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行走在路上。你是否已经厌倦了用有限的假期去热门景区看人海,为了“朋友圈游记”到网红餐厅打卡。
近年来,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因地制宜建设旅游公路,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产业资源结合起来。千百个人眼中有千百个“最美”,我们用镜头和笔触带您玩转旅游公路的景色之美、致富之美、传承之美。走,寻美在路上……
政和县外屯乡天村稠岭茶园绿意浓浓。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这一跨越时空、穿透历史的高度评价,道出了中国古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南平旅游公路十步一景,串起了一处处秀美的奇山异水,串起了田间山坳的特色产业。福建省南平市有“大武夷”之称,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发源于此。一代大儒朱熹在此琴书五十载,法医鼻祖宋慈、婉约词宗柳永、一代名相李纲等贤哲辈出。南平还是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国竹乡”“南方林海”,不仅有远近闻名的武夷山,还有和平古镇、天成奇峡等优质景区,举目皆是醉人美景。
去年9月底,本报记者沿南平旅游公路,先后走进武夷山大红袍景区、天游峰、下梅村、五夫镇,邵武市和平古镇、天成奇峡景区等地,体味当地浓厚的茶文化和朱子文化,乐享由旅游公路勾勒的壮美大武夷。
南平境内现有1座机场、10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均居福建首位。在纵横交错的交通网中,国道上浦大桥至上梅段像一根项链,串起了沿线诸多美景。
武夷山
作为大武夷旅游圈的核心景区,武夷山是最让人心动的旅游地,不仅自然景观称甲东南,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武夷山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古闽族”“闽越族”遗存,见证了闽越文明的历史。
邵武
邵武别称“铁城”,地处闽西北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北接“双世遗”武夷山,南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史称“南武夷”。
顺昌
顺昌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为闽江上游金溪、富屯溪交汇处,是大武夷旅游圈中心节点。建县于后唐长兴4年,“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
政和
政和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旅游资源丰富,不仅自然风光美,且拥有悠久的历史古迹、精深的朱子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以及返璞归真的民俗风情。
品茶
不访“茶王”枉游武夷
武夷山,茶园遍布。武夷山茶,中外驰名,如今已成为武夷山农民增收、增效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倘若不去拜访“茶王”,游武夷山必会抱憾。这里是中国乌龙茶的发祥地,孕育了“茶中之王”的岩茶珍品大红袍。
“茶王”位于大红袍风景区的峡谷中。从国道出发,经过大王峰路,前行不到5公里便来到大红袍风景区。阳光明媚的秋日,记者便迫不及待地去访“茶王”。一上车,向导首先推介的便是大红袍,话语间有自豪,有深情,亦有神往。
沿着峡谷小石径攀行,进入九龙窠深处,没过多久就来到了一片开阔处。“哇!”随着游人的惊叹,目光向右边的山崖望去。只见约9米高的崖壁上,挺立着几簇茶树,峭壁上刻着三个红字“大红袍”。
这便是驰名中外的大红袍母树?记者原本以为,那莽莽武夷山仅存的、距今已有多年的原生大红袍定是十分高大,至少可供人攀爬。未曾想到,这大红袍外形普通得很,矮矮的,枝干最高处不超过两米,枝叶泛着苍老的墨绿,甚至不如平地上的普通茶树壮实蓊郁。如果没有旁边的石刻提示,路过的人不容易注意到它们。伟大,或许正是蕴含在普通之中。
向导说,茶树面东而植,晨曦能够照临,中午的烈日却被遮挡。旁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娟娟细流沿着崖缝直抵根部,如岩乳般浸润岩土,滋养茶树。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多岁的大红袍才生生不息。
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从年10月10日起,大红袍母树不再采摘。最后一次采摘的20克茶叶,已由武夷山市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当地还给这6株母树投了保险,保费高达数亿元。
然而,尊贵的大红袍并非遥不可及。茶人们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了承母体之精华的第二代、第三代大红袍品种,让昔日的皇室贡品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坐在大红袍母树崖下的九龙亭中,看着茶园姑娘娴熟地演示功夫茶艺,呼吸着茶园散发出的有着淡淡沁香的空气,细细品尝杯中武夷山茶,“活、甘、清、香”的岩茶神韵活灵活现。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载。”“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根手字载。”下山途中,再读摩崖诗作,记者又回头向大红袍母树崖望去,更加感受到了岩茶的香芬四溢。
万里茶路始于下梅
武夷山茶业的做大做强,与久盛不衰的武夷茶文化密不可分,而要想品读武夷茶文化,就不得不去下梅村。
