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境内巍峨的白云山麓下坦洋村是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自清代中叶问世迄今已经历过一个半世纪沧桑了。它以高香、味醇、形美之品质风格,饮誉风靡海内外一时,被外邦称为“小武夷”之风。由于它的产区分布最广,茶叶产量和出口量最多,被福建列为三大工夫(政和、白琳)红茶之前茅。
“坦洋工夫”创始于何时?怎么会源于坦洋村?是坦洋人创造发明的,还是从外地引进来的呢?由此,对于它的身世来历在产区广为流传着三则饶有情趣的民间传说。
一则皇权说:相传五代闽国时期,福安境内的白云山麓下晓阳村有一户姓谢人家,家里只有阿公阿婆和孙女三口人,一家人生活全靠孙女放养鸭子过日子。孙女今年妙龄十六岁,长得秀丽端庄、青春年华。她放养鸭子特别会长大,一只只鸭子丰腴肥美,村里人都夸奖她心灵手巧,放养有方,并称呼她“鸭母娘娘”。这位生长在僻壤山村里的“鸭母娘娘”,后来又是怎样被选入宫廷当上“鸭娘皇后”的,在民间流传着一段很传奇美妙的故事。
相传那一年,五代闽国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选皇后,皇帝圣旨谁敢不恭,可是闽国疆土那么大,到哪里去选皇后,简直是海底捞针,弄得满朝文武大臣晕头转向。到了第三天,朝廷国相禀奏闽王说:“昨天夜里他的宝镜里忽然出现一道道毫光,照见白云山一带有龙气出现,要选的皇后就出在那里。”闽王听了龙颜大悦,当即派遣钦差大臣带领一班人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赶到白云山下的晓阳村。钦差大臣顾不得休息就漫步察看了村里的民间女子,发现了不少妙龄女子,但哪个女子是要选的皇后,就难以辨别清楚了。于是钦差大臣经过一番琢磨之后,才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就在村里祠堂大厅里设待宴席,贴出皇榜通告,凡是本村及周围村庄的十六至十八岁的未婚女子都要出席欢宴。头两天村里外有不少青春女子成群结队前来饮宴,酒席也不知吃了多少桌,可是哪一个女子是要选的皇后依然没有眉目,这可把钦差大臣急闷得有口难言。最后一天,来宴食者三三两两,几乎人散尽了,更使钦差大臣急坏了心肠。就在这时候,忽然从外面传来叫喊声:“鸭母娘娘来了!鸭母娘娘来了!”她走进厅堂桌上拿起筷子就吃,过了一会儿干脆用手抓着东西吃,吃饱了又把沾满油渍的手往厅堂红柱上一抹,那五个指头竟然抹出五条痕迹下来,在旁的钦差大臣仔细一看,这正是“五龙缠柱”,她就是要选的那个有龙气的“皇后娘娘”。这时钦差大臣便对着鸭母娘娘说:“你被选上皇后娘娘,明日起程进宫”。这个消息一传开,村里人都说晓阳出了个鸭母娘皇后,真是山谷里飞出金凤凰啊!
第二天,鸭母娘娘告别了爷爷奶奶和众乡亲们,坐上竹辇大桥,在钦差大臣一班人马的护送下,离开了晓阳村。一走出村庄,一路上不是翻山越岭,就是山道弯弯曲曲而崎岖不平,来到白云山下的坦洋村时,已是斜阳映照西山了,只好在坦洋村歇息过夜。第二天的清晨,鸭娘皇后起来更衣和梳妆打扮后,正准备上轿时,村里旁观的众乡亲一看,她的容貌姿色全变了模样,莞如仙女下凡,真是天姿国色。临走时乡亲们送给她两锡罐茶叶,托她进宫后献给皇帝品尝。鸭娘皇后进宫后,闽王一看如此美妙绝色的皇后便问钦差大臣,钦差大臣禀奏:“皇后娘娘是到了坦洋村才变得如此模样的”。于是,闽王便钦名坦洋为“变洋”。从此至今,上辈人还习惯把坦洋称为变洋。与此同时,皇后娘娘又把家乡带来的茶叶亲自烹沏一杯捧上给闽王品尝,闽王接过茶杯便轻轻地打开杯盖,一股幽香热气冉冉升起,沁入心脾,那汤色红艳明亮,杯沿还嵌着一圈金黄色;啜了一口,滋味鲜醇甜和,回味无穷,妙趣横生。闽王赞叹不绝,又问这是哪里来的茶?皇后娘娘回答说是家乡坦洋村所产的工夫红茶。闽王听了又钦为“坦洋工夫”,并列为朝廷贡品,每年都要向宫廷进贡。从此,“坦洋工夫”就因茶而得名,闻名朝野,并流传于民间。
这段传说有多少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把始产于清代中叶的“坦洋工夫”延伸到五代闽国时期,也许是合世人对茶的一种特殊感情和超越想象的寄望。或许是后世文人以今说古的牵强附会罢了。
