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吾雨茶课堂原创,首发于百家号
“白琳工夫”是产自福鼎的一种工夫红茶,
是以主产地福鼎白琳镇命名的,
但是“白琳工夫”的发展史比较坎坷。
现在说到“白琳工夫”,
很多茶友都不知道有这样一种工夫红茶的存在,
但是说到“闽红工夫”很多茶友就不陌生了。
实际上,
福鼎的“白琳工夫”
与福安的“坦洋工夫”
和政和的“政和工夫”
并称为“闽红三大工夫茶”,
“白琳工夫”甚至曾一度被列为三大功夫之首。
▲红茶的分类图白琳工夫的兴衰史
福鼎从古至今都是非常优质的茶产区,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
“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据考证,即为现在福鼎地域范围内。
年清乾隆年间,
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记载:
“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
可见白琳茶在当时地位之高。
自清代以来,
以福鼎大白、大毫等为原料,
产制的“白琳工夫”红茶,
远销东南亚以及西欧各国。
但“白琳工夫”的发展史比较坎坷,
经过发端兴盛、由盛转衰、由衰转盛和兴盛式微四个时期。
▲清朝时的茶叶贸易发端兴盛:
白琳工夫的发端兴盛期是清代至民国之前。
当时福鼎出产的红茶备受到国人喜爱,
据相关资料记载,
清光绪年间,
福鼎流向外地的红茶2万箱,
每箱50市斤,
销往上海等国内大城市。
由盛转衰:
民国初期,
时局动乱,
很多地区都不稳定,
白琳工夫的生产和销售也深受影响。
白琳工夫由盛转衰,
年产值不到百万元。
由衰转盛:
民国中期至解放前,
白琳工夫又逐渐转衰为盛。
福鼎的茶叶主产区白琳、点头等地茶业发展迅猛,
茶栈茶馆林立,
茶商来往贸易频繁,
整个茶产业十分兴盛。
很多茶商向大茶行承包精品工夫茶在特定港口、码头交易,
再由洋行、茶行外销港澳及欧美各国。
当时已经出现不少资本雄厚的茶馆,
摆脱外地茶行、洋行的控制,
将白琳工夫水运至营口,
转运满洲里销往苏联。
兴盛式微:
虽然到民国后期,
白琳工夫已经享誉各界,
但是赚的盆满钵满的是那些茶商,
茶农并没有因此受益致富。
导致茶园大片荒废,
茶叶生产积极性低迷,
产量下降。
再加上,
中苏断交,
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国外对红茶需求下降,
白琳工夫出口受限,
工夫红茶逐渐式微。
到七十年代初红茶改制,
白琳工夫也因此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
▲白琳茶厂旧址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
白琳乃至整个福鼎,
几乎已经没有厂家生产“白琳工夫”。
如今的白琳,
“白琳工夫”的作坊、企业已经很难找到了,
只能从白琳老茶人口中依稀感知“白琳工夫”曾经的辉煌。
曾风靡全世界的红茶
白琳制作工夫红茶的历史十分悠久,
在19世纪50年代前后,
当时的闽广茶商就已经把白琳做为茶叶集散中心,
设号收购白琳茶,
销往外地,
“白琳工夫”也因此而闻名于世。
▲白琳工夫红茶到20世纪初,
福鼎点头的陈氏使用福鼎大白茶原料,
代替原先的小茶种原料制作工夫红茶。
又在合茂智茶号的研究探索下,
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优点,
采用细嫩的“大白”芽叶制作工夫红茶,
制作出来的成品红茶条索紧结纤秀,
茶味醇郁芬芳,
色泽鲜红似橘,
又被称为为“橘红”。
只是由于红茶一般都习惯以产地命名,
因此人们听到的大都是“白琳工夫”这个名称,
很少听说“橘红”。
▲橘红色的茶汤在那个年代,
在茶人眼中白琳工夫中的精品“橘红”,
它的品质甚至不输被称为“祁门香”的祁红,
成为优质红茶代表。
其中的特级白琳工夫,
其形秀有峰、金黄毫显的外形,
幽雅馥郁的香气,
浓醇香甜的滋味,
被中外茶师誉为“秀丽皇后”。
它独特的风味,
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相传当时,
英国女王特别喜爱“白琳工夫”,
以致世界都认识白琳,
可见白琳工夫红茶曾经的辉煌。
▲形秀有峰、金黄毫显的白琳工夫白琳工夫的制作工艺
最早白琳工夫的毛茶制作,
是以民间农户、茶贩自建的茶作坊为主,
采用纯手工制作成毛茶,
再被茶商、茶馆收购后进行精加工出售。
白琳工夫的初制加工工艺,
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焙这几个工序。
白琳工夫成品茶叶的品质受原料的鲜嫩程度的影响,
因此对茶青的采摘有很严格的要求,
要早采嫩采,
挑选最先冒出来的细嫩茶芽采摘,
非常费时费力。
否则芽叶过大,
不易于揉捻成型,
成品外形粗松,
影响品质。
萎凋效果影响茶叶口感的鲜嫩度,
白琳工夫红茶在萎凋阶段要特别注意适度萎凋。
一方面,
使鲜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自然转化,
为红茶色、香、味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
通过降低鲜叶的含水率,
从而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
让芽叶由脆变软,
增加芽叶的韧性,
便于揉捻成条。
揉捻环节,
是对制茶师傅经验技巧的最大考验。
揉捻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
多一分则茶碎,
少一分则无法形成红茶紧秀的条索。
在揉捻过程中,
茶叶细胞被破坏,
茶内质溢出,
芽叶逐渐被揉卷成紧实的条索。
揉捻时要及时挑出已经成形的芽叶,
防止揉捻过度,以保存毫芽,
确保每一根茶青都能充分揉捻成条状。
发酵作为工夫红茶的核心工艺,
是形成红茶品质特点的最为关键的工序。
发酵要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
在发酵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发酵的温度、湿度等因素。
在防止茶叶变质的同时,
让茶叶中的多酚类等物质充分氧化,
转化出足量的茶黄素和茶红素,
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特征。
烘焙采用的是
“毛火高温快速,足火低温长烘”双重干燥,
更好的丰富和发展茶香气,
形成红茶的馥郁香甜的品质特点。
先以-℃的高温烘至八成干,
再以85~95℃的温烘至足干。
一方面,
通过高温烘焙使酶失去活性,
防止发酵过度;
另一方面,
将茶叶中的水分烘至7%以下,
确保茶叶能长期储存。
吾雨提示
现在市面上很少能看到白琳工夫身影。一款曾风靡全世界的红茶,现在少有人知,可以说这是茶界的一大不幸。吾雨在这里建议爱茶人士,特别是喜爱红茶的,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试一试白琳工夫的“橘红”,相信它一定会惊艳到你的。
▲白琳工夫红茶制作揉捻过程(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声明:本文由吾雨茶课堂原创,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