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开始,茶饮与茶器日益精致化,艺术化和小型化
明代中后期开始,茶饮与茶器口益精致化、艺术化、小型化。明末周亮工记载,他曾专门到著名茶商、大茶人阂汉水处品茶:“阂汉水居桃叶渡上。予往品茶其家,见其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盏酌客,颇极烹饮态”。周亮工肯定了阂汉水对于茶事事必躬亲的做法,领略了使用小巧酒器饮茶的妙处。这种趋势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导引出一种新的品茗艺术一工夫茶。
“工夫茶”一词最早见于雍正十二年(年)陆廷灿《续茶经》卷下“茶之出”中引《随见录》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但此处所说之“工夫茶”为茶品种之名,而不是指饮茶品茗艺术。
乾隆五十一年(年),袁枚游武夷山,品尝僧道所献武夷茶,深得其味,撰《武夷茶》,文中虽无“工夫茶”之名,但其所述无疑是“工夫茶”。“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廷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遴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之盛名,真乃不泰。且可以渝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以“工夫茶”专门指称品茗艺术,首先见于清·俞蛟所著的《潮嘉风月·工夫茶》。“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白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档、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档,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
俞蛟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活于清乾、嘉时期,乾隆五十八年(年)曾任兴宁县典史,因此对粤潮嘉一带的民俗风情了解颇多。《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便是他耳闻目睹亲历之作。嘉庆六年(年)四月成书于广东齐昌官舍之凝香室。文中记述的潮州工夫茶的程序与茶器与今天流行的工夫茶几无二致。可见在乾、嘉时期,工夫茶已基本成型了。
由此可见,工夫茶原本是指武夷山所产佳茗之名,其品饮方式及茶器首先由武夷山的僧道所倡,后经袁枚等文人品饮,体味到其妙处后,逐渐流于世俗间,茶器也配备成套,遂成为一种品茗艺术。
清·咸丰年间,寄泉《蝶阶外史》“工夫茶”记述了工夫茶的茶种、烹煮和品饮方法及使用茶器,并指出“工夫茶,闽中最盛”,工夫茶已经成为福建地区盛行的品茗艺术了。
清·光绪年间,徐坷编《清稗类钞》四十八册,其中《饮食类·邱子明嗜工夫茶》中所述大致为俞蛟、寄泉文之综合。其文中所述茶具与烹饮之法基本与俞蛟文同,但多了以茶待客部分。文中指出,“闽中盛行工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即工夫茶已由福建传播到广东,流行的范围扩大了。
初刊于民国二十五年(年)的《清朝野史大观》乃辑录手抄秘籍、各省府县志、名家文集及已刊行之笔记丛录而成,其卷十二“工夫茶二则”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功夫茶为最。其器具亦精绝,用长方瓷盘,盛壶一杯四。壶以铜制,或用宜兴壶,小裁如拳,杯小如胡桃。茶必用武夷。客至,将嚷茶,则取壶置径七寸、深寸许之瓷盘中。先取凉水漂去茶叶中尘滓。乃撮茶叶置壶中,注满沸水,既加盖。乃取沸水淋壶上,挨水将满盘,乃以巾复,久之,始取巾。注茶杯中奉客。客必衔杯玩味。若饮稍急,主人必怒其不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