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脾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治疗胃病的人不管吃多好的药,只要饮食上稍不注意就容易犯病,而且饮食不当时疾病复发的进展很快。
所以说有胃病的人要格外注意饮食,而且养胃要在食补上多下功夫。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篇》谈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就是说,药物是用来驱赶邪气的,必须要用谷、果、肉、菜来滋养人体的正气,以帮助药物达到良好的效果。
各种食物混合搭配着吃,性味调和,就能补益人体的精气。
古人所说的五谷是稻、黍、稷、麦、菽;五果是李、杏、枣、桃、栗;五畜是牛、犬、羊、猪、鸡;五菜是韭、薤、葵、葱、藿。
实际上现代人饮食无需拘泥于这几个种类,各种谷类、果类、肉类、蔬菜类搭配着吃就能够达到补益精气的效果。
下面介绍8种适用于胃病调理的食疗方:
1、山药扁豆粥
粳米,鲜山药去皮切片,白扁豆,加适量水,熬成粥服用,每天1~2次,可以健脾胃、止泻痢。
山药和白扁豆都有健脾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说山药“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这种对胃寒、胃热的人都适合,主要是通过健脾来养胃。
2、小米牛肉粥
小米,粳米,鲜牛肉剁碎,生姜切末;将这几种材料加入锅里煮成粥,调入食盐,每天服用1~2次,可以健脾胃、长气血。
小米性微凉,养胃的作用比较好,而牛肉性温可以补脾胃的气血。这种粥适用于长年患胃病,面黄肌瘦,或生病,胃气虚,吃不下饭,体质差的人服用。
3、苏叶姜茶
干紫苏叶,生姜切丝,红糖适量,用沸水彻开代茶饮用。
这种茶具有暖胃理气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胃寒气滞的人常喝。
特别是吃了凉菜、冷饮,吹了凉风就胃痛的人,可以在家里常备干紫苏叶和生姜,在犯病时马上彻苏叶姜茶来喝,胃痛就能够缓解。
4、酸辣汤
葱白剖开、醋,胡椒粉适量,食适量,先用一碗水煮开葱白,水开3分钟后加入醋、盐和胡椒粉,搅1分钟即可。
等汤晾凉些,稍偏烫的时候即可饮用。适用于受寒、风、淋雨后发生胃痛、胃胀的情况,喝一次即可见效,但不适宜经常服务。
5、鲜藕汁
取一节新鲜的肥藕,去头,洗净,切块,放榨汁机里,加水mL打成藕汁服用,每次喝mL,一天内喝完藕是性寒味甘,入脾、胃、心经的天然食疗材料,可以治疗胃热造成的胃痛、反胃、呕吐、鼻腔出血。
我曾经建议到了春天就流鼻血不止的患者喝鲜榨藕汁,喝了几天后他就没有发生流鼻血的情况了。
6、土豆汁
取新鲜土豆,洗干净,切块,加50~mL水打成汁,早晨起来现打现喝,一次喝完。
土豆味甘性平,能够健脾胃,解毒。生土豆榨汁的味道不太好,但是治疗胃反酸的效果很好。
有的人每到凌晨胃里就反酸,那种滋味非常难受犯病的时候必然醒来,很难再睡着。早晨起来喝一杯鲜土豆汁,胃酸就能立刻缓解。
榨汁剩下的渣还能加葱花烹调食用,比较美味。
7、山楂羹
取鲜山楂或干山楂,放铁锅里煮,大火煮开后改小火,同时放入白砂糖和蜂蜜,搅拌后一直熬,待收成稠的羹状即可食用。
在制作山楂羹时建议多放糖和蜂蜜,否则成品会非常酸。山楂羹开胃消食的作用非常好,尤其是食用肉食后不消化,胃闷、胃胀,吃两勺山楂羹就能很快缓解症状。
8、白菜萝卜汤
取白萝卜、大白菜,洗净,切块,白水煮汤,喝汤,取白萝卜和白菜蘸调料吃。
白萝卜能够理气、消食、化痰,白菜能够清胃热、通肠腑。
这两种蔬菜都是偏凉性的,但煮熟后属平性,不寒不热。
平时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吃一顿白菜萝卜汤会有肠胃清爽的感觉,因为这种汤能够清理肠胃的积滞,对常吃油炸食品及有胃热的人尤其适用。
相传慈禧太后有一次患热病,请了好多御医都不管用,最后一个太监献策说,老佛爷是最近吃太精细了,胃热重,只需吃一碗白菜汤就好了。
后来御膳房呈上白菜汤,慈禧太后吃了后果然退热了。这也告诉了我们“平平淡淡才是真”,所谓的养生不需要吃多么精细、多么稀罕的美食,有时候萝卜白菜中反而蕴含着真意。
但是任何食疗,都比不上在未生病时就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