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字之差的功夫茶与工夫茶,差别真

乍暖还寒的初春里,最惬意的莫过于给自己片刻悠闲,手捧一杯澄红明亮的红茶,坐看人世间的车水马龙,用温热的茶汤带给自己由内而外的暖意。

平日,茶人朋友之间约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近日莲英与几位朋友约了次下午茶,泡的便是祁门工夫红茶。喝茶时谈起此茶,刚好有位接触茶不久的朋友误以为“工夫”红茶为“功夫”红茶,还顺带用手比划了两下“功夫”。

作为茶友之间的友好交流,众人自是又一番解说。

其实这种由相同读音而引发的“误会”莲英不是第一次遇到,而且多数人会把它们混为一谈,以为所表达的是同一意思。所以,有必要针对这个“误会”来一次“澄清”啦~

工夫茶“工”在哪里?

功夫茶又“功”在何处呢?

先来个简单的总结版本:

工夫茶的“工夫”多指制作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指向制茶的工艺过程。后来在茶的类别中特指工夫红茶,隶属于“红茶”这个大类。

△工夫茶图源:网络

而功夫茶的“功夫”多指泡茶、烹茶时的技艺与技法,而且非常讲究,必需达到一定的造诣和修养才能称之为“功夫”。它要求冲泡的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要凸显茶叶冲泡文化与美感,富含地域特征。

△功夫茶图源:网络

上面有说,在茶类中,现在的工夫茶特指工夫红茶。那工夫红茶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工夫”红茶,哪些红茶是工夫红茶呢?

工夫红茶的出现得益于18世纪小种红茶在西方社会的广泛推广与认可。

△传统英式下午茶图源:《唐顿庄园》剧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与加工红茶的国家。17世纪初,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这不仅刺激了中国茶业的发展,也逐步带动了世界喝红茶的潮流,但那时只靠武夷山一地并不能满足全世界红茶消费者的供应,所以在18世纪中期开始,我国在小种红茶的生茶技术上,创造出了加工工艺更为精湛的工夫红茶。

而红茶的产区,也从福建一地扩张到了全国十几个省份。此后,中国红茶的生产、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直到20世纪初,红碎茶的出现逐步替代了工夫红茶,还有国际茶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内大环境的变动使得中国茶叶贸易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工夫红茶的“工夫”二字可以说体现在了制作工艺的每一道流程之中。

不管是采摘标准、鲜叶等级,还是茶叶初制与毛茶精制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检验,工艺不胜精、微、繁、细,整个过程逾越十多道关卡,制作时间多达3-4个月。

工夫红茶的代表有很多。

按地域分,有云南的滇红工夫,安徽的祁门工夫,江西的浮梁、宁红工夫,湖南的湖红、湘江工夫,湖北的宜红工夫以及福建的闽红工夫。

按茶树类型,又分为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的“大叶工夫”,色泽金黄闪乌,也叫“红叶工夫”,如滇红和粤红;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小叶工夫”,色泽乌黑润亮,也叫“黑叶工夫”,如祁红和宜红。

那功夫茶的“功”又有哪些讲究?美感如何体现,地域特征又是什么呢?

我们在泡茶时经常会听到“白鹤亮翅、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凤凰三点头”等充满典故的语言运用。

何解?就是由“功夫茶”中而来。

△冲泡功夫茶图源:CCTV1综合频道

泡功夫茶最出名的地方为福建、潮汕和台湾,其中尤以潮汕功夫茶为最。年时“潮汕工夫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注意的是,潮汕和闽南地区的“工”念“刚”,指力气、时间;而“功”念“攻”,指本领、火攻。所以“潮汕工夫茶”不是指某一种茶,而是指一种泡茶的方式,也指泡茶的每一个过程都精细讲究,很费工夫。

据《潮州茶经》记载:“功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法”。

茶具是潮州功夫茶的载体,种类繁多,外观精美,有“四宝”、“八宝”、“十二宝”之说。

冲泡方法上,目前潮州地方颁布的《潮州工夫茶艺冲泡技术规程》就确定了工夫茶泡法的21道步骤,要求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顺畅淋漓,极具古典视觉享受之美妙感受。

△功夫茶之“关公巡城”图源:网络

功夫茶的茶叶选用上多为铁观音、凤凰单丛等乌龙茶,极少用到红茶和绿茶。所以我们可以说,“工夫茶”一定为红茶,而泡“功夫茶”就不一定是红茶了。

或许有人会问,那起源于四川的长嘴壶表演属于“功夫茶”吗?

其实,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功夫茶”,更多的是一种斟茶表演方式,是将武术、舞蹈、杂技等技艺及音乐、诗歌等技术结合在一起,长嘴铜壶或旋转或翻飞,极具观赏性。(郑莲英)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