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上古时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普通群众,茶已经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国民饮品。
茶,抚慰着中国人的心灵,丰富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茶被称为“国饮”。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特征,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顶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茶文化的发展也达到一定的高度,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茶文化产业发展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联系。
从其中,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当时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
一、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
1.以紫砂壶为代表的明清茶具艺术美
在明代,人们改革了对茶叶的包装,不再追求精致高档的外包装,散茶取代了高大上的商业包装茶叶,饮用散茶成了主流。散茶以其冲泡便利快捷,操作简单的特点广为普通百姓喜爱。
由于散茶的流行,冲泡茶具开始广泛运用,各种各样的茶壶和茶碗也普及流行开来。在明代,人们普遍追求喝茶所用茶具的美观和艺术性,这时的茶具不再仅仅是茶具,更是一件件充满价值的艺术品。
就紫砂壶来说,全国各地制作紫砂壶就形成了不同流派,对各种紫砂壶的研制成为一门专门艺术。
在明代,诸如陶瓷、紫砂、金属材质的茶具等种类十分丰富,大部分茶具上都刻有艺术花纹或各种植物花卉图案,起作装饰用,而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都喜爱这些精致又充满艺术美感的茶器,那些专业考究的爱茶人士,都有一套独属于自己钟爱的饮茶器具。
如明代作家张大复在《茶说》中说“水泉之味,华香之质,酒瓿、米椟、油盎、醯罍、酱罂之属,茶入之辄肖其物”这里介绍了不同材质的存茶、泡茶、冲茶的器皿。
人们喜好饮散茶,冲泡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在唐宋时期流行的典雅、精致、小巧的传统茶具已经淡出普通百姓的视野,拥有更大容量的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里,茶盏材质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这种材质的茶盏能更好地衬托和还原茶色。
除了广受欢迎的白瓷和青瓷外,在明代,成就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茶具是宜兴当地产的紫砂壶。
紫砂茶具因为冲泡方法高端而兴盛,它的外观和材质,适应了那个时代追求的端庄、古朴、温厚、闲雅等上流社会的高雅精神需要。
制作茶器能达到这种境界,可见当时的紫砂制作工艺已经登峰造极了,可以说,紫砂茶具的兴起,是在明代茶叶文化带动下结出的一个丰硕果实。
2.功夫茶茶具的考究
工夫茶在我国传统茶文化中源远流长。清代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在广东,潮汕一带,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当地饮茶器具制作的蓬勃兴起。
工夫茶的器具更为精致,比如茶铫,是用来煎水的茶壶,产地多来自广东本地的白泥铫,口很小,壶的腹部很像瓮;茶炉,由细白泥制成,形状如被截断的竹筒,正常尺寸有一尺二、三寸左右;
茶壶,用紫砂陶陶制,形状为圆体扁腹,壶嘴和曲柄大的可以盛半斤水;茶盏、茶盘多用青花瓷或白瓷做成,小的茶盏如核桃,厚度如蛋壳,工艺和造型都十分精美。
在清代,诸如茶铫、茶炉、茶壶、茶盏、茶盘都越来越考究,讲究质地、纹理和工艺,连尺寸大小都极具美感。
如清代的功夫茶,器具更为讲究,无论从茶壶产地、外形还是雕刻艺术都可谓上乘,体现了茶具制作艺人的匠心和巧思,极尽风雅。
在清代,闽粤一带盛行饮工夫茶,泡工夫茶成风,不少人更是好茶成癖。由于饮工夫茶工序繁多,有很多讲究,工夫茶的器具更是五花八门,有茶盘、茶洗、茶壶、茶垫、茶杯、水钵、炭炉、砂铫、羽扇等九种。
各种工夫茶茶具的繁荣使饮茶充满了仪式感。工夫茶用的茶具一般是红釉紫砂陶制成。其中盛茶叶的壶叫“冲罐”,以“孟臣罐”为最佳。
“孟臣”冲罐小巧玲珑,淳朴古雅,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汤不易馊,而且使用的年代越久,色泽越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也越加醇郁芳馨。
“孟臣罐”可谓是所有茶具中贮茶,盛茶、泡茶的上品。
二、追求品茶方式的艺术性
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对饮茶艺术性的追求,将品茶上升到一种艺术审美高度。
明代兴起的冲瀹法,源于人们饮散茶的时兴,散茶冲饮方便,且能更完整的呈现茶叶的每片叶芽形态,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审美愉悦和观赏效果。
明代人在饮茶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饮茶时的艺术美和环境美。明人饮茶艺术性,表现在对饮茶者人数的限定和对饮茶自然环境优美的追求上。
1.饮茶人数体现的品茶艺术美
明清时期,人们对饮茶的人数都有比较精确的说法。
在当时,人们品茶时,认为一个人能够获得茶的神韵,两三个人一起品饮能够得茶趣,如果是七八个人一起则纯粹是为了解渴一般。可见时人对于饮茶的功用并不限于满足生理解渴之需,而是为了满足对风雅意趣的追求。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茶比作佳人,可见对茶之青睐,评价之高。不仅对于饮茶人数,甚至对泡茶侍女容貌都有明确规定,要有仙风道骨,不落俗气,不能使人俗了泉石,可见要求之高。