二则粤商说:相传在明末清初,坦洋村就因所产的桂香茶而出了名。那一年,村里有一位茶商胡应才,他听人说现在的广州茶叶市场很畅销又值钱,于是他决心把家乡出产的桂香茶运往广州出售。他和几位伙计把茶叶运往福州后,又从闽江乘船出海去广州,正当船只进入广东海域时,忽然间狂风大作,雷鸣闪电,天昏地暗,波浪翻滚,船只一时失去了控制,船上的几位伙计都被狂风恶浪卷入海里,个个落水溺亡,幸存他一人死里逃生。他侥幸地用双手紧紧地抱住船上一块船板随波逐流,不知在海上颠簸飘流了多少时间。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才知道自己被一位海上行船的商人得救了。那商人告诉他这里是广东境界,他听了后才大吃一惊道:“我以为魂魄去广东,做了他乡之鬼,没想到还能活着,真是天不灭人命。”此时此刻,他不知怎样感谢这位商人的救命之恩,为报答救命之情恳求与他结拜为兄弟,那商人说有难相救是理所当然,可算是患难之交了。当这位商人把他带回家中时,他就把家乡带来的桂香茶介绍给这位商人,并共商合伙做茶叶生意。那商人却说,你们家乡所产的桂香茶其产品质量好是好,可惜是绿茶,只能供国人饮用;而现在来广州做茶叶生意的荷兰、英国、西班牙、俄国等国家的洋人都喜欢饮用红茶,你们家乡的绿茶如能改制成红茶,不但会满足洋人的需求,也会从中赚大钱的。他听了很感兴趣又对商人说:我家乡不懂得制作红茶,不知怎么办是好。于是这位商人就从家中拿出一包红茶给他作试制样品,并传授他制作红茶的工艺技术,同时又送给他一本制作红茶的书笈。
胡应才依依惜别广州商人回到家乡之后,就按带来的红茶样品和所学到的红茶制作技术方法,采用当地菜茶品种为原料,大胆地进行反复试制,果然制造出来的红茶与样品是一模一样,并具有地方产品的风格。这时他高兴地说,这红茶来之不易,是用生命换来的,又是坦洋人花了很大工夫才试制成功的,就把它取名茶号“坦洋工夫”。从此,“坦洋工夫”红茶经广州运销西欧各国市场,颇受消费者所欢迎,茶叶驰名中外。
三则茶客说:相传坦洋村在明末清初就出产有天然的桂香茶,并开始崭露头角。到了清道光年间,茶叶曾经一度出现滞销。这时村里的茶商贩及茶农眼看茶叶销不出去,生活面临困迫,大家各奔一方去寻找茶叶的出路。这一年,村里胡氏万兴隆茶庄看到大家四出谋生,他也赖不住守望故土,便动身前往建宁府(今闽北地区)一带寻找销路行情。当他来到崇安(今武夷山)茶区时,听当地的人说这里除了盛产武夷岩茶还生产一种茶叶叫“乌龙”(当地红茶称乌龙),茶叶很畅销,特别是洋人更是争相抢购,供不应求。他听了介绍后自想,要是能把红茶制作技术学到手,茶叶的销路问题岂可得到解决。于是他决心深入茶区走访求教,可是方圆百里的武夷山,又有数不清的茶行业,到哪里去求经拜师?但经他十多天不畏劳苦的走家串户,终于找到一家制作红茶的业主,请求业主传授制作技术,那业主却说制作红茶比绿茶更加复杂,没有一年半载的工夫是学不成的。他又对业主说本人是从外地来这里学习技术的,行踪飘忽不定,四海为家,不能在此久留,不得已只好告别了业主。第二天,他带着失望的心情悄悄地离开武夷山,在返回家乡的路上,恰好遇到一位来闽东购茶的建宁茶客。两人交谈后,就把家乡所产的桂香茶介绍给这位茶客,那茶客听了介绍后愿意到坦洋。于是两人一同回到坦洋后,胡氏又陪同茶客浏览了坦洋村的山水风光,又察看了茶庄作坊,在他感兴趣之余又把红茶制作技术传授给胡氏茶庄,以表答谢。于是,胡氏就按传授的制作方法,采用当地菜茶品种为原料,将茶叶进行自然萎凋,手工揉捻,室内堆积发酵,炭火烘焙等工序,果然试制红茶成功。正因此茶产制于坦洋村,加上茶叶精工细作,故取名“坦洋工夫”。随后又将茶叶经广州运销西欧各国市场,茶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从此,“坦洋工夫”风靡寰宇一时,驰名中外。
随之而来,大批商贾接踵而来,入山求市,开设茶行(庄);毗连的周宁、霞浦、柘荣、寿宁及浙江泰顺县的茶叶纷纷云集于坦洋村加工,加工后皆以茶标“坦洋工夫”运销各国市场,坦洋村便成了闽东茶叶集散地。同时,坦洋村设立有36家茶行,形成一条长达1公里的茶行街。茶叶采制季节,每年雇佣茶工余人,年产茶达二万担,茶产值可达万银元。当时就有一首民谣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舶龙桥过,白银用斗量。”充分表明了当时坦洋茶业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茶业的空前繁荣也推动了商业的发展繁荣。与茶行街的一水之隔并列排成一条商业街,饭店、酒楼、客栈、布店、药行、鱼货店、京杂、戏园等店铺多达余家,各种门类一应俱全,可以说城市里拥有的商品玩物,在这里都能找到,故此人称“小福州”。坦洋茶业的繁荣盛出,也冲刺着省衙门置设茶税局于坦洋村。又流行一首民谣云:“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泊清凤桥。”这是对坦洋村当年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坦洋村随着“坦洋工夫”的足迹,芳名远播海内外,为福安茶文化增添了一页光彩照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