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博物馆内,陈列着大大小小很多宝物,尽管这些宝物琳琅满目,不过,要说到其中最实用最讲究的文物,小编认为还是一把清代的锡茶壶,它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让自己能够成为至宝呢?如果你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就让小编为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谈到我国古代的文化,茶文化绝对是中国最世界称奇的特色之一。国人饮茶,可以追溯到年前的神农时代,直到现代社会,茶依然是国人最钟爱的饮料之一。比如龙井,铁观音,毛尖等茶叶,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冬日里,在工作中,在读书时,都可用一杯热水沏上清新的茶叶,享受一天最美好的时刻,既暖心,又暖胃,茶能让我们充分感觉生活的美好。
想要品茶,更是要有一套上好的茶具,茶具中最主要的部分当属茶壶,对于爱茶之人来说,拥有一把上好的茶壶,在品茶圈也是相当有面子的。 什么才是上好的茶壶呢?那就得看茶壶的质地,上好茶壶也有很多品类,有金制茶壶,银制茶壶,甚至还有人作出过玉茶壶,不过这些茶壶都是用来看的,实用性功能不强,真正实用又名贵的茶壶,当属紫砂壶。紫砂壶有两个特点,煮茶无异味,茶开不烫手,无论古今,品茶圈儿的大佬们,总是以拥有上好紫砂壶为傲,甚至为了让自己更“出彩儿”,还在紫砂壶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咱们今天要说的归复初锡壶就是其中一种。
现在有句最流行的词,叫做“盘”,很多的茶壶收藏家,总是捧着自己几个心爱的茶壶一边摩挲一边赏玩,可谓是兴致盎然。 不过茶壶也有例外,其他材质的茶壶可谓是越盘越亮,可归复初锡茶壶可不用盘,这也算是在茶壶中独树一帜,这又是咋回事呢?我们倒不如看看这尊壶的材质造型。 归复初是明末清初的茶壶巧匠,以善制锡壶著称,锡壶,听起来会让人觉得这是用纯锡制造的茶壶,虽说锡导热快,质地相当柔软易于锤炼,可这尊茶壶并不是完全用锡来制造的(因为古人认为锡这种金属含有砂毒,长期饮用对人不利)这可难不倒归复初,他别出心裁的在紫砂壶的基础上,用一层锡包裹住壶身,并刻上诗画,弥补了紫砂壶造型单调的缺点。
该壶造型并非大腹便便,而是又扁又方,壶身前侧稍凹,壶嘴较其他茶壶略短,如灵龟缩颈一般。壶身相对一侧则是稍稍凸起,与紫檀木质手柄相连,乍看上去有些像尾巴的造型。壶底两端扁圆,有如四蹄一半,活泼生动。壶盖纽顶是由一大一小的白玉片制成,也是呈方形状,与整个壶体的方形结构相对应,使之上下浑然一体,号称“龟趺负石”。
这尊器物之所以会被摆放到国家博物馆中,也恰恰说明了古人茶文化的精髓。从宋代开始,锡茶壶就已经出现在王公贵族的家中,成为了招待贵客的专属茶具。随着朝代的变更,到了明清之时,锡茶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顶峰,而归复初锡壶,就是当时的锡雕行业大旗的标杆。
锡壶较之其他种类茶壶优点明显,不但保留了紫砂壶的所有特质,而且在煮茶的时候,由于锡层热传导性能很好,热量会均匀的分布在茶壶周围,可以做到“一煮即沸,越煮越香”的神奇效果。紫檀木手柄不但造型美观,与锡层上的雕刻相对应,在倒茶的时候更不会因为“烫手”,而败了喝茶的雅兴,配上温润的玉质壶盖纽,一时之间,让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茶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中自然有它的道理。也正是在这种文化之下,随之孕育出来的茶文化更是锦上添花。人们在对茶壶的雕琢中,也渐渐的形成了一种自我认知,将儒雅发挥到极致,并以文化传承的形式流传后世。古人的业余生活并没有现代人丰富,将茶壶制作的如此精致,也恰恰说明了古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这种追求是通过生活的积累自然而然生成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短时期产物。
几千年来,无论是茶文化还是壶文化,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它深入的嵌在每个国人的心中,在不经意间都会流露出对其的倾心与认可。正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笔宝贵遗产,也成为了后人无比的骄傲,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茶文化更好的贯彻,并再次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