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走过的前世今生

近来,经常看到身边有小朋友们和年青朋友捧着《论语》和《大学》等在阅读,各种培训班亦如雨后春笋般涌了出来。年青朋友们着汉服,品功夫茶,玩古乐,兴起了一股国学热。这固然是好事。但笔者也深深感到许多朋友有着许多误区。所以有必要就自己了解的国学作一阐述,这当然从影响最大的儒学开始。也算不上什么正本清源,如果朋友们读此文后有两点开示,就不枉我这劳牍半天了。一是理解国学要读经典,但也要跳出经典,阅读相关的文史知识,所谓的文史哲不分家嘛。二是希望读书也好,践行也罢,都需要用发展,辨证的眼光地审势批判。

周公

好了,言归正传。从字面上解释,儒者,人之所需也。先秦春秋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老百姓家也要婚丧嫁娶,而儒生,就是干这个事的。对各种社会活动进行礼节,程序上的指导。说白了,就是今天的司仪。汉高祖取得天下后,由于手下多是屠夫,乡野之徒,常在朝廷上喝酒争功,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剑击柱。高祖深感头痛,博士叔孙通就进言道,儒家虽不能夺天下,却善于守成,请让我与鲁地的儒生为你制订朝廷的礼仪。才解了高祖的忧。这也是最初的儒生的职业。

孔子

事情到了孔子这儿,儒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孔子,首先是个教育家,他之前,所有的教育都是官办。不惠及平民。而孔子,为了宣贯他的思想,开始了私人办学,收了几千弟子。而孔子,据考证,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的后人。所以孔子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贵族之后。他对当于处于统治地位的周文化很是推祟,“吾从周”。是周礼的传承者。所以他被后世尊为“先师”。与“圣王”周公并称为周孔。这是今天所说的儒家学说最早的源头。我猜测,孔子一生应该很痛苦,一方面,他执着自己的身份认同,“予始殷人也”,另一方面,他又折服了周礼文化。所以,他可能本着恕己恕人的想法,将目前向后看,发现了尧禹舜三王,并将他们的“公天下,利民生”的思想,根据当时的时代特点,加以改造,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先秦儒学。但局限于当时的战乱,他的思想并未成为显学,当时思想一归于杨朱,二归于墨翟。后归于法家。说白了,就是君子(余秋雨先生总结的儒家人格)干不过流氓。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一方面,从五代十国起,改朝换代频繁,董仲舒的天命观有点使不上劲了,宋王安石针对改革,就有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另一方面,佛学东渐,道教兴盛。搞哲学研究的人都知道本体论是一种学说的基础。中国哲学虽然是围绕天人的关系展开的,但是天人学说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性。从孔子的学说中可以知道,孔子终其一生,核心是仁,对于人性,只有“性相近,习相远”廖廖数语。孔子学说停留在于仁本身,而没有对“行仁之方”作出解说,再加之东汉后儒抛弃了“圣王周公”为世人所不齿。难以对抗佛家的法统,再加之唐王朝本有胡风,又认李耳为祖先,儒学一度衰微,而佛道大兴,直到北宋时诸儒继承韩愈观点,重新发现了孟子的心性之学。打造一套本体想像,至南宋朱熹处大功告成,构建道统。从此孔孟并称。成为今日我们所熟悉的儒学。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学术原点。“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并据此推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总结出以“性善”为基础的心性论。为儒家的仁义之道找到理论依据。

但是这里要指出的是,孔孟间也是有分歧的,文天祥绝命书就指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并且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还说过“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是不反对帝王兴替的,以致于惹得朱元璋不高兴,还搞出个《孟子节文》公案来。而孔子则不然,《论语》中就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隐含对周武革命的批评。并且,孔子对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评价极高,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除了对尧舜禹的赞美外,就首推这两人了。所以孔子是反对周武革命(周革汤命)的。而孟子也评价这两人的,就三个字,很有意思,“伯夷隘”。可见两人的差别。

朱子

下面要提到我个人所不喜的朱子了。朱熹承继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理论,“存天理,灭人欲”,再次向统治者献媚。将礼字无限放大,也就是将等级制度无限放大,来束缚世人行为准则。女子缠足这些东东就是理学所带来的恶果。但当时也为南宋统治者所不喜,直到元朝入主,为了安抚人心,将其列为官方哲学,并规定,科举出题须从朱熹的《四书集注》中造择,从此,人们的思想禁锢的越来越严重,而儒学的畸形发展也越来越严重。遗害元明清三代。

相对朱熹的理学,我倒是喜欢明朝一哥的王阳明的心学。这是一个被称为两个半圣人中的那个一,另一个一是孔老夫子,半个也是对阳明先生推崇备至的曾文正公。先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全占齐了,不过本人更喜欢他的学说,我上文说过,孔子治学的眼光是向后看,而法先王,法古人,一直是绝大多数儒生的思维定势,千年以来,至阳明先生这方得一变,是儒家从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到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一直受到“法古轻今”禁锢的读书人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致良知”是心学的核心,“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从而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强调实践作用。可惜墙内开花墙外香,心学传播到日本以后,被吉田松荫极为推祟,在乡下创建松下村塾,如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均出自其门下。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更是挂了一个腰牌,一生俯首拜阳明,阳明心学一边为日本明治维新作出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又为抵制全盘西化提供了精神粮食,我国学者粱启超就评论道“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而在我泱泱中华,心学虽然也煊赫一时,可随着阳明先生的离世,明武宗朱厚熜和桂萼联手打压心学,后随着满清入关,为维护统治和秩序,理学再度成为官哲,即使曾国藩以及后来的蒋介石重拾心学,(蒋介石败退台湾。还将草山改为阳明山)但民族早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吕铮就说过,如果说仁爱兼爱是儒家同墨家的区别,有为无为是儒家同道家的区别,德治法治就是儒家同法家的区别。但从上文中可以知道,儒学其实一直在变化革新之中,无论是谗媚,还是吐故纳新,自我革命。如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所述,“明先王之道而道之”,始终是以尧,舜,禹的理想一以贯之。这是值得我们膜拜的。即使到了21世纪,东亚文化圈仍是中和西方丛林法则的有效思想武器,何况“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模式在今日商业社会中,除了要打破等级和思维定势的桎梏,使组织扁平化和用发展的眼光向前看外,未必没有作用。法律只是一个社会底线,人心向善,讲究诚信和契约原则只会使社会治理成本减小。何况,无论中西方,理想国和桃花源均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在文中结尾,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回一千多年前的横渠,重温那四句震烁古今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