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情实感我的法考感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本文为中公教育法考吴玉鹏老师的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用于其他平台及商业活动。今天,在准备《公司法》讲义的过程中,一遍遍复习、总结又将我拉回了自己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那时还叫司法考试)的记忆中。这会头脑疲惫,正好换换脑子,结合自己的考试经历思考一下如何做好法考过程中的班级管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一门知识点庞杂、信息量巨大、具有一定时限的职业资格考试,所以通过率一直不是很高。因此参加了这门考试的学员们应该能够感觉到,法考不是冲刺赛而是拉力赛,比的是考生们的耐力和信心。前面学的好不好是一方面,到了后面能否坚持下去是能否通过考试的另一方面。前期可以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大量的吸收掌握知识点,但是当所有的课程都过了两遍后,类似、相同点知识点的混杂会在脑海中形成扰乱性思维,这时可能面临着知识无法吸收的瓶颈。所以在考试后期,尤其是九月份最重要的是比拼谁忘记的知识点更少,谁能够熬住不松懈。对于那些自制力极佳,法学基本功扎实而且应试心理好的学生而言,通过法考也只需自己制定好规划,然后一步步的去实现计划就能够通过。然而,我相信依旧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不属于这种拥有良好考试素质的这一群人——也就是80%的普通人。那么我们作为普通人,又想最轻松、便捷的通过这个法律从业生涯的第一关,报法考辅导班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当看到辅导班的学费,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们就会产生或许我是那剩余20%的错觉。而且,在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下,免费的视频和音频想想办法都能搞到,所以最终与我们无缘的小伙伴们成了大多数。我想说的是除中考、高考以外的大部分考试过程中,我们欠缺的只是陪伴和守护。上了大学后,我们的学习状况完全由自己个人负责,对于期末考试我们当然可以考前突击下,也能侥幸的幸免遇难。但是,对于法考这种低通过率的学科,期望偶然幸运的通过降到你的头上也不算这么容易。可能听课时,我们也会觉得我听得懂,我也掌握了知识点,包括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我也做的不错,但是为什么到了最后我就是无法通过考试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个人感受,通过法考最重要的是坚持。关键是如何坚持,特别是当我们是80%的普通人如何能够在长达将近半年的复习里坚持下去?陪伴和守护是最大的力量。在培训班里你能够找到一群意志坚定(报名后的经济考量,一般学生会对培训学习更认真),具有共同的理想(通过法考)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会在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里与你并肩作战。一种人际酝酿出来的奋发向上的气氛就会形成,在这个氛围里会有一种前进的力量推动着你复习,对于自制力薄弱的同学这个就是第一道保障。其次,在培训班里有跟班教师,他会监督学员们的学习情况,定期还会开展模拟测试,解答学员疑惑,从衣食住行上全方位的为考生提供保障。在里面你可以单纯的只有考虑一件事——学习、学习、再学习。接着我结合自己的两次法考经历对比跟班与否的对我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第一年司法考试时,从6月初左右进入司考专用复习教室,开始了每天早出晚归的日子。当时一般上午8点半左右抵达教室,中午12点吃饭,寝室没空调所以都在教室休息,到两点左右起来继续复习,下午5点半左右准备吃饭。饭后休息到七点就要继续开始复习,然后到晚上九点半。前期都复习的很好,唯独到了9月份因学校开学,自习教室需要腾出来给学生们上课,所以我们无奈得迁出那个待了将近3个月教室。头一两天还能够在习惯的支配下每天准时醒,然后想去看书。但是要找一个舒适复习的环境却不是那么简单,去图书馆占座就得早起排队,这样睡眠时间就有所减少,瞌睡时时来临就会耽搁进度。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在图书馆复习不能保证每天都坐在同一个地方,就算能够巧合能够找到一个死角扎进去复习,你也无法保证周边复习的伙伴和你保持一致。当然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性很高的人,在变化的环境里往往会受到来自万千世界的不同方面的影响,譬如眼前坐着一对情侣在那吃冰淇淋,那样的声音就会让我刚刚平复的情绪纷乱起来。所以后来几天自己给自己找了若干理由,就把复习地点定在宿舍里。当时是这么想的,反正宿舍就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复习司考,其他同学也只是在晚上才回宿舍,空间时间都不错。结果在宿舍待着,困了就像上床睡觉,渴了还去泡杯功夫茶,饿了更是想着干脆自己动手做饭……种种熟悉的习惯不停的干扰着我的复习进度。所以最后那一个星期看书的效率就直线下降,我记得最后两天我还干脆放空了自己,玩了两天,说是给自己制作一个比较轻松的应考心情。后来分数出来了我少了18分,在那一次我也不禁感叹——后悔。第二年复习就调整了,选择了一个培训班,当时觉得最能吸引我的是在固定场所复习,然后周边有那么一群都想考试的小伙伴,所以心理动机较好。由于报的是视频班,所以听课时我就充分的调动了我的听力,然后在讲义上努力的记录。当时比较小农,心里盘算着每个小时就是十几块钱,所以注意力高度集中,基本没有浪费的时间。复习的时间和前面相似,也是每天早出晚归的,第一个到自习室,最后一个离开,恨不得睡在教室里。然后每天定时定点的复习,在课间休息时通过聊天打听别人的复习进度和掌握情况,晚上定期复习考试总结每天的掌握情况,在对比中互相促进。同时,在培训班里可以规划好最佳的复习时间和各科知识点的平衡,在各个学科间做到最短时间内最快的提分,这样在我最后一个月里帮助我改变了自己的复习策略,为卷一的提分留足了时间。还有意思的是在复习期间,认识了我最好的朋友,可能是共同的经历确实能否激发人的同理心。到了九月份也是面临状态的下滑,感觉脑子确实不好用了,很多以前熟悉的知识点就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想不起来,当时也急。但是那时每天还得在教室待上十个小时,所以我采用的方法就比较死板,就是较死劲,当记不住时就拿笔记本来抄写。虽说抄法条或知识点可能效率较低,但是笔在纸上的滑动能够带来心理的平静,可以将我从烦躁和不耐烦的情绪中带出来。又是也会采用口读、朗诵记忆,在这些几近自虐的复习下,我确立的目标是尽量每天遗忘的知识点少一点,再少一点。所以最后阶段就是不停的巩固自己的熟悉的东西,做到更熟,对于一切深奥的理论就没有再去较劲。在最后阶段成绩出来了,才觉得对于这次投入无愧于心。总得来说,两次长时间的复习既巩固了我的法学基础,构建了比较扎实的法学知识框架,同时在复习过程中对于心性的磨砺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长时间的、严酷的备考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和忍耐力。法考途中,你收获的不只是一张资格证书,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是一笔有趣的记忆。本文为中公教育法考吴玉鹏老师的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用于其他平台及商业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