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香品茗奏一曲非遗新声环京津新闻网

茶艺师展示闽南功夫茶泡茶技艺。何细水(左)和女儿何少娜(右)展示细水贡糖。林旺国在制作大广弦。吃细水贡糖,甜蜜忆往昔;听大广弦,一曲深情绕耳畔;品功夫茶,一缕清香沁心脾……日前,漳浦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18个项目涵盖了闽南特色的非遗功夫茶、大广弦、细水贡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围绕着人开展的,大多数技艺的存在脱胎于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社会形态息息相关。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社会的发展,这些技艺原生的市场动力渐渐被替代,而这时,保护变得尤为重要。”漳浦县文化馆馆长张建阳告诉记者。呷茶!呷茶!“来呷茶!”走进闽南人家厅中,必不可少的一定是一方茶盘。闽南人喝茶的习俗由来已久,传承了家家户户的闽南记忆。闽南功夫茶的习俗,是在明末清初传统茶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与发展,分布于福建省的漳、厦、泉地区。这一带民间流行的茶泡饮的方式,统称为闽南功夫茶。漳浦是闽南功夫茶的发祥地,承载着这份厚重的茶韵。闽南功夫茶泡茶法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于清初彭光斗的《闽琐记》:“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早期,闽南功夫茶离不开三要素:武夷乌龙茶、紫砂壶以及小茶杯。而让这种文化传承至今,生生不息的动力,在于闽南功夫茶的文化根基深,具有闽南文化的“草根性”,雅俗共赏。无论是王公贵族,抑或是乡野村夫,有一桌一椅,一套茶具,均可品茗闻香。闽南地区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也促使了闽南功夫茶的流行,焕发勃勃生机。“泡茶这件事已经融入日常中,和我们的生活分不开了。”程艳斐是漳浦县大南坂镇田厝村人,也是闽南功夫茶的传承人之一。程艳斐现为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讲师、一级茶艺技师,担任高校茶文化教师10年来,传承功夫茶技艺,带徒多人。她家里世代务农,自曾外祖父起便热衷于闽南功夫茶,到如今,已经传承到了第五代。“最开始,曾外祖父戴老响在家里开辟家庭茶园,通过手工做茶,泡饮功夫茶。当时所用的一把朱泥小壶也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戴老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务农时无暇喝水,但闲时一定要泡茶。到了程艳斐的父亲程金元这代,功夫茶的冲泡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程艳斐自小耳濡目染,同时将冲泡方式不断更新细化,将技艺不断精细化,为泡饮功夫茶丰富了文化内涵。年,闽南功夫茶研究会揭牌成立,让这项百年来兴于市井的特色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扬,是树立起本土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将闽南功夫茶中的文化内涵不断挖掘,是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体现。”闽南功夫茶研究会会长严立人说道。记忆中的那抹甜热衷喝茶的闽南人的茶桌上,茶配是必不可少的。茶配的存在,在于中和茶的苦味,带来一抹不一样的甜。在这之中,贡糖这一颇具闽南特色的古早味,成为大多闽南人童年记忆的一环。贡糖的“贡”,来自于闽南语“打”的发音,意味着贡糖的制作需要历经反复的敲打成型。贡糖的制作萌芽于汉代,兴于唐宋,延续至今。贡糖的种类多种多样,制作工艺复杂。成型于漳浦县官浔镇的官浔细水贡糖制作技艺是传统工艺,历经百年传承,是漳浦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糖多为红色包装,寓意吉祥喜庆。每当家有喜庆,或乔迁,或婚礼,都可见贡糖的身影。官浔细水贡糖制作技艺的由来,客观反映了传统贡糖在闽南一带的历史足迹,是闽南贡糖文化产生过程中和各地村落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见证。20世纪50年代,漳浦县成立官浔细水贡糖糖果厂,制法逐渐推广。走进细水贡糖的制作间,甜味扑鼻而来,灶台下柴火烧得正旺。何细水是细水贡糖的非遗技艺传承人,他们家的贡糖制作传统已经延续了多年。“原料一定要用好的,否则影响贡糖的口感,这份古早味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何细水告诉记者。细水贡糖的坚持,在于那份古早味,烧制必须用柴火、大鼎,将定量配比的麦芽糖、白砂糖和水熬成糖浆,再加入花生翻炒,最后用手工捶打。在机器生产大行其道的当下,何细水制作贡糖仍坚持手工方式,一锤一锤敲打出古早味。如今,漳浦全县从事官浔细水贡糖制作的作坊有近百家,人员近千人。现在,这项产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随着婚庆习俗的转变、各类糖果的增加,贡糖的定制量逐年减少,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坊慢慢被先进的设备工厂代替。“虽然面临的冲击不小,但是我们始终相信,有好的品质,好的口碑,这份传统就能更好地传承。”何少娜是细水贡糖的新一代传承人。对于贡糖的传承,她有了更多的思考。借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