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见的一个大饼一碗豆浆的常见早餐相比,广州人一杯清茶,一只奶黄包,一碗白果粥就能让大家在茶楼里坐上半天。“大家坐在一起,也就拉拉家常,哪家孩子孝顺,哪里有什么老年人的活动,谁肚子里有什么怨气,我们都很清楚。三姑八婆的是非其实很琐碎,但一聊起来就可以扯上半天啦!”
广州人饮茶很是自由。饮茶没有时间限定,从晨曦降临之际的早茶、烈日炎炎下的午茶到夜幕笼罩中的夜茶,任君选择。饮茶没有什么理由,或兴致来了,或心情抑郁,或无所事事,都可以洒脱地一声高呼“饮茶去”。饮茶方式各异,既可以二人世界,边吃边聊;也可以亲戚朋友,逢节相聚;几十人聚在一起,包房包厅狂欢也可。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惟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曾微服私访,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依然十分流行。
广州人饮茶,与其说是“品”,不如说是“叹”菊普、菊花、水仙、莱莉也好”,乌龙、龙井、普洱、铁观音、碧螺春也罢,茶的选择虽然很多,但这不是重点。他们既利必像潮州人那样讲究茶道,也没有日本茶艺的繁文缛节,服务员斟茶时茶客以指轻扣桌面就代表了有的礼节。
广州人饮茶不重茶,但对“食”倒很考究。“食在广州”之称绝对名副其实。茶楼的各点小数不胜数:白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白果粥、猪红(猪血)粥、及第粥等粥类;虾看盼、猪肉肠、牛肉肠、叉烧肠等肠粉类;叉烧包、莲蓉包、酥皮包、奶黄包、豆沙包、小笼包等包类,烧卖、粉果、干蒸、虾饺、牛百叶、凤爪、糯米糍、糯米鸡、叉烧酥、牛肉丸卜樵。芋头糕、千层糕、马蹄糕、蛋挞等小吃类,各式名堂多得让人眼晕!这些虽然没能吸引茶楼里老年人的目光,他们依旧在一碗粥一个包的“例牌”中,闲话家常、消磨时光但是对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则无疑使之“食指大动”(胃口大开的意思)。
年轻代的广州人更追求物质享受,他们更懂得“辛苦攝来自在食”的道理。所以,老“拿来”。赚了钱不消费等于没赚。想吃什么就吃什人们不敢轻取的高级美点都被他们么,吃得不好太对不起自己。“搏到尽,玩到够”的人生价值取向得到了彰显。茶饮早茶对于广州人来说,不仅仅是物质消费,还是一种精神享受。
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广州人饮茶之意不在茶,饮茶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的自我调节过程。老年人三三两两地闲话家常,年轻人则一边“医肚”(即填饱肚子之意)一边谈工作、生活上的是是非非。到茶楼“叹返一杯”成了广州人歇口气、伸伸腰、提提神、聊聊天、会会朋友的好机会。
除了饮食和娱乐消遣的功能外,广州茶楼的兴旺还有着商业交往的需要,茶楼渐渐成“信息茶座”。各种各样的人们在茶楼里谈论着股票、楼市,谈论着日本的电器、美国的汽车。
在这里,人们交流着各种经济、商品信息。没有“泡”茶楼的本事,发财的机会也少很多,在生意场上,不进茶楼,是不会融入广东的商业社会的。清闲、舒适的茶楼,变成了商业谈判的地点。可以说,广州人在茶楼饮茶,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
不过,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功夫茶”为乐事。“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要经过沉浪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
饮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此外,饮凉茶也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所谓饮凉茶就是把药性寒凉、能清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清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如王老吉凉茶就形成于清嘉庆年间(~),由于它清热解毒、消炎去暑的药用功效明显,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另外,还有如石岐凉茶、健康凉茶、金银花茶、龟苓膏、生鱼葛菜汤等也都是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世纪80年代以来,为方便饮用,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的必备饮品。广州人早上见面打招呼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