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商传奇
邱礼佳(改写)
#广绣#
广绣、湘绣、苏绣、蜀绣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广绣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粤绣始于唐朝。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
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经》总其大成,简称“茶经法”。功夫茶是潮汕人一大风俗和地方特色,其中功夫茶道也非常讲究,就像这款中式禅意布艺干泡茶刺绣,就是广绣中的潮州刺绣一种,也是手工细腻讲究,像极了潮汕人的手工精细和生活的品味。
千年广绣指间传奇
据史籍记载,唐代一个叫卢媚娘的14岁的广东姑娘在一幅一尺见方的丝绢上绣出一卷佛经《法华经》,字体比粟米还小而且点划分明。
广绣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明正德九年()一个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献给国王而得到重赏,广州绣品从此扬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产品输出。嘉靖三十五年()葡萄牙人克罗兹看到珠绣花鞋等一些广绣工艺品,惊叹为“绝妙的工艺品”。当时广州刺绣艺人已能够娴熟地运用绒线绣,用孔雀毛、马尾等作线缕和勒线,用金线和银线刺绣。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广绣业的繁荣时期。英国商人开始来样加工。由于来样设计色调丰富,突出了西洋画的艺术风格,运用了透视和光线折射原理,故对广绣产生深远的影响。广绣开始从民间小作坊的小批量生产逐渐向商品化大规模生产发展。室内装饰和日用衣饰的广绣绣品大量生产,使之出口进入了全盛时期。
艺人转行广绣日渐式微
早在16世纪,广东顺德、南海一带出口的广绣日用品就名扬海外,被西方学者誉为“给西方的礼物”。民国时期以前的顺德,家家户户都有人会广绣。据统计,19年前,在北滘、沙滘一带,仍然有三四百人从事广绣。但是到了今天,在顺德唯一经营广绣的广绣大厦里面,只剩下二十几位绣工,懂得广绣的人越来越少,坚持致力于广绣发展的人,更是屈指可数。已经年近七十古稀的郑乃谦,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大良华盖路步行街上,有一座大楼叫“广绣大厦”,门口挂着文东、富德、广绣庄3块与广绣制作有关企业的牌子,身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的郑乃谦,是这几家企业的董事长。
郑乃谦(佛山市顺德区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在顺德找人绣花就不现实了。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人,年轻的不肯做绣花,以前懂绣花的,基本都老了。
曾在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奖的广绣,却在近代命运多舛: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令广绣无处安身;新中国成立后手艺人纷纷转行,广绣几成“绝”艺;改革开放后,虽略有恢复,但周期长、市场小、利润薄的现实,怎么也难与新兴大工业抗衡,于是日渐式微。
阮贤娥(广绣传承人):在这里,在顺德,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有这个广绣大厦的,很多学生都只是当时来看一下,实际上做的就真的很少人,都没有人想做(绣工)。
郑乃谦:(找绣工)这是一件很麻烦的工作,经常要跑去山区。不是找他来顺德做,而是在山区当地做(广绣)。其实我自己入行,也是很被动的。我不是祖传做绣花的,我只是二十多年前,二十六七年前被派到这间厂管理绣花的。我只是希望来到一个地方,我要做好它。我想这辈子不会有第二个职业了,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对于广绣,这很难讲是什么感情,但是我把它当做一种事业去做。
被动入行付出一生心血
被动入行,郑乃谦却成为了那个坚持到现在的人。对于广绣的感情,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是会每天都对它付出着自己的心血,自己的青春。
年,郑乃谦带领团队,凭借绣品《百鸟朝凤》获得国内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金杯奖。直到年,郑乃谦带领的富德工艺品发展成为全国绣品出口的老大。
中国销往欧洲的手绣披肩,七成来自顺德。当年他将广绣披在了世界肩头,但是年,欧洲遭遇经济危机,广绣的出口遭遇重挫,这几年来,郑乃谦吃了不少苦。
郑乃谦:这个金融危机的打击是相当大的。实际的压力会大,思想上压力就不会很大。为什么?(因为)它有低谷的时候,也有波峰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能够捱得过低谷,你就有高峰的机会,现在的形势应该就是向上的形势。
虽然对广绣出口的复苏郑乃谦抱有着信心,但是几年下来,郑乃谦说,自己的头发比前少多了。因为自己得想办法,怎么样在出口不行的情况下,保住手下一班人的收入。这个时候,他做出了一个矛盾的决定。
郑乃谦:我们以往很禁忌别人模仿我们的产品,因为这个行业最大的通病,就是仿造别人的产品。内销是侵权最多的一个领域,所以我们不会卖一条内销。但是我们看到08年欧洲经济危机这么严重,对进口商来说,整个市场非常之冷淡,非常之沮丧,非常之没有信心。我们考虑到不可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冒险走内销这条路,哪怕他偷我们的稿,哪怕他侵权,都要冒这个风险。
年国内第一家广绣庄出现了。以前买着国外奢侈品的国人,在国内市场上第一次看到了中国自主,国际走红的中国的奢侈品的真面目。
现在,在广绣庄,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以实用绣为代表的各种披肩,还能看到富有顺德特色的欣赏绣。实用绣采用的是双面刺绣,正反两面一样精美,可以洗水,用的年份越久
绣品越漂亮。欣赏绣则需要装裱起来,仅供欣赏,国内市场需求尤其大。虽然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郑乃谦的这次转型非常成功。
融合现代高科技老树发新芽
那么,在高科技时代,手工刺绣该如何发展?最能够体现古老的刺绣行业,跟先进的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是什么呢?
