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铁观音的创制,及衍生的功夫茶流行,使斗茶不断走向更高层次
茶王赛是安溪茶农的一种茶叶质量的评比活动。茶王赛古称“斗茶”、“茗战”,安溪民间很早就有“斗茶”的习俗,并长期沿袭下来。特别是清初铁观音的创制,并由此衍生的“功夫茶”的流行,使“斗茶”不断走向更高层次。
“斗试”、“点茶”、“点试”等是评比茶叶质量好坏的一种既文雅又刺激的活动。资料表明,斗茶最早起源于唐代,并流传于福建民间。到了宋代,斗茶更盛。当时参加斗茶者要自带精美的茶叶和泉水,煮水、生火、冲泡,轮流鉴赏,一决胜负。范仲淹在他的《和章崛从事斗茶歌》咏道:“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因此,以前为了争名次,往往产生激烈的明争暗斗。苏东坡在他的诗里也提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说的就是福建的斗茶,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以此为赏心乐事,斗茶为我国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形势。有很强的技巧性又有极浓的趣味性,尤得文人雅士的喜爱,那“斗赢一水,功敌千钟”的爽快、舒畅、惬意至今仍感染现代人。
古代斗茶与贡茶有关,当时一些权贵为博得封建帝王的欢心,每逢新茶登场,不惜重金收买各种名优特茶进贡,致使斗茶成风。范仲淹在他的《和章屺从事斗茶歌》曾咏道:“北苑将朝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苏东坡描写得更细致,他曾咏道:“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相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到了元、明、清时,斗茶已演变成为民间习俗了。元·赵孟顺的名画《斗茶图》,其画面有袒胸露背者和足穿草鞋、身背雨伞的人也参与了,足见当时的斗茶己相当普及,连平民百姓也参加了。到了清末民初,斗茶活动又演变为茶王赛。产区和销区都经常举行茶王赛,安溪是茶的产区,开始经常举行茶王赛。
茶王赛形式多样,规模不一,有村落赛,也有区域赛,还有全县、全国赛,甚至国际赛。与斗茶不同的是,茶王赛要有评委会的组织,聘请国内知名的茶叶专家担任评委,由评委评定决定出优劣。
古代斗茶决定胜负是有标准的。《水仙杂志》载:“交战时,以三事互争胜:一为茶,一为水,一为茶器。互炫其优,优则称胜。”茶质优异是斗茶胜负的先决条件。其次是水质,水质会直接影响茶汤的味道。宋·王安石有“水甘茶串香”的诗句。宋徽宗赵估是位嗜斗茶的国君,有一次就是因为水质差而输了。江休复的《江邻几杂志》载有苏轼斗茶轶事的一段话:“苏才翁与蔡君漠斗茶,蔡水用惠山泉,苏茶小劣,改用竹沥水并,遂能取胜。”可见水在斗茶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是讲究茶具的精雅、大小、烧水用的火候以及用火的种类等等,并且能匹配得恰到好处,能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匝中翠涛起”(范仲淹语)、“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语),他们都道出了茶与茶具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关系。
斗茶活动发展为茶王赛后,决定胜负也有标准,基本上还是“以三事互争胜:一为茶,一为水,一为茶器。互炫其优,优则称胜。”的原则,更加复杂与科学。现代茶王赛按色、香、味、形等几个因素进行评分,优胜劣汰,最高分为茶王。茶王赛比斗茶严密的是,并不是谁说了算,茶王赛要聘请权威专家组成评委会,由评委评分,后统一计分评定优劣。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安溪的铁观音茶王赛,效果甚微,无法有效支撑品牌塑造,原因有下:
1、范围局限
以往的铁观音茶王赛,比赛地点往往局限于安溪,茶农也大多来自安溪,评委也来自安溪,茶王赛只是限于安溪的比赛,参与地区范围不大,制约了安溪铁观音茶王赛的品牌影响力。
2、可信度不高
以往评审人员均来自安溪县内的茶师,这样参赛者对评委会的技术性、权威性、公证性有所怀疑。对铁观音品质的评审也只是比较笼统地评出某号茶的好坏,缺乏评审的感官指标,所以不够科学。
3、激励作用不大
以往铁观音茶王赛获奖者中评选出茶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奖金也只有几百元至几千元,激励作用不大。获得金奖的茶王,领了奖状和奖金后,就默默回家了。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媒体的镁光灯和报道,对茶农的激励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