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绿茶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迷上了喝茶,据说喝茶一事,甚是深奥,茶道之讲究,世人皆知,我没有机会去研究这等雅事,对于高深的茶道,本人也羞于启齿,唯独喜欢喝点茶,再说喜欢喝茶之人,也并不是一定要懂得那些喝茶的规矩的。

喝过很多种茶,红绿清淡雅,玫瑰兼菊花,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汤色,其韵味不同,喜欢的群体亦不同,云南的普洱,当属红茶之极品,浙江的龙井,当属功夫茶之上乘,绿茶的代表,有如信阳毛尖,黄茶的力作,有安徽的瓜片,功夫茶其实也是绿茶,福建一带盛产观音茶,基本上垄断了高端绿茶市场,很多人对其马首是瞻,当然还有很多的人对一些名牌茶推崇备至,将喝茶一事渲染到极致,这么多年来,我却一直昏昏然,他们说的茶文化,本人曾经深深的试探着去体会与感悟,无奈终不得其果,入不了其中的道行,连惭愧一词也不足以形容了。

但是我却噬茶如命,对于茶的爱好,也到了极致,不是对所谓那些讲究的爱好,而是实打实的喝茶的爱好,没有文化,没有茶道,一个杯子,一壶开水,多放点茶叶,品着浓浓的茶水,神仙般的感觉,就此而生。

这个茶叶,是母亲每年都要给我备的,我一直钟爱这种茶,家乡的绿茶。

我亲手摘过茶,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生手采茶,速度奇慢不说,手指也疼得厉害,春茶出来了,在我们家乡,到处都是采茶人,男女老少齐上阵,背了背篓,顶了草帽,在漫山遍野间,在齐整整的茶垄里,采茶人零零落落地散开,犹如无数颗星星点缀在其间,一片繁忙的景象,人说春耕播种忙,其实远没有采茶忙,播种可以闲置几天农具,或是错开几天时间,讲究的是一个节气之中的效率,但采茶一事,万不可闲暇,绿叶不断的疯冒,清明之前还好,光是些嫩芽,可这时也得抓紧采集才冒尖的芽苞,大家都知道,虽说这个一天掐不出几两下来,但这个值钱得很,所以大家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想抢占先机,家里的人手,基本上都派上战场,价格好的话,一两湿叶子就可以卖上好几十元呢。清明前后的这十天左右,是出好茶的黄金时间,那段时间的茶叫做清明茶,味道是最好的,毛尖是高价茶,一叶一芯,两叶一芯做出来的茶味道也极佳,价格也上乘,之后的茶叶就基本上都是大叶子了,大叶子不值钱,我们家乡的茶农们却没有嫌弃,依然抢着采摘,虽说价格贱得很,但速度快多了,一天能够揪个好几十斤下来,一天的功夫,每个人都可以有几十元的收入,再加上这样也不浪费茶资源,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忙时节才是真正的忙,春天的早晨则是最忙的,属于忙中加忙,寒冬刚过,大地复苏了,所有的生命都忙疯了,作物在忙着疯长,田间地头的人们闪转腾挪,干得格外地起劲,采茶人起得最早了,天才蒙蒙亮呢,乡村里却早已热闹起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茶垄间,新叶在不断疯长着,茶农们在不断的翻转着灵巧的手腕,他们极力的阻止疯长的茶叶,他们时常被淹没,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好像跑到了时间的前面,甚至可以摘了草帽,挥一挥汗珠,对着睡了懒觉的太阳自豪地笑一笑,于是,整个春天,都醉了。

很多人都热衷于泡茶时和喝茶时的茶香,当然,本人对这种茶香,也是相当的欣赏,但是真正让我痴迷的,是刚刚采回来堆在屋子里的嫩叶散发出来的香味,那是春天的味道,有夹杂着汗水的味道,是一种纯天然,很自在的味道,我觉得,沁人心脾一词,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我不喜欢芽茶,采集芽苞废了时间,还泡不出我想要的味道,太淡,价格还高,本人享受不了那种高雅。母亲每年给我准备的大叶子茶才是我的最爱,虽是大叶子,但也制作精巧,泡起来喝,有着足够的韵味,本人尤其喜欢浓茶,却总是舍不得多放我的茶叶,还好这茶醇厚得很,除了浓郁的头道,还可以续水两次,每次品之,总是沉醉其间,没有了近日的疲惫,忘却了所有的纷争和烦扰。

母亲每年给我准备的茶叶,似乎总是不够喝,再加上我又喜爱泡点浓茶,除了春节出来时带上几包,家乡出了新茶,总要给我寄上一些,本人有一起品茶的挚友,春茶到了,不免分出来一部分,自己留下的,自然又不怎么舍得随便“挥霍”了,每次泡茶,就着一大堆零食享受浓浓的茶香,主角是玻璃茶杯中的绿色,那些琳琅满目的零食,便都成了陪衬。长期在外地出差,却总忘不了捎带我的绿茶,在候车室里候车时泡一壶茶喝,少了等待的焦躁,在车上,在漫漫旅途中沏上一大杯茶,边喝边看看一路的过往,那些匆匆掠过的,倒也变成了值得欣赏的风景,在他乡,孤独的时候,奔波劳累了一天过后,回到宾馆,见了我的茶袋子,顿感欣然无比,虽然孤寂,虽然惆怅,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芬芳绿色,心情忽然好了很多,一种特有的温馨,已然溢满了整个空间,我那疲惫的心啊,得以徜徉其间,沐浴般的感觉,仿佛洗净了所有的尘埃,拂去了心中的凄哀,留给我的,则是那满满的温暖与自在。

哎,这茶,这味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