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少有泡茶的习惯,纵使喝茶也是把茶叶直接放杯子里,没有工夫泡茶,更不用说泡功.夫茶了,
至今还分不清究竟是功.夫茶还是工夫茶,包括打字输入功.夫茶,总是提示为工夫茶。百度一下才知道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工夫茶和功夫茶常被混用,但并不可通用。前者可以替代后者,而后者不可替代前者。因为在古汉语里“工夫”有三义:时间,技巧、造诣,做事所耗人力。而“功夫”则多指技巧、造诣。工夫茶既是茶名(古代武夷茶的一个品类,后演变为红茶的名称),也是一种茶叶冲泡品饮方式,而功夫茶专指泡茶方式。由于工夫茶实施过程十分繁琐,而且受茶、器、水、人等因素所影响,其中人(泡茶者的技术)的影响最大。因此工夫茶被视为一种技术活,没有这种技术者不敢妄动,而且所有的功夫活(技术活)都是颇费工夫的,为此工夫茶也就常被理解成“功夫茶”。
知道了这些,前几年上街看到有卖紫砂壶的,一时兴起就买了一套。这壶感觉不错,简单的仿古形,入手温润滑爽,如初生婴儿的肌肤,尤其茶壶上清心明目四个字,任你从哪个字开始读都爽心悦目。
偶尔闲暇,摆出茶具,拿出紫砂壶,用电烧壶烧开了水,在紫砂壶中放入茶叶,附庸风雅弄起茶道来。这叫关公巡城,这叫蜻蜓点水,喝着茶听着音乐,平添几分雅致。
友人小叙,心想刚学会的茶艺可以露一手了,就摆出整副行头,准备热情招待,不想友人见我这等模样,惊讶道:干啥呀?我说陪你喝功.夫茶呀!友人哑然失笑。我茫然不解,友人说功.夫茶是闽粤一带饮茶方法,你拿的茶叶是信阳毛尖,应该是铁观音才对呀。一下好不尴尬,赶紧自圆其说:想考考你嘛,干嘛这么认真!友人也不点破,一笑了之。
送走友人,赶紧上网搜索功夫茶的资料,功夫茶主要流行于闽南、广东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将上好的泉水贮于铜壶之中,烧水最好用炭,其次用硬木,不能用有油脂的松柏之类,水开了,先将紫砂和茶杯用开水烫一下,这叫热壶热杯;再将乌龙茶用竹子拨人紫砂壶中,因手会污了茶叶,茶约放至壶的一半;将水冲入壶里,马上倒入杯中,将杯子再洗一遍,这是洗壶洗杯,也是让茶叶稍许润水以利泡制,接着将开水直接冲人壶至壶口,起沫将壶盖上,再用滚水继续淋壶身约二三秒,稍候一分钟便开始倒茶了。倒茶有讲究,杯子围成一圆圈,茶在杯上画着圆匀速注入,这叫关公巡城,多数茶水倒完后,手腕有节奏地抖动,将余茶滴落每个茶杯中,叫韩信点兵。
这套工序以前在广东我哥哥家里见过,哥哥是律师,也是品茶的高手,晚饭后孩子们入睡,哥哥开始展示茶艺,只感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却并没有询问其中的茶道。事后得到教训,凡事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功夫茶如是,其它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