2.品茶自然环境体现的艺术美
品茶的自然环境,明清人选择那些清静的山林、安静的清溪、静谧的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的场所。
明作家陆树声撰《茶寮记》,其“煎茶七类”篇《茶候》条目里关于饮茶环境有“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的记载。这些品茶自然环境不可谓不清静,特别是在松竹之所,再配以清谈手卷,幽僻又充满风雅。
清代小品文作家廖燕在《半幅亭试茗记》中这样描述饮茶环境的优雅:“地宜竹下,宜莓苔,宜精庐,宜石砰上;时宜雨前,宜朗月,宜书卷吟成后;侣则非眠云趺石人不预也”。
即品茶地点应在竹林下,在生了苍苔之地,在精舍围炉,在石坪上,时节应该在雨前采茶,在清风朗月下喝茶,在写完一卷书后的惬意中品茶。
以上凡此种种,极尽品茶风雅之场所,这都说明了明清人特别是士大夫文人对饮茶环境的深入探索和挑剔,更说明时人对精神生活,审美生活的极致追求。
三、明清茶馆的风行
1.茶产业的兴起带动茶馆数量增多
茶馆是最集中反映中国茶文化中的场所,一个时代茶馆的兴盛反映了那个时代整个茶产业的繁荣。在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很迅速,一时间全国各个地方茶馆林立。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在北京,名气较大的茶馆有30多座,到了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兴盛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一百余家之多。
清代茶馆的功能除了最主要的功能——饮茶外,茶馆里顺带经营点心饮食供茶客享用,类似于今天的茶餐厅,另外当时还有一些边喝茶边听书的场所,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馆。
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在江南繁华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
另外,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邻里乡民发生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地方上主持公道的有威望的长者,到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茶馆成了“临时民间法庭”。
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拳脚相加,茶馆也会因此面目全非。由于普通茶叶的流行,品茶的程序越来越简单,茶不再是上流社会,豪门贵族专享的奢侈品,普通人家也能消费起这种餐后饮品,茶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也使茶为更多平民百姓喜爱。
在明清,茶馆作为平民日常活动的场所,发展迅速,明代末年,在北京出现了只有一张桌子几个凳子的简朴茶摊,随意散落于街头巷尾,用粗瓷碗卖茶,一开始那些茶馆并不追求茶具精致精美和茶馆的高档豪华。
到了清代,茶馆数量更多,种类、功能也更齐全,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仅杭州城内,就有大小茶馆八百余家。茶馆盛行也充分说明了,茶已经成为和柴米油盐一样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成为普通居民喜爱认可普及的饮品了。
2.茶馆中更精致的一种——茶寮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环境尤其讲究,他们设计了专门供研究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茶寮不仅用来储存茶叶,朋友交流,以茶会客,更成了一种带有艺术气质的高雅之地。茶和酒一样成了一种文人雅士的文化交流媒介。
在茶寮里,设有茶灶,凡舀水、灌注、涤茶都可在茶寮里进行,作者正是在自己的茶寮中借茶广交僧友,与禅客相互交流茶艺,领略“人清净味中三昧”,茶寮成了谈玄论禅,品茗修道,安逸享受人生之所。
总结
由于茶的品种不断增多,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制茶技术在进步,明清茶叶生产和饮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
比如在制茶工艺上,除了传统的手工茶制作,又投入了机器及生产线制茶,炒茶。
除了绿茶,红茶也渐渐走入人们视野。关于什么季节适宜喝什么茶人们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看法,如冬季适合喝红茶,夏季应喝绿茶等。
从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可以看出,随着手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茶具越来越考究,也越来越具有艺术美,茶馆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最大的变化是茶叶冲泡方法的仪式感和艺术性。
可以说,明清小品文在一定程度上是明清时期茶文化的缩影,想了解整个中国的茶文化,明清茶文化是不可错过的一部分。
而明清小品文中描写茶的文章有很多,从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人对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精致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茶馆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那个时代的茶文化,正是这些小品文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茶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