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吾雨茶课堂原创,首发于百家号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茶都有特殊的偏好,但是有些茶友就好奇了,同样是喝茶这件事儿,古时为什么偏偏不叫喝茶,而称之为“吃茶”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人“吃茶”的那些事。
▲古人斗茶图古人“吃茶”演变史
01
嚼茶时期
茶的发现,起源于茶的药性,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
《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此开启了生嚼鲜茶叶的茶史,那时候古人常以嚼茶的方式来提神、缓解疲劳,这个时期的茶叶确实是用来生吃的。
▲神农尝百草图现在有些茶厂就沿用这种做法,来证明自家茶园的茶是天然无公害的。
02
粥茶法
生嚼鲜茶换句话来说就是吃树叶,随着古人生活条件的改善,这种方式注定无法匹配古人的生活需求。
于是就有人开始尝试用煮茶的方式,来丰富吃茶的体验感。
《膳夫经手录》中记载:“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茶羹到春秋时期,人们从茶树上摘取枝条和芽叶,放入水中烧煮,煮沸后一饮而尽。鲜叶直接煮,那苦涩感可想而知,因此也被称为“苦茶”。
从汉魏时期开始,古人发现在煮茶时,配以葱、姜、枣、橘皮、薄荷等一起煮成茶羹,可掩盖茶叶的苦涩感。
但是这种一锅乱炖的“吃茶”方式,如皮日休所言的“浑而烹之”,让茶失去了纯粹感。
03
煎茶道
唐朝以前煮茶属于“煮作羹饮”、“浑以烹之”、“与瀹蔬无异”,从唐代开始这种做法被摒弃。
在“茶圣”陆羽的大力推广下,煮茶便不再加佐料,顶多加点盐调味,开启了一个煎茶时代。从这个时候开始,吃茶自成一套煎茶道茶艺,据《茶经》记载,当时煮茶的器具,有24件之多。
煎茶步骤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步骤,其中习茶又分为炙茶、碾茶、煮水、煎茶、酌茶。
总的来说唐朝煎茶法,就是先煮水,后放茶。
▲唐代茶具唐代开始的煎茶法,才是真正茶艺范围内的煮茶。
但有别于现在的煮茶方式,唐代的煎茶法煮的是末茶,可以说是现在日本抹茶的发端。在煮茶之前,鲜叶要先经过捣茶、火烤、碾末等繁琐步骤。
而现在的煮茶,只要将干茶放入煮茶壶中煮,再滤出茶汤饮用即可。
▲陆羽煮茶图04
点茶法
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宋代发展起来的点茶法,是将茶末茶放入茶碗里,往茶末上倒入少些沸水再搅拌,搅拌至出现泡沫后,再次加入沸水,接着继续搅拌,边注边击拂,使之产生汤花(现在叫泡沫),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佳。
泡沫越丰富,点茶越成功,泡沫的多少也决定了茶汤的口感。
▲宋代点茶流程图而且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盛行“斗茶”、“茗饮”,甚至还出现了茶馆文化,煮茶时代开始逐渐向泡茶时代过渡。
▲传宋徽宗·十八学士图卷(局部)到宋朝为止,严格来说茶还是被归于食物行列的。那时候人们喝茶,喝的不止是茶汤,同样也吃茶叶,所以“吃茶”的叫法被一直保留下来。
05
冲泡道
其实在隋唐时期,泡茶法就已经存在了,只是由于煎茶法和点茶法的相继盛行,而较为少见。
到明朝朱元璋废团改散,禁止了奢靡的“点茶法”,从此进入了散茶时代,之前被忽略的冲泡法便又重新发展、兴盛起来,一直延续至今,发展出各种功夫泡法等等。
▲明·仇英《东林图》局部,明代文人品茶所以,从明朝开始人们便不吃茶叶,只品茶汤,而延续至今清饮法,便叫做喝茶。
什么样的茶适合煮?
说到喝茶,当下最适宜的喝茶方式莫过于煮茶,严严寒冬,给自己煮一壶茶喝半天,再惬意不过了。那什么样的茶更适合煮呢?
总的来说,煮茶记住这两点即可:
01
保鲜保绿不宜煮
滋味鲜爽的茶是不适合煮的,这类茶往往芽叶鲜嫩,叶质细胞壁薄。
例如高等级白茶、绿茶,这些茶发酵度低,茶性较为活泼,煮茶会导致咖啡碱、茶多酚过度浸出,会导致茶汤滋味苦涩,失去茶汤原有的清爽和清香。
▲高等级白茶的低温玻璃杯泡而发酵度比较高的红茶、黑茶,它们茶性相对较为温和,也相对更适合煮,其中黑茶作为后发酵茶,是六大茶类中最适合用来煮的。
02
新茶宜泡老茶煮
相对于新茶,老茶的内质更稳定,随时间的沉淀,其内质也会更加丰富,煮起来风味更佳。
例如白茶在新茶时期,儿茶素、咖啡碱等苦涩物质含量比较高,如果拿来煮,非但喝不到新茶的鲜爽感,茶汤还会变得非常苦涩,难入口。
▲新茶适合盖碗泡而老白茶,至少经过3年以上的转化。儿茶素、咖啡碱等苦涩物质转化成其他滋味物质,黄酮类等糖甙物质含量却在增加。
煮茶有利于,有利于果胶和多糖类等甜味物质的释放,让茶汤更加醇厚、稠滑。芳香类物质也会更多的被激发出来,让茶汤变得更加香醇。
▲煮出来的老白茶总的来说就是,发酵度低适合泡,发酵度高可以煮,嫩茶、新茶宜泡老茶宜煮,你学到了吗?
原创声明:本文由吾雨茶课堂原创,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ps: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