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真的吗福建名茶中原本没有政和功夫茶

福建是个茶叶大省,福建人喝茶也特别讲究,因而福建几大茗茶在市场上轮番走红,曾有一度红茶主宰了市场,那时福建三大功夫红茶都极为抢手。人们常说的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分别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中的“政和功夫红茶”在解放前是没有这个名词的。

年遂应场茶商英文版打假声明

现在去网络搜索“政和工夫茶”、“政和工夫红茶”、“政和工夫”等关键词,也能检索到相应的词条,因而人们也就习惯了“政和工夫茶”的说法,而实际上这些词条都是后人出于商业的目的编造出来的,它完全歪曲了历史事实,严重误导了消费者。

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政和工夫茶之说呢?因为这个工夫红茶的发源地——现在的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在年之前的历朝历代都不属于政和县管辖,而属于松溪县所管辖的一块飞地,所以松溪县所属的村庄生产的茶叶,自然不会去命名为“政和工夫茶”、“政和工夫红茶”了。

锦屏村全貌

如果仅仅是一个名称的问题,那也不算什么大事,伤害不了消费者利益,毕竟原产地那个村子自年起,当时的国民政府内政部就把它划归政和县管辖了,把历史文化名茶改名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是,网络上所有介绍这个名茶的词条,全都掩去了发源地的真相,胡乱扩大的产区,说什么松溪县与政和县,甚至浙江省的庆元县所产的茶叶,都统称“政和工夫茶”。因为所有的历史文化名茶,都因为产地的地理气候与土壤的独特性,才使茶叶的品质有了差异化,所以,商业行为的扩大产地范围,是对历史文化名茶的迫害,这种篡改历史的商业行为是不能得到认可的。

航拍的锦屏村远景

网上有关“政和工夫茶”的词条,还把“政和工夫茶”说成是用政和大白茶加工制作而成,而实际上发源地那个锦屏村在解放前是没有种植大白茶的,有关史料也记载是用野生小种茶加工制作的。这样的词条内容也篡改了史实,严重误导了消费者。此外,还有“政和工夫红茶曾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内容,也纯属杜撰,没有史实。

那么,历史上锦屏村生产的茶叶叫什么茶呢?锦屏村在解放前都叫遂应场,在五代十国时期曾叫吴家山,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到过这个村子,还留下“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殿郁崔嵬。谷泉喷薄秋逾响,山翠空濛昼不开。一壑祇今藏胜概,三生畴昔记曾来。解衣正作流连计,未许山灵便却回”诗句。这个古村落海拔到多米,常年云雾缭绕,加上风化岩层的土壤,使其野生小种茶叶品质超群,口感独特。

锦屏古茶道旁的标牌

据史料记载,年江西赵姓茶商在遂应场,用当地的特有的小种茶叶加工成红茶,当时称其为“遂应场仙岩工夫红茶”,从那时开始“遂应场仙岩工夫红茶”就成为对外的统一名称,直到这个茶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在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市场领导地位,这个源自清朝时期的名称就一直没变过。

比照坦洋工夫不叫福安工夫,白琳工夫不叫福鼎工夫就清楚地看到,过去名茶是极其注重原产地的,哪个村出的名茶就以哪个村村名命名,“遂应场仙岩工夫茶”也就不会叫松溪工夫,更不会叫政和工夫了。

在过去“遂应场仙岩工夫茶”出名后,也确实出现外地茶叶进行仿冒的造假现象,解放前当地茶商在国外的英文版打假声明文件至今还保留着如本文配图。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政和工夫茶”了吧?记住历史,尊重历史,不要被商业利益驱使而篡改了历史所迷惑。如今政和正宗的工夫红茶,就是“遂应场仙岩工夫茶”,它的原产地只有锦屏村一个村庄,超过这个区域的就不是正宗货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