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大致可分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务实派,以及“琴棋书画诗歌茶”的务虚派。务实和务虚,在这里是中性词,没有特别的褒义,也没有特别的贬义。但反映的是目前中国茶文化的两个走向。
年10月初,一句“我在福建时,我主要喝工夫茶”。将工夫茶再次推到热点上。大家在讨论工夫茶的起源、形式时,都忘了工夫茶的精神内涵是什么。队长以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和多年的茶业经历看,中国茶道内核,不仅是务虚层面的精神享受、自我探索,更是务实层面的——以茶为媒,茶和天下。
说起工夫茶,大家会想起的是闽南工夫茶、潮汕工夫茶。根据历史资料,潮汕人多数是从闽南迁徙过去的,可以说是闽南人的根,所以在探讨共工夫茶精神内涵时,我们不妨再去闽南地区走走。
闽南工夫茶的范畴,与现在的行政范畴有点不一样,它以福建省的泉州、厦门、漳州为主,也包括莆田、三明的部分区域。工夫茶,历史上也是一些武夷山红茶、乌龙茶的商品名。这里主要指的是一种有讲究的的泡茶方式。
工夫茶为什么在闽南盛行?
队长认为,这与18世界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有关。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知名的海外华人研究和东南亚研究专家庄国土介绍:
在18世纪以后茶叶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时闽南商人是国内生产和营销出口茶叶的主要组织者。清代闽南海商不仅活跃沿海和远东水域,赴闽北经营茶叶贸易的还是闽南商人。清代中期闽北崇安茶市中“负贩之辈江西、汀州及兴泉人为多”闽南商人将茶销往苏州、粤东、厦门等处。
茶叶出口贸易的兴盛,使得产业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当时从事茶叶贸易的有负责对接产地的农户、有负责对接外国买家,还有赚取介绍费的中间商,以及办理金融贷款、担保等一系列环节和工种。
东京大学博士、台湾淡江大学副教授陈慈玉在《生津解渴:中国茶叶的全球化》里提到两个细节,一个是福州商人在采购时采用惯例预付款模式,先只交一部分货款,而厦门的商人则预先支付茶款(全款)与武夷山的茶户,一个是买办者需要迎合购买者的口味选茶甚至是合作生产。
第一个细节说明闽南人为什么可以成为茶叶生产和营销出口的主要组织者,第二个细节则说明茶叶出口贸易与现在的销售形式基本一致,需要试喝。前面说了,清朝的袁枚原本不喜欢喝武夷岩茶的,觉得浓苦似药,后来尝试过僧人用工夫茶泡的岩茶后就“黑转粉”,爱上了武夷岩茶。这种工夫茶泡法简直就是为当时的茶商量身打造的,不但有助于提高销量,还方便多人共饮,闲时又能借茶解闷。
不妨大胆联想,18世纪中期的某个洋人来到泉州,想要采购一批乌龙茶,但是面对中国人都分不太清楚的茶类,他觉得还是直接喝喝看再说吧。此时闽南人已经习得工夫茶泡法,一番骚操作后,洋人怀揣着对茶叶的无比敬意,小心翼翼地捏着精致的茶杯,啜一口后,连连夸赞好喝。忙碌了一天后,这位闽南茶商瘫在椅子上,一手夹着烟斗,一手抓起紫砂壶给自己也泡了杯茶。周边的同行陆续汇集过来,边喝茶边分享今天的生意心得。就这样,这种画面像是基因复制一般,一代代传了下去。
中国茶道的务实典范
工夫茶作为一种形式、一种媒介(工具),本质是追求和气、合作。
在现代,工夫茶泡法也主要用在商业场合里。队长小的时候,家里并没有工夫茶具,甚至不少朋友家里也没有。真正户户有茶具的,是做生意的人或者事茶者。这也是队长认为,闽南工夫茶的兴起与盛行是以经济层面的需求为主的原因。这种需求并不是务虚的文人风雅,而是务实的做生意兼顾休闲。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知名的海外华人研究和东南亚研究专家庄国土认为,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包括:重商、务实。
闽南地瘠民稠。戴云山之东南至海多为丘陵山地除漳州平原外多为赤土黄沙。严酷的自然环境,移民的生存意识,孕育了闽南文化的务实精神······在中国帆船与荷人之间从事茶叶交易的多是当地闽南籍华商。乾隆24年清朝实行广州一口贸易制度,茶叶需从广州出口,行商独享茶叶出口业务。当时著名的广东13行中,闽南籍占半数以上,包括两个最著名的行商伍浩官(Howque)与潘启官(Punkgeque)。清代闽南商人组成了内陆茶商、行商、海商、海外华商的贸易网络,在19世纪中期以前控制了中国茶叶输出。
只有先活下来,才能谈别的。闽南工夫茶正是秉持着这种务实的生存理念,从18世纪的茶商手上一代代传下来,并形成一种精神特征。
直到今天,闽南人开店,即使不是茶叶店,也会设置一张泡茶桌,繁或简、奢或陋因人而异,但一定会有。不论是街边店铺还是5A写字楼,几乎每个店铺(公司)里都能看到工夫茶具。即使是曾经不爱喝茶的年轻人,一旦自己做生意了,慢慢就会接触茶并爱上茶。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十有八九会回答:“客人来了才能泡茶啊。”从这里你就能看出,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工夫茶都是闽南人做生意的必备道具。那为什么要用工夫茶?因为工夫茶作为一种媒介、工具,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动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平整情绪,从而得到放松。初次见面,或者不太熟悉的人,彼此坐下来先喝喝茶,拉近了心理距离。再聊聊天,聪明的商家从聊天内容就能捕捉到顾客的喜好、诉求,有了这些铺垫,再谈生意就更容易成功。即使生意没做成也没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你出门时店家还会热情地送到门口说:“有空来泡茶。”
这就是闽南人追求和气、合作的精神折射在茶道上的具体表现。
(在闽南地区,很多商铺都摆设有工夫茶中新社曾发文解读中国待客的“那杯茶”:茶是中国文明的象征,“茶”字解开就是人在草木间,处在草木间的人,难免会有磕碰有摩擦。但只要存异尚和,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就可以找到最大公约数。因此茶之道也象征着中国人崇尚的与世界相处之道,“以茶为媒、以茶会友”,恰是交流合作、互利共赢诚意的一种表达。
这种诚意表达恰恰就是闽南工夫茶的务实、合作精神。
链接:
关于工夫茶泡法的起源资料
年,永安知县彭光斗,在其《闽琐记》中记载:
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今漳州),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
年,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茶·武夷茶》提到了武夷山僧人冲饮茶叶的情景,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工夫茶”但其特点与工夫茶基本一致——泡饮、小杯、乌龙茶。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漫亭峰天游钥者处,僧道争以献茶。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
明确提到“工夫茶”的是嘉庆年初(约年)俞蛟所写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夕!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档、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档,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
施鸿保的《闽杂记》(写于-年)写道:
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深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
原创图文,欢迎直接转发本文。若需其它合作,请留言,队长会尽快回复。
文
孙鹏伟
图片
孙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