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碗使用入门的4个标准,对照着学,过年的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身边有位朋友,拿到驾驶证已经很多年了。

平时上班通勤近,走路不到半小时就到单位,开车上路次数较少。

近期,快要过年了。

她打算开车回家过年,然而,有个巨大的难题摆在她面前。

由于缺乏驾驶经验,她有些不够自信。

虽说一直以来,都有摸索练习车技,心底里还是拿不准主意。

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独自上高速。

往朋友圈里询问了一圈,身为“太姥山车神”的李麻花,给她做了指南总结。

李氏驾驶指南,总的来说就3点。

看明白别的车子要干嘛;让别的车子知道自己的驾驶意图;勤看三镜,实时观察路况……

乍一看理论指导并不难,关键靠细心积累经验。

下午泡足火水仙时,边喝茶,边旁听了几句李麻花给朋友的驾驶指导。

无意当中,联想到一个相似的新手问题。

“初入茶圈的新茶友,盖碗冲泡技术练到何等水平,才有底气坐到主泡位给别人泡茶?

眼瞅着旧历新年一天天近了,春节假期若想在茶桌上给亲友们“露一手”,不妨多对照以下4点。

《2》

一、养成提前检查的好习惯。

老司机开车上路,开启发动机之前,会仔细检查车况。

提前检查,确认无误,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样的好习惯,放到泡茶招待客人,同样少不了。

客人还没来之前,先提前做好卫生。

扫地、擦桌子,保持泡茶居所的卫生整洁。

然后是洗茶具,将冲泡所需的一切杯盏,提前用清水洗干净。

将茶具洗净,摆在桌面后,逐一看一遍茶杯。

看到杯子口沿有缺口、裂痕的话,及时换新。

将盖碗、公道杯等茶具摆入茶盘时,摆位也有讲究。

通常,泡茶者坐下来后,公道杯在左,盖碗在右。

它们彼此间不要挨太近,不然随意一揭盖就碰到旁边的公道杯,发出嘈杂器物碰撞声,也是不妥。

最后,过年期间,请客上门喝茶,要适当准备茶点。

找几个碟子,装些开心果、白晒花生、原味苏打饼干等,更显待客诚意。

《3》

二、学会怎么用盖碗。

有客上门,如果像过去那样,直接用大茶缸泡茶招待,那倒简单。

不用学,不用练,看一遍就会。

往大茶缸里随手放一把茶后,加入沸水,递给客人后,请君自便。

但有仪式感的盖碗泡茶,略显不同,要提前掌握技巧。

光是入门阶段的拿盖碗手法姿势,就颇有讲究。

为了稳当顺利拿起盖碗,冲出茶汤,建议用三指握碗法。

操作方式是,伸出大拇指和中指,抓在两侧碗沿。

食指呢,放在盖钮上方,负责固定合盖开口角度。

三指握碗的原理,在于三角形能形成稳定性,能稳当拿起盖碗。

新手入门阶段,为了避免烫到手,买盖碗时要选宽碗沿的。

宽碗沿,更能远离碗内的滚烫热茶。

拿起盖碗,倾倒出汤时,动作发挥更流利顺畅。

《4》

三、注水时要注意手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盖碗泡功夫茶,建议准备适合冲泡使用的烧水壶。

避免用常规宽嘴家用烧水壶。

不然提壶往下倒水时,滚烫热水哗啦啦直流,很难控制注水量。

选壶嘴细的鹤嘴壶、长颈壶,更契合盖碗冲泡所需。

往盖碗内注水,诀窍不外如下。

放低一些;打圈均匀注入;速度利落加快。

泡好一道茶,不需悬壶高冲,让烧水壶的壶嘴出水口正对盖碗上方为好。

不然,从高处往下注水,热水流速湍急。

容易往盖碗外溅出一圈水花,并不稳妥。

将烧水壶稍微拿低一些,单手抓在提梁把手上方,打圈快速注入。

环壁注水,不能简单片面理解成绕着盖碗内壁打圈。

而是在干茶上方,均匀环绕,全方位覆盖。

力保让干茶被快速打湿浸润,释放出充足滋味。

头两道茶如果换成定点注水,水柱落入的位置固定不动,意味着整个盖碗内的茶叶,仅有一半得到沸水洗礼,剩下一大半还是干燥的。

当你往盖碗内加满沸水后,干茶会浮起在水面,使得茶味浸出不完整。

滋味不足,风味欠缺,喝到的茶味层次差了一大截。

《5》

四、别跟风网红炫技手法。

新手开车,要求稳。

不要总想着炫技,想着弯道超车,想着来一段漂移……

新手泡茶,亦同理。

用盖碗泡茶,确保将茶汤干脆利落倒出是当务之急。

千万别分心跟风网上的“合盖悬停”、“双手出汤”等。

先学会扎马步,扎实基本功,才是正道。

练习盖碗泡茶,重点是学会顺利倒出茶汤。

最开始,可以对着空盖碗练习。

练拿盖碗的正确手势动作。

练十次,练五十次,练上百次,直到自己面向盖碗伸出手,本能就知道手指头该抓在什么地方。

然后,往盖碗内加入清水,练习出汤流程。

全程可拆分出三个环节,注水,合盖,出汤。

每完成一步,下意识就能反应出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时,就可以开始正式上手。

投入碎茶、过期茶、变味茶开始练手。

加入热水,反复多练。

直到将完整的冲泡动作,一气呵成,又快又好的泡出一道茶。

到那时,再做到泡茶位置上给客人泡茶,心里也能有点底。

不至于手忙脚乱,往桌面上洒得到处都是水。

倒茶出汤动作磕磕巴巴,流出“露怯”姿态。

《6》

要想做到行云流水地泡出一道茶。

方法无他,唯有勤练。

不过,练熟的基本冲泡动作后,依旧少不了多学多看,多准备些适合放在茶桌上闲聊的谈资。

毕竟,当你坐在泡茶位置后,要做的不止是“泡茶工具人”。

面对客人抛过来的闲聊话题,还要从容应答一二。

如果对于茶,全然不懂。

等到客人随性提及,现在泡的是什么茶?花香真特别。

而自己却不知如何作答,只能生硬回聊几句是是是、对对对。

若真如此,未免无趣。

喝茶泡茶这件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但,当你沉浸其中后,会发现其乐无穷。

进一分,有进一分的欣喜。

多熟悉,多了解,更能欣赏品茶之乐。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9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