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茶红茶岩茶,冲泡不同茶类时,投入多

白癜风病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55.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从网上看到某段泡茶教程,在介绍绿茶与红茶的不同泡法。

“普遍来说,绿茶是公认为所有茶类中最为鲜嫩的一类,并且经过揉捻后,浸出物释放快,当你尝试用盖碗泡茶时,差不多放到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就已经可以了。如果是泡红茶,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就行,不过红茶经过发酵,茶味又香又甜,不怕被泡浓泡苦,可以放多一些也没有关系。”

看完后,有种时间错乱感。

因为,上面提到的知识点太古早、太过时、太片面了!

单从茶叶外观看,如果绿茶是最为鲜嫩的一类,那红茶里的金骏眉、白茶里的白毫银针等,要置于何地?

另外,绿茶与红茶的种类丰富,派系众多。

对于它们的风味界定,也不能简单用绿茶清新,红茶香甜等单一标签,一概而论。

最后落到投茶量上,仅仅看干茶体积来判断投茶量,很不靠谱。

背后的误差率,估计和随手抓一把茶进去泡,相差无几。

认真说来,为了泡好茶,在投茶量上有不少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2》

为什么说,看茶叶体积来投茶不靠谱?

因为这背后的变量太多。

一则是,干茶蓬松程度的差别。

同样是绿茶,但有分龙井这样扁平状的,也有像碧螺春那样卷曲成螺的,还有未经历揉捻塑形,直接以本色示人的。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在投茶量上,又怎能草率地以投茶覆盖满盖碗底部为标准?

何况,不同的红茶种类,干茶外观更是天差地别。

用桐木关产出的老丛红茶对比国际上流行的红碎茶,前者条索粗犷不羁,而后者经过揉切后,一眼看去尽是碎叶,茶味浸出极快。

为此,等到泡茶时,肯定不能沿用相同的茶水比例。

泡桐木老丛红茶,基本以投茶5克为标准。

毫升标准盖碗,投茶5克,沸水冲泡,快速出汤,直至茶味逐渐泡淡,再适当增加泡茶时间。按喝功夫茶的方式,更能完整领略个中风采。

而红碎茶,因干茶断裂与破碎的缘故,茶味物质浸出极快。

所以大多数以袋泡茶包装为主,用杯泡居多。

泡茶时,在一次萃取后,再续水泡上第二杯时,滋味会落下很多,并不耐泡。

当然,也不能用其它茶类的耐泡标准,张冠李戴地安放在红碎茶身上!

《3》

泡不同的茶,为什么适用的茶水比例不同?

之前有位喜欢喝白茶的上海茶友,她看了很多文章后,开始好奇武夷岩茶的滋味。

于是,前不久特意买了一份十二金钗回去。

等收到茶后,看着这些被包装成8克一泡的黄观音、黄玫瑰、瑞香、奇兰等轻火岩茶,她在纳闷一个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用盖碗泡茶,像白茶平时一般放5克就够,而武夷岩茶却要放到8克?

不说是,岩茶经过焙火后,口味会变重吗,苦味和涩味都会更加明显。在泡茶时,一次性放这么多茶,难道不担心会泡浓泡苦、异常重口味?

陆续听完茶友的语音消息后,稍微整理了思路。

对于那位上海茶友的问题,这里要先进行辟谣。

所谓岩茶经过焙火后,口味变得极重一说,只是江湖小道消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罢了,并不可信。

至于说,为什么同样是用盖碗泡茶,泡白茶时只需5克一泡,而在泡岩茶时则要加到8克?

这个问题一时间还真是让人想不出标准答案。

因为,这是从无数茶圈前辈那,传下来的泡茶经验。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对比后,最终得出这样的黄金茶水比例。

唯有这样,白茶的鲜醇甘爽与岩茶的岩骨花香,才能得到最佳呈现。

传到今天,按这样的泡法,早已经约定俗成。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更好摘到苹果。

站在前人的成功泡茶经验上,更能泡出风味极佳、浓淡适中的好茶味!

