是的侯总您说的是,小的记下了。”我笑着回她。
无肉不欢
初到这边,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略微重口的北方人,饮食上还是有些不习惯的。刚开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类似米粉的东西到了这边就叫粿条,而且它在他们这边主食界,还有着和北方面条一样不可撼动的地位。公寓楼下一排小店有三、五家都在做粿条汤和炒粿类,每次路过都可以看到店门口一锅不断翻滚的汤头以及锅子周边码的满满的绿叶菜、绿豆芽和粿条以及各种牛杂、牛肉和肉丸,闻着香味儿很是诱人。
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楼下每次都喜欢我招呼喝茶的大叔家的,湿炒牛肉粿。之前我是只吃干炒牛肉粿,后边一次偶然走进他店里,他说你可以试一下我家的湿炒牛肉粿,这条街上没有比我的好吃的。我笑着说真的吗,那我要试试,老板帮我做了一份湿炒牛粿。是有勾芡的,汤汁浓郁,里边有绿豆芽和嫩芥兰,牛肉比干炒的嫩很多,入口很鲜,确实不错。从这次之后,他家的牛肉粿在我每周食谱上必不可少。
还有猪脚饭,以前是从来不吃的觉得这个东西吃起来太腻了。后来才知道,有时候难吃的不是这样东西这道菜,只是你没去对店而已。而且很多城市真正好吃的小店往往都是不起眼的老店,但是口味是最正宗的。朋友是本地人他带我去的是,他从小吃到大的一家店叫王记猪脚饭。小店面积不大,放眼看店门口位置几张桌子上摆满了卤好的猪脚和其他卤菜,老板和老板娘加一个店员在,不停的忙碌。
沿街摆了几张圆桌,吃的人挺多朋友说如果下午来的太晚就很难吃到了,他们每天做的量有限卖完就关门了。我们点了份猪脚,加几个小店特色小菜坐了下来,先上的是猪脚,配一份米饭上边有浇猪脚的卤汁,拌饭也是一绝。猪脚的颜色很漂亮,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吃到嘴里嫩嫩的,滑滑的,油而不腻。吃了一次,之后便成了那边的常客了,隔段时间就和朋友过去解解馋。
当然最最让我回上海后念念不忘的还是潮汕的牛肉火锅,潮汕的牛肉是真的鲜美,一口清汤锅底,周边摆满一盘盘现切的牛肉,都是牛身上最适合涮吃的部位,吊龙、五花脚趾、嫩肉、腿心肉,牛舌、再加一份手工生打鲜牛肉丸,下过几秒捞出配上简单的酱料沙茶酱,入口鲜嫩Q,肉香四溢。感叹这才是牛肉的味道啊原汁原味,之前火锅涮的肥牛卷什么的都弱爆了。
无商不潮汕
不得不说潮汕人确实挺会做生意的,潮汕人做生意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潮汕位于临海地区,想要发展农牧业可谓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一般都是下海经商,从父辈开始经商的潮汕人,对于年轻一辈的影响可谓潜移默化,极少数人选择外出打工。这边认识的年轻朋友经常说:“宁可摆地摊,也不打工!”
再一个潮汕当地人家族意识还是较强的,不像北方基本上成年就分家了,这边基本上都是家族产业。他们家族兄弟之间,甚至整个村子的凝聚力也比较强,一个带一个赚钱发展起来的也蛮多的。
身边关系比较好的潮汕男生朋友经常开玩笑跟我讲,“娶人要娶潮汕女,嫁人莫嫁潮汕男”。虽然这句老话,观念里可能是很多人觉的潮汕女孩儿比较“传统”,“听话”、“以丈夫为大”、、,当然这显然对女性来说是不公平的,有偏见的,牺牲自己迎合男性成为所谓的“贤惠”、“听话”、“持家”。
而多数男人却在外边玩的很开还要管着自己的老婆,以为对方好的名义,让你婚后在最好的年纪待在家里生小孩照顾老小,几年后很快与社会脱节,卸掉了你的翅膀让你成为附属品,失去经济主动权更失去了自由和骄傲的自尊。
但是现在社会发展和进步后,我看到的新一代90后潮汕女孩儿除了贤惠、善良、美丽、在她们身上更是看到了,思想独立、敢于争取、在社会上慢慢闪闪发光。
因为工作关系只在潮汕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回到原来工作的城市了。但是这段工作和生活经历还是给我留下来一段有意义的经历和体验,感受到了不同风土人情和美食以及文化韵味的魅力。有机会还要再去“甲爹”,吃牛肉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