郑乃谦:最能够体现古老的刺绣行业跟先进的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就是我们保留了手工刺绣,但是我们用电脑来计算成本,计算用料。因为这个是全中国唯一一家的,只有我们。条丝线,假设她一个小时做(15条线),除以15
1.68个月(可以完成绣品)。全部都是用DOS语言设计的,后来讲过两次升级,
已经是用视窗来操作了。
延续了几千年的广绣,在郑乃谦的手里面实现了与现代高科技的融合。也许这就是广绣得以发展到今天的秘诀之一。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过程,其实暗藏着普通人看不出来的商业机密。
首先要对销售市场“门儿清”,用东方工艺做西方题材风格。其次,改变传统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富德先后在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开办了30家分厂,组织五六千工人集中培训、集中生产;而设在顺德区华盖路的总部企业,主要进行设计、画图、做样,然后发往分厂生产,再将成品回收、打包出口。最后是工艺创新。富德有一支40多人的研发队伍,他们用多年时间研究“双面绣”,解决了以往绣品正面好看、反面粗糙不堪的弊病,一条披肩最贵可卖到五六千元;还研究出一种标准刺绣动作,能将一套动作耗时控制在2.3—3秒内。尽管仍然一直坚持纯手工刺绣,但现在,设计调色已加入电脑技术,将绣品从粗放的9色或24色,发展到了现在的色至色,这一小小的变化,让绣品不断“变脸”。
新技术、新工艺、新组织形式和生产流程,正让广绣老树发新芽。
女承父业担心广绣事业无法传承
郑乃谦再过两年就70岁了,年近古稀的郑乃谦最担心的就是广绣传承无人。他早早地就考虑过了事业传承的问题。我们经常说子承父业,对于郑乃谦却是女承父业。
郑乃谦:很多人都误以为广绣的传承就是师傅带徒弟
郑乃谦:我的女儿郑茵会说西班牙语,也会讲英语。她的英语是专业八级的。其实应该说,她原来就已经是英语专业八级。然后,在回来之后见到的也是西班牙的客人比较多。然后她又专门去广外学了一年西班牙语,然后就跟着我去了12年西班牙。什么都会了。
郑乃谦这对父女兵,现在在西班牙是出了名的搭档。他不担心自己的事业没有人传承,但是他很担心广绣事业无法传承下去。
郑乃谦:广绣的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传承。很多人误以为,广绣的传承就是师傅带徒弟,其实广绣它是一个非常普及的一个工艺。以前曾经是整个社会都从事的。
在清代的时候,几乎所有女人都会绣花,因此你说谁可以传承。这是一个广阔的群众活动,不可能一个人来传承,或者一个人教别人。传和承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这是一个群体,一个整体的活动。因为我们觉得广绣要传承,必须要在社会上大家一起做。
知易行难。文化的传承更加是这样。我们有意识地传承,并不意味着文化就能保留下来。因为时代的变迁,总是会有文化被遗忘。
郑乃谦:如果是我们的市场,好像印度一样很多人用的话,一定可以保存。又比如欧洲、地中海沿岸,他们很多人都用绣花披肩,那好了。如果我们的国家
能够有这样的市场,一定可以传承下去。但是,再看另外的地方,他原本是用绣花的,现在不用了,原本年老那一代是用绣花的,但现在年轻的一代完全放弃了。
那假如明天我们走到这样的地步,很可能无所谓,广绣到时候可能(就消失了),所以能不能传承下去,它成败的可能性有多少?也是一半对一半的。
因为担心广绣的传承,郑乃谦每年都安排绣工,开几次培训班培养新人,但是经常收效不大。
阮贤娥(广绣传承人):刚刚开始学一两年,刚刚学会了基本功,但还做得不够快,因为做得不快就赚不了钱,所以很多都是来一下就走了。
郑乃谦:实用绣,广东最厉害就是我们了。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当仁不让地做好实用绣的传承是我们的责任。怎样做好?我觉得生产性保护是最有效的。另外,公益性的培训也是特别有效的。生产性保护你可以集合很多人来做这件事。另一方面,你公益性的培训可以使很多人了解和喜欢广绣,因此你无形中就在涵养自己的市场。
古老文化的守望者掌管中国刺绣的大旗
郑乃谦的人生,几十年来没有离开过刺绣。他慢条斯理的性格,就像广绣一样,慢工出细活。最近,中国刺绣专业委员会成员通过选举,郑乃谦当选为主任委员,这是顺德第一次掌管中国刺绣大旗。
郑乃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可以看得远,你做千里之行的准备。但你必须从脚下开始,一步一步的走。不要以为,一出来就能成就大事;不要以为,一离开学校就可以买楼买车。你必须要实际一点做起,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有成绩,
一定能够有成就。
郑乃谦的人生犹如千年广绣,他用他的勤劳、智慧,他的认真他的执着,他的真诚他的社会责任感,一针一线,绣出一幅徇丽辉煌的人生画卷。作为为一门古老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实用价值。郑乃谦期待在未来,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上这门古老的技艺,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刺绣的行业中来,用千年广绣,绣出美丽的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