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温红色记忆赓续戏曲传承(主题)
——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圆满落幕(副题)
大时代背景与小人物的情感纠葛融为一体,徽剧艺人的命运与戏曲命运交叠在一起,织成一段波澜壮阔的文化史。10月7日晚,随着徽剧《徽班》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剧院演出结束,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圆满落幕。
由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的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一直以名团、名家为特色,以传承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促进戏曲文化交流创新、丰富和活跃武汉地区戏曲演出市场、推动武汉“戏码头”繁荣发展为目标,持续擦亮武汉“戏码头”演出品牌。
本届艺术节自9月15日开幕,推出京剧、黄梅戏、评剧、秦腔、徽剧、闽剧、长沙花鼓戏、汉剧、楚剧10个剧种20场演出,分为剧场展演、新星竞演、线上演播等单元,荟萃汪育殊、程丞、万晓慧等13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据介绍,本届艺术节票价设定遵循惠民原则,并安排部分免费公益票,众多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线上演播单元吸引众多网友。同时,本届艺术节还开设“大武汉特有戏”和“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的抖音与微博话题,其中“点亮新星计划”话题一经传播持续占据同城热搜榜第七名,吸引万网友粉丝互动。
本届艺术节紧扣建党百年主题
本届艺术节打造的沉浸式霓虹剧院
“00后”演绎青春版汉剧《白蛇传》
剧场展演有好戏
本届艺术节共有7台剧目在武汉剧院展演,分别是青春版楚剧《万里茶道》、黄梅戏《五女拜寿》、京剧《红灯记》、徽剧《徽班》、青春版楚剧《狱卒平冤》、青春版京剧《陈三两》、青春版汉剧《白蛇传》。5个剧种7台戏,不仅有名家演绎的经典之作,也有新星计划的青春传承。
武汉楚剧院演绎的青春版楚剧《万里茶道》,集合楚剧中特有的应山腔、采桑调、高腔、仙腔等,是该院10年来演出场次最多、全国巡演区域最广、观众人数最多的创作剧目。主演余维刚凭借该剧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参演本届艺术节的正是“申梅版”。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带来的黄梅戏《五女拜寿》,是一部经典剧目。在这出戏中,观众看到的是一场场精彩群戏,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程丞领衔。
湖北省京剧院带来的现代京剧《红灯记》,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小婵、万晓慧联袂演绎的李玉和、李铁梅,带观众回到那些峥嵘岁月。该剧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安徽省徽京剧院带来的徽剧《徽班》,分为《闹戏》《欺戏》《狱戏》《斗戏》《说戏》《京班》6场,通过一个普通徽班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演绎了徽班伶人在“花雅之争”“徽汉合流”等京剧嬗变进程中展现出的仁爱良善、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一场场好戏,搅热武汉“戏码头”,让戏迷朋友们大呼过瘾。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是武汉剧院历经20个月改造升级后的第一次大型文艺活动。外观上“修旧如旧”,保留苏式建筑格局与中式园林细节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内在则全面提升,解决了排水、优化了停车位、减少了座位数,以“绣花功夫”进行了声学、灯光改造。全新升级的剧场环境,也大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剧体验。
10月,武汉剧院还将作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的主要场馆之一亮相。
“云”赏经典学党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紧扣建党百年主题,本届艺术节推出“我在戏里学党史”“云演播”平台,策划“学党史”系列戏曲演出精品,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献礼。
京剧《党的女儿》、汉剧《红色娘子军》、楚剧《向警予》、评剧《革命家庭》、闽剧《生命》、黄梅戏《英子》、秦腔《王贵与李香香》、长沙花鼓戏《桃花烟雨》,一部部革命题材剧目,演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讴歌一个个本色不改的英雄人物。这些红色优秀戏曲都被搬上“云端”,在微博、一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