《4》

泡茶时,投茶量该如何确定?

茶界江湖里,流传有不少确定投茶量的教程。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体积投茶法”,让干茶铺满盖碗底部或一半。

比如说,用手感凭经验估量,差不多即可。

比如说,随便投茶即可,没有这么多讲究。

等到最后,如果泡出来的茶味太重,那就再加点水稀释。

要是觉得味道不够,那么再加点茶进去就好了。这跟做菜差不多,在一道菜正式出锅前,总得先试过味道才行!

事实上,最后这种方法太过脱离实际。

当你用盖碗泡白茶时,撬了一大块茶饼片直接放进去,干茶被热水泡开后,像泡发海藻那样,逐渐蔓延出来。

显然,这时的投茶量明显过多,远超过标准线,导致泡出来的茶汤尤为浓重。

但这时再去加水冲泡,盖碗内已经没有多余空间。

而往泡出来的茶汤内,加水稀释,则会影响好茶的香气滋味表现。

一言概之,为了省去后续不必要的麻烦,泡茶之前需要先精准确定投茶量。

从多年心得看,不论是看体积,还是凭手感,都非常不靠谱。

曾经在泡茶时,专门做过测试。

随手取出白毫银针与寿眉,原本以为,按照平时的泡茶经验,它们的投茶量相差不会太大。

但实际上,随手取出来的那泡寿眉,距离5克的标准茶量还差了很多,仅接近4克而已,误差几乎大于20%。

相比下,用电子克秤称重量,更科学可行。

也许,会有茶友在心里较真,泡茶而已,拿到多少算多少,管它是5克还是8克,直接泡就行,我不想让泡茶变得太复杂。

但是,当你发现克秤称茶的好处后,就不会再这样想了。

精准称重,既能减少泡茶过程的浪费,还能尝到更出色的茶味,何乐而不为?

《5》

新手泡茶,需不需要减少投茶量?

之前,有位新茶友专门过来讨论。

他表示,他以前从来没喝过岩茶,去年买了一盒肉桂回去后,发现一泡茶直接泡完,茶味实在是太重。他作为一个新手,觉得一次放半包就行。

也许,你们给出的黄金茶水比例,仅仅是老茶客的标准。

但我作为新手,还真的不习惯一次放8克。

放眼来看,对于新手的喝茶泡茶要求不能太高,泡茶时,减少投让茶味不至于太浓太烈,喝起来更好接受。

不可否认,对方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喝茶体验是非常私人的事。自己觉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另外,作为刚入门的新人,什么也不懂。尤其是在泡茶这块,更是短板明显。

不熟练用盖碗泡茶的动作,注水速度偏慢,倒出茶汤动作慢,盖碗底部的茶水没能彻底沥干……

诸如此类的泡茶细节问题,还需要逐一去克服。

一句话,要多练。

等到熟练后,才能游刃有余地做到快出水泡茶。

在此之前,如果担心泡出来的茶味略重,自己喝起来接受不了,的确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

比如,减少0.5克、减少1克,逐渐慢慢尝试与接受。

而直接砍半,只放半泡茶进去泡,幅度增减过大,并不可取。

当你只放4克岩茶时,茶汤难以体现出稠滑、醇厚、饱满的质感。

前人云,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此言不虚!

《6》

前不久,我们刚去了趟武夷山看焙火。

然后,顺道来了一场漂流。

沿着九曲溪,顺水漂流而下,一路上看到不少溪鱼在游泳。

鱼在水中游,自由自在。

而泡茶时,茶与水之间,好比是鱼水情。

茶遇水而发,逐渐释放出茶味。

为了泡好茶,投茶量是个中命门。

黄金茶水比例,才能让好茶的本色完美呈现。

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方是相得益彰!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