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千山叠翠,绿潮涌动。五德镇地印村,氤氲茶香之下,当地村民每天正穿行在封行成垄的茶叶基地,奏响新一轮的茶园管护曲。
以茶兴村,是地印村人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
这里家家户户都是种茶人,村里的老茶园,有个特别的名字叫“知青茶园”。据说是因上世纪70年代,知青下乡来到地印帮忙管护和发展而得名。
茶,在地印的历史远不止于此。采茶、制茶、喝茶,地印村人的生活没离开过茶。
客来茶当酒,汤沸火初红。以茶待客,饮茶养身,和石阡很多地方一样,过去,地印村人的一天是从一罐茶开始的,煨茶,喝罐罐茶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山林里以前有很多古茶村,我小时候还爬上去摘过茶叶。”村主任朱云安介绍,地印村气候湿润,林深叶茂,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古茶树的衍生正得益于此。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过去很长一段岁月里,石阡人在饮茶生活中不断探索思路。
兴茶致富,推波助澜。上世纪60年代,头脑灵活的地印村民开始尝试种茶换钱。取种育苗,整地移栽,地印也渐渐因茶而兴,因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商贾聚集地。
“每逢赶集天,地印就会聚集好多客商,都是做茶买卖。”朱云安说,地印村与黔东南州镇远和岑巩两县的三个乡镇接壤,贸易往来频繁,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让这里曾辉煌一时。
但在“以粮为纲”的年代,种茶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卖茶则被视为“投机倒把”,并不被看好,加上古茶树的砍伐,茶产业在时代的荡涤中并未能一路高歌。
泉都石阡多故事,地印村的茶产业,浓缩着石阡县曲折的茶业发展史。
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年,石阡县委县政府成立茶叶生产办公室,将茶叶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培育。在退耕还茶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下,石阡茶叶发展渐入佳境迎来又一个春天。
为打造茶叶大县,年,石阡政府出台免费发放茶苗、肥料和管护费补助等政策,支持大家种茶。
一石激起千层浪,种茶兴业在全县再掀波澜后,不少外出人员竞相反流回乡大显身手,地印村在此浪潮下家家户户摇身为职业茶农,茶园面积迅速扩增至亩。
在该村宏云家庭农场办公楼里,茶叶基地负责人朱继兵双手在茶具上娴熟地冲泡着功夫茶招呼来客,讲述他的茶故事。
“从小到大,家里的收入都是来源于茶,自己也算半个传统手工茶传承人。”他说,外公以前是老茶厂的制茶工人,从小受其熏陶,长大后成为一名种茶人他觉得这条路是走对的。
朱继兵告诉记者,政府扶持力度大,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种茶人的负担。年,他结束打工生涯,返乡流转土地规模化种茶,故事从此另写一页。
脱贫攻坚时期,石阡县把“拔穷根”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推的两件大事。
年,为做强茶产业,石阡县改革方式,土地通过流转适度集中,茶苗统一种植统一管护,还出台新茶园前三年每年每亩补助元管护费激励茶农种茶管茶大力发展。
在系列政策扶持下,朱继兵新建了茶叶加工厂房,告别以往单卖茶青的粗放模式,做起了干茶加工。他说,“茶园现在每年有近60万元效益,长期带动多名村民务工。”
年4月,石阡县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功摘掉了“穷帽子”。取得这一喜人成绩,离不开茶产业的推波助澜。
逶迤千山绿潮涌,泉都茶事谱新篇。如今,全县茶园面积已达38.17万亩,投产33.18万亩,茶叶生产企业多家,近10万人(次)加入茶叶采摘生产队伍。今年预计产干茶3.2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32.4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石阡将深入推动农业现代化,丰富完善“1+3”农业产业体系,立足“中国苔茶之乡”,持续发展壮大苔茶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茶园基地规模化建设、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推动石阡苔茶走向国际市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勇
编辑曾田
编审闵捷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