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最能代表中国文化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是什么?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属于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在世界上隶属于“汉文化圈”,往往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据此“概念”,中国文化往往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体系及文化流派.

因此,只在世界文化中及影响力或代表性中来提炼。比如有人说汉字代表中国文化,没有错,但是汉字仅仅是中国文化其中的一个分支或者基因,但代表中国文化的分支很多,比如陶瓷、茶叶、中医、京剧、武术等。先从世界文化体系来看:

世界上有四大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体系:包括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越南、新加坡等

印度文化体系:印度河斯里兰卡;

伊斯兰文化体系:沙特阿拉伯、伊郎、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等;

希腊文化体系:1)拉丁文化体系: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2)日耳曼文化体系:德国、英国及中欧北欧国家等;

其实,原来世界上有六大文化体系:中国、印度、希腊、埃及、巴比伦、伊斯兰。由于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历史上是中断的,浓缩成了四大流派文化体系。

其中中华文化体系不但对东亚的日本韩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还对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包括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典型的历史标志就是——郑和七下西洋,它扩大及加深了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传播和地理辐射,从而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说到中国文化,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必须具备影响力、传播力、广泛性、认同性。笔者筛选出了四个:儒家思想、茶叶、中国功夫、中国围棋及象棋,陶瓷也再熟悉不过且一带而过。因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必须是具有广泛的认同性、能够让世界各国容易接受、记住、并且持续性影响。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所创立。

儒家思想上下五千年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刻苦铭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政治、经济、教育、处世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充分说明了以孔子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受到世界上广泛的重视及崇仰;

孔子也被后世的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大成至圣、万世师表。可见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

仁:就是爱人。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政治上强调德冶。

义:原指宜,即行为要适合于礼。

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宽恕、容忍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是表现和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应该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被视为仁之本。

节:气节和节操。

恕:即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

勇:指果断勇敢;

让:指谦让与礼让。谦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儒家思想之中庸之道影响中国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很多人在思想上、行为上、为人处世上、工作生活上等都会多多少少、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及左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它出自儒家文化的巨著《中庸》。中庸之道是生存大道,功成名就、生存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其中包含三层理论:

核心理论一:中不偏,庸不易。特指人生不偏离,不轻易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认为持之以恒是成功之道。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就是其中道理;

核心理论二:中正、平和。强调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喜、怒、哀、乐不能太过激。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长期保持敬重之心、敬畏之心,那么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能够长久。

核心理论三:中是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个有用之人,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是善良美好的天,人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要求自发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的境界。

古人的圣人不动情;就是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始终处于平静祥和的状态,也就是“中”的情绪状态。若动情也始终要用平静祥和的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左右。达到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标准。

中国文化圣人曰:顺势而为。无为而治。唯物辩证法强调处理任何问题要以调和的方式、有时采取折中的方法,尽量达到平和有效地解决。

生活中的中庸之道,比如做事情不要过激,枪打出头鸟、随大流、差不多就行、可以了、看看人家都去了吗?等等,中庸之道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各个方面。

二、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全球目前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喜爱中国茶文化。虽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是对于的中国茶文化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博大精深的礼仪甚为推宠。

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至今有多年,中国茶长盛不衰,传遍全球各地。

中国茶源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中国茶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朵奇葩。

中国茶也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普通的、最受欢迎、最健康的绿色饮料,并且中国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

从年起,茶叶渐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年代前,茶叶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始终名列第一,英国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

中国茶文化,深深影响着世界各国并且与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相结合,从而演化成了许许多多的不同茶文化。比如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摩洛哥茶文化等等。

其中,名扬世界的日本茶道虽然源于日本本土、但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在八世纪上半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并且原封不动照搬了中国贵族书院式茶道模式。后来的日本茶道具有非常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流派和礼仪。日本陈东达教授所著《饮茶纵横谈》中指出:“日本的煎茶法来源于功夫茶的饮法,称为‘蒸茶点前’,但世人鲜有知之者。”说明日本茶道来源于功夫茶道。

比如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广东潮州的功夫茶。并且有海外潮汕华侨还以工夫茶作为认祖追宗的标志。功夫茶也透示着传统思想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对潮汕功夫茶情有独钟。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二、三事》一文中描述了鲁迅泡功夫茶时的情景:“鲁迅在写作时,习惯随时喝茶,又要开水。所以他的房里,与别人不同,就是三伏天,也还要火炉。再比如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也特别喜喝功夫茶。还有久居台北的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对潮汕功夫茶印象也十分深刻,国内名人学者喜爱及赞赏潮汕功夫茶的事例非常大。年著名作家老舍来汕品尝功夫茶后,随即出“品罢功夫茶几盏,只羡人间不羡仙”的诗句;著名学者冼玉清教授在品尝功夫茶后,赞赏:“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功夫茶与汤。此外,郭沫若、林语堂、周作人、季羡林、蒋子龙、何满子等作家学者对功夫茶也有着很深的印象。

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茶成为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式。

英国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中国茶是中国四大发明外的第五大发明!全球50多个国家种茶、有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世界有50亿人喜欢喝茶。80%的英国人每天喝茶,英国人茶叶的消费量、进口量居全球首位,英国人对于中国茶情有独钟!