从武夷山度假区出发,沿着国道向东北方向前行,不到15分钟,就来到了七八公里外的闽北小村庄——下梅古民居群。这里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武夷曾经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走进下梅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那块一米多高的石碑,石碑正面赫然刻着“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八个大字,反面则呈现着“万里茶道”的线路图。多年前,以下梅村为起点的“万里茶道”,是一条与汉唐“丝绸之路”、西南“茶马古道”、宋元“海上丝绸之路”齐名的国际古商道。这条全长1.3万公里的茶道,因茶而起、因茶而兴、因茶而荣,曾经在东西方贸易中扮演过至关重要的角色。
行走在下梅村,一条长约多米的当溪横穿街道,两边集市贸易沿街而设,每行百米便会遇见一座码头。码头用于茶叶集散,这样的码头村里一共有9座。一张张竹筏满载新茶,自下梅沿溪而下至闽江上游,先后转运至江西、山西等地,经蒙古国,抵达蒙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再由东向西延伸,通往中亚和欧洲各国。“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站在码头边,凝望着缓缓流淌的溪水,遥想当年繁华的茶叶市场是何等壮观。
走在下梅老街的青石板路上,穿行于富商名贤留下的居所、家祠、园林间,浓浓的茶道历史气息铺面而来。如今,昔日商贾云集、商业繁荣的景象已逝,但遗存的文物古迹仍散发着浓浓的茶韵。
大夫第古居。
看景
锦溪胜桃源忘情九折水
武夷九曲溪,邵武九折水。如今,到邵武锦溪漂流,也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邵武市位于武夷山市西南方向。从武夷山度假区驾车前往邵武市天成奇峡景区,有“慢游”“快游”两种选择。“慢游”可以一直沿着国道边走边玩,后经乡道便可来到天成奇峡景区;若想“快游”,可选择国道与宁上高速公路相连的九曲互通处,走高速公路,后经蒲建高速公路抵达天成奇峡景区,约2小时车程。
这峡谷景区未经人工雕琢,全是自然美景,天成奇峡由此得名。用“雄、奇、险、秀、幽”来给锦溪画像,一点也不为过。
一叶竹筏,4人乘坐,前后各有一位船工,漂游在山谷之间,饱览山水妙趣。峡谷宽度不一,最宽处10米,最窄处1.5米,坐在筏上伸出双手可以同时触摸到左右的崖石。两岸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将朴拙的自然风貌和原始生态的神秘气息展露无遗。畅游其间,犹如身临仙境。
一个半小时的竹筏漂流,时而游弋地缝,时而飘忽林间,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既能体味“世外桃源”的幽雅安宁,也可感触惊涛拍岸的荡气回肠。七仙女石、神龟探头石、观音潭……听撑船大姐娓娓道来沿途景致的神秘传说,更是增添了几分神奇感。
陶渊明当年或许没来邵武,不然他何必去寻觅“世外桃源”,来这锦溪九折水便成。
念情不如念山
云上梯田如链似带层层盘绕,稔泰阁高耸入云如诗如画,第一湾娟娟细流淌于卧佛身下,开镰节寓意丰收富有特色,古树林跨越千年诉说新篇……置身念山之中,几乎映入眼帘的每一个景致,都足够令人流连忘返。
念山,位于福建省北部的政和县境内,古名黄念山,系因纪念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而得名。念山属半高山区,平均海拔多米,最高海拔达到米。走进余屯龙福寺旁的古树林没多久,便来到一口古井前,井口直径大约一米多,水质清澈。听向导说,这是黄巢井遗址,这样的井念山共有三口。当年黄巢义军扎营念山时,黄巢为不与村民争水,便在有泉眼处挖井蓄水。义军离开后,当地群众感念义军恩德,便将此井命名为黄巢井。舀起一碗井水,备感甘甜。
行程时间所限,只得乘车盘山而上,未能迈开双腿享受登山之乐。
车子很快就将记者带到了稔泰阁脚下。稔泰阁,目前是念山最高的观景台,分为三层。站在阁顶,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远处是卧佛山,形如耳朵、嘴唇的庞大山石,构成了一尊平躺山顶的佛像。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记者尽情饱览群山秀美之光。
再看脚下,千亩梯田千层阶梯高低错落,大气磅礴。这梯田已有千年历史,原是黄巢军修筑防御工事的地方,后来当地村民复垦才种上粮食作物。秋天,沉甸甸的稻穗给梯田披上了丰收的颜色。极目远眺,环视四周,不禁感怀历史的沧桑,当年黄巢指挥战斗、训练士卒的场景仿佛呈现于眼前。
从阁顶下来,同行的一位学者情不自禁,挥毫写下“绿云接天”四个大字,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他笔下的绿一定包含着丰富的色彩。
一日高山行,一生念山情。有人说:“来了念山,便不想走。”也有人说:“来了念山,还想来。”其实,念山来一次,便什么都有了……
品茗。
美食
“朱子家宴”名不虚传
大武夷之美,不仅在景色,也在美食。武夷山市五夫镇,早有耳闻,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这里生活了近50年。
提起武夫镇,不得不提当地美食“朱子家宴”。前往五夫镇的路上,向导就热情介绍“朱子家宴”,寥寥数语便勾起了十足的胃口。
相传朱熹一生注重礼仪,热情好客,又谨守“勤俭乃持家之本”的家训。为此,他经常自己亲手下厨待客,以地方特产精心加工制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美味可口、经济实惠的朱子家宴。后人便将由朱熹创制的,以及朱子文化演绎的一些新菜品,编制成一套系统的菜谱,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称之为“朱子家宴”。
在一家当地农家乐,一行人饱食了一顿朱子家的美食。窝底、红菇蛋羹、红菇汤、泥鳅粉丝、炖黄鳝、炒五夫田螺、腊肉蕨菜、酿豆腐等特色美食轮番上阵。得益于一方水土,这些无公害的蔬菜搭配鸡鸭鱼肉做成的菜肴,又鲜又香,别有一方风味。
而说到“朱子家宴”,有一道菜久负盛名,已经成为当地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它就是“文公菜”。相传朱熹在治学之余颇好美食,他创制的“什锦”文人墨客雅集小酌,交口称赞,很快在乡村流传。因为朱熹谥号为“文公”,所以又叫“文公菜”。
“文公菜”的原料由优质米粉加猪瘦肉精制而成。该菜由于口感芳香滑而不腻,过去这里的秀才、举人在赶考前夕,家人必备此菜以饯行,预祝其在考场上文思如涌、落笔有神。年来,“文公菜”一直在民间流传,现已成为宴请贵客的传统名宴。
推荐阅读
年,这些铁路重点工作将加快推进!
致敬改革先锋
他把“复兴号”打造成新时代的“国家名片”
年,水运行业最值得记住的面孔
中国民航人值飞的—次航班,欢迎乘坐
40年救捞宝藏
全球首创!整体打捞“南海1号”
责编/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