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风骨造就了千年的潮州,千年的潮州也成就了不朽的工夫茶。
老叶子叶汉钟手上的工夫茶那可真叫功夫,一杯平常的单丛,在他手上竟然能做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坐在茶台前,他说“刘爷,你想喝什么味道的?”。同一泡茶,在他的手下每一泡都有很大的变化,通过掌握冲泡的水温、时间、入水高度、角度等,关键是他手指手腕的控制,“抖、捻、转、点”可以让它说苦就苦,说柔就柔,说香就香,说甜就甜。一代大师出手就是这么不一般。
和著名茶人卡卡一行在潮州待了四天,喝了各种单丛。茶圈里所流行的鸭屎香蜜兰香已是平常,我们有幸品到了几款母树级别的顶级茶,特别一提的是叶汉钟独创的用单丛料做的金丝楠千两单丛茶。
在我们的印象中,千两似乎只有黑茶才有,如果这么认为就错了。单丛千两品质更好,自然金花菌分布合理,以我个人饮后的现身说法,这款茶除了口感甜香外,最大的好处在于其功能性,降血脂降血糖,还有就是前列腺顺畅了许多,是一款值得推荐也值得收藏的好茶!
潮州人喝工夫茶是一个传统,大概所有人从生下来后就是喝工夫茶长大的,走在街上每家店铺里都摆着工夫茶具,一个盖碗三只小杯,只要走进商铺,店家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吃一杯茶。工夫茶杯的摆放都是呈品字型,叶汉钟说,这即是一个品茶的品,又是一个大众的众,代表着潮州人的做人处事风格。我在十几年前曾经和潮州人有过合作,能理解他说这话的深度。有着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潮州人,在做每一件事前,先想到的是共同利益,而绝不仅仅只考虑自己。
叶汉钟嘴里的工夫茶,是中华茶文化里的活化石,潮州工夫茶的核心理念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和、敬、精、乐。“和”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理想境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讲究的就是一个和字,即所谓“君子和而不同”。熟人之间,不管有无矛盾,先坐下来喝茶再说;喝茶之时,主人分茶,权衡茶量,平等分茶,这就是和。说到礼,中国是礼仪之邦,不同于日韩的仪式化,中国的“礼”是由内心向外散发而出的“敬”。不同于其他茶类,在潮州工夫茶里,喝茶是与座茶人共同完成的,大家坐在一起喝茶,主人烹茶,客人品茶,双方从内心敬重对方,敬重茶叶,即为“敬”。“精”为极致,叶汉钟说,古时北方种田薄种广收,而在潮州,种田如绣花,十分在意细节,喝茶更是如此。讲究用水、用火、用炭、用壶……整个过程都极为规范,讲究到极致,潮州工夫茶还有专门的规范标准,对所有过程都要求“精”到极致。“乐”就是快乐。也许这就是潮州人成功的秘诀!
因了潮州造就了工夫茶,抑或工夫茶成就了潮州,两者之间应该不分伯仲,就这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一旦出了潮州,也就不再有工夫茶了。工夫茶已遍及潮汕地区。
与叶汉钟聊茶是一大幸事,他不仅能把工夫茶的文化传承下来,而且还在继续发扬光大。在当下这个伪茶人伪文化泛滥的时代,而像这片金色的老叶子,他依然能够坚守在工夫茶这个狭小的领域深耕细作,本身就是一种博大的情怀,仅此就足以让人去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做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工夫茶的路,依然路途遥远。据悉,日本的茶道正在发起世界申遗,如果他们获得成功,那么具有千年承传的工夫茶该情何以堪呢?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