美国是咖啡王国,但是美国有50%的人喝茶,美国市场上有数不胜数的中国乌龙茶、绿茶、红茶等,但大都是罐装的冷饮茶。美国人普遍喝冷茶。

俄罗斯人非常喜欢喝中国茶,但是他们喜欢喝红茶末。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就是中国茶叶的最大买家,中国茶叶出口量75%都卖给沙皇时期的俄国。

中国有几千种茶,历史悠久。中国十大名茶,是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三、中国功夫。中国武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武术在中国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国武术三大武术发源地:一是少林寺、二是武当山、三是道教圣地峨眉山。

武术讲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因此,“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门各派的准则。比如太极拳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因此,“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通过八字决来锻炼心与身。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深受中国文化中的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影响和渗透,并且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及运动模式。

中国武术对于日本柔道的影响。据中日学者考证,中国武术直接影响了日本柔道的形成。如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山本秀雄在《柔道入门》一书中说:“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柔术来源于中国唐代拳术,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体术、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竞技项目的总称。

明朝末年,在少林寺学过武术的陈元贇于十七世纪上半叶东渡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并且使柔道在日本受到广泛欢迎及喜爱。

中国武术对于跆拳道的影响。跆拳道是朝鲜传统武术。跆拳道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至今有多年的历史。明代之前中国的武术就传入朝鲜,尤其是在近代中国武术和日本武术的不断传输、日本花郎道结合中国拳术及日本空手道等技术,融会贯通成独特的朝鲜拳术,就是今天的跆拳道。

中国武术对于泰拳影响。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深受泰国人喜爱的传统的民族体育。泰拳的起源,主要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技击术的影响。泰国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我国云南省西南的傣族。因此,中国武术也随着中国文化传到泰国。经过泰国长时间筛选、提炼、融化而最终成今天独具一格的泰拳。从泰拳中的肘技、腿技技击招法来看的确与中国武术完全相同或非常相似,充分证明泰拳来源于中国,并且深受中国武术影响。

中国武术是全世界的传播及影响还应该特别感谢截拳道的贡献!中国武术虽然博大精深,但如果没有截拳道的“广告效应”,至今的影响及传播没有那么快。

截拳道是美籍华人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末独创的现代技击术——截拳道开创后立即蜚声国际武坛!特别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系列“功夫片”轰动全球,并且在全球掀起“中国功夫热”。

李小龙独创截拳道,来源于他深受的中国武术文化的熏陶。他创造的截拳道来源于中国武术“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等哲学原理,并且根据咏春拳的手法和训练方法、戳脚拳中的腿法、且吸取了西方拳击、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武术特点,糅合中外武术的精华,自成一派成独特技击风格。

中华文化之下的中国武术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综合文化特性。中国武术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中国武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哲学、体育、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步形成庞大的独树一帜的中国武术文化体系。

因此,中国文化大背景下的中国武术文化鲜明特性是它在全球自古流传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中国走向走向世界,中国武术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术是中国第一运动。中国武术是世界十大杀伤力最强烈的武功之一。虽然今天中国武术的技击被弱化了,但是这都是一些“不学无术”之人沽名干誉造成的,真正的武术大师根植于民间,哗众取宠的大都是想出名、靠武术之名出人头地的。

四、中国围棋与象棋。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

围棋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内涵,围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中叶后,日本的围棋水平赶上中国,并在其后一百年间,日本的实力水平将中国远远抛在后面。

象棋与围棋是国内两大最流行的棋种。象棋流行于普通大众之间,具有很强的普及性。民间大街小巷下象棋的比比皆是。围棋大都流行于职业领域。

围棋和象棋在很多思想上往往都是对立的。中国古代主要有三大主要思想,佛、道、儒。而象棋则是将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一种。围棋有黑白两子,一阴一阳。印证了道家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原理。

围棋中,虚比实更重要,无比有更重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与儒家讲究“入世”,而道家是“出世”,类似于“出家”,远离社会,归隐山林,与自然共生,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围棋是自然规则的体现,几乎无强加的条条框框。而象棋更类似是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山不容二虎是。而道家之围棋更像经济斗争无简单胜败之分。

据统计,中国象棋在群众中基础远远超过围棋,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象棋起源于。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提出,国际象棋也是中国人的创造。并且详尽地分析了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而国际象棋是目前在世界比较流行的一项棋类运动。中国象棋虽然流行差于国际象棋,但的的确确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中国文化的代表非常多,分支也很多,比如中国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早在公元前-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是中国的代名词。

中国瓷器是精美绝伦的,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所以,对于中国文化的代表性每个人心中的也不尽相同,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不一而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