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人精神功夫茶碧螺春

山水苏州春暖太湖,人文吴中茶香洞庭。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产于早春。初为吓煞人香,康熙帝亲赐其名,曰碧螺春。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时需要注意三大方法:第一,采得早。在阴雨绵绵的谷雨之前就需要采摘结束,乍暖春寒的春分节气适宜开采。第二,采得嫩。绿茶大都是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最为名贵。通常采摘下的嫩芽原料,芽长在1.6--2.0厘米,则叶形酷似雀舌。克高品质的洞庭碧螺,原料往往需要6.8--7.4万颗芽头。在碧螺春历史上曾出现过克干茶原料则高达到9万颗左右的芽头。茶叶的幼嫩,可想而知采摘者的技术非同一般。精确的采摘时间,细致的采摘技术为碧螺春品质形成了优良的物质基础。第三,拣得净。采摘回来的原料,必须经过精密人工挑拣把鱼叶给剔除,再把不符合标准的芽头挑拣出来,使现有的芽头品质大小保持一致。通常人工挑拣一公斤原料芽叶,需要耗费2-4小时。而在挑拣的过程中,原料及其容易被空气造成轻度氧化,不利于优良品质的形成。一般采摘早上5-9时,9-15时的挑拣,下午15时--傍晚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这种采摘技术与烹制时效一直沿用至今。功夫茶又是碧螺春的另外的别称,不仅仅代表着采摘技术繁琐与细致,而在炒制工艺上同样有着复杂的工艺步骤。碧螺春炒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杀青:锅的温度达到-℃时,投入克左右芽头原料。投放过程,以抖为主,投放结束,双手翻炒做到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整个过程历时3-5分钟。揉捻:这时的锅温为70-75℃。主要以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这个过程随着茶叶的水分减少,随之条索渐渐形成。在翻炒中师傅要掌握茶叶的松紧,太松则不利于紧条的形成,反之太紧茶叶则会溢出。在锅面上结成“锅巴”产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茸毛脆落。揉捻的过程达到10分钟时,茶叶已达到6到7成干这时可以降低锅温渐渐转入搓团显毫的过程。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这个过程复杂繁琐,匠人精神的炒制手法,成为功夫茶、心血茶的代称。让碧螺春成为了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