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煎茶。
从自古流传至今,北宋苏东坡曾在《试院煎茶》写到:“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从诗词中看出,苏东坡认为煎茶是潞公从西蜀学习煎茶而带到中原的,茶叶引变到现代经历了多次变迁,由传统的生嚼,到后面水煮,直到煎茶的制作。
唐代的煎茶,主要是先将茶饼碾碎,然后再用温火慢烤。直到烤制茶叶呈“虾蟆背”才完成。
烤好的茶需要第一时间用纸趁热包好,最大的保留考茶的香气,然后再把茶叶研磨成细末。倒入壶中,在加入泉水,开始煎茶。
②斗茶。
又称茗战,是唐宋时期文人雅士对品茶的最高表现形式,通常文人雅士会自带茶与水,主要是通过对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焰展、点茶六个步骤,制作茶汤。通过颜色和汤花作为,在相互品茶欣赏。然后再确定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的才子,才是最后胜利者。
颜色的标准以白为上、再次为灰白、最后黄白等。
纯白色表示茶质鲜嫩,火候控制恰当。泛红表示火候过旺,发青表示蒸茶火候不足。泛黄表示茶叶采摘为及时等等,可以看出斗茶的人在看到汤色之后就可以判断出其茶的好坏。
汤花指的是汤面的泡沫,色泽与标准和汤色标准是一样的。然后看水痕出现的早晚定胜负。早者为复,晚者为胜。在通过色、香、味的品尝,最后得出的才算得上是好茶,而泡出那壶茶的人才能算是斗茶的胜利。
③工夫茶。
有些人常把工夫茶叫做功夫茶,功夫茶是讲究沏茶与泡茶一种方式,现在比较受欢迎功夫茶已经是简化过的一种沏茶。真正的功夫茶在泡茶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操作手艺。同时不但费时而且还费工夫,因此给人们称为工夫茶,日常的功夫茶:点火烧水,茶叶置器,冲水洗茶,然后再冲茶,稍候片刻,即可享用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