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Stop
StartStop
一名男士在青岛国际啤酒节即墨古城会场举起啤酒杯庆祝(7月12日摄)。
今年夏天,“夜经济”成为“热词”。夜生活折射时代之变,凸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百姓的“夜生活”是城市活力的象征。日益繁荣的“夜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小吃街、夜排档,到如今社交休闲、文化地标打卡、体育健身的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夜经济”新业态在崛起。
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服务性消费持续扩大,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接近一半。统计显示,以服务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夜经济”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展迅猛。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夜间消费约占全天消费额的一半,并逐步上升。
万家灯火,万家浓情。在经济社会普遍繁荣的新时代,“夜经济”灯光要照亮城乡,更好温暖百姓夜生活。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参加青岛栈桥书店夜宿活动的小读者在睡前读书会上阅读(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人们在重庆一家游乐园体验夜间游乐项目(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游客参加上海动物园“动物奇妙夜”夜游活动(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游客在杭州市富阳区胥口镇上练村参加趣味摸鱼活动(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人们在乌鲁木齐五一星光夜市上品尝美食(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游客在河北省沙河市红石沟现代农业园区夜间举办的“梦幻灯光节”上游玩(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游客在云南丽江古城挑选东巴纸文创产品(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在乌鲁木齐五一星光夜市,人们排队购买烤羊肉串等美食(5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游客在上海豫园夜市拍照留念(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观众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的恐龙科学之夜参加体验活动(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西安市曲江大唐不夜城夜景(8月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人们在贵阳市一家购物中心的广场上消暑休憩(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人们在吉林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内欣赏音乐喷泉水景灯光秀(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人们在全聚德北京前门店门前排队等候用餐(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食客在成都市宽窄巷子景区内的火锅店观看功夫茶表演(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沈阳市塔湾兴顺国际夜市(7月3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游客和当地群众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围着篝火跳舞(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在重庆市丰都县都督乡,观众夜间观看“都督杯”篮球邀请赛(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人们在重庆市丰都县都督乡观看“都督杯”篮球邀请赛首场比赛(7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人们在河南省郑州市健康路夜市上挑选商品(8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天津解放桥在夜色中开启桥面,周边灯火璀璨引万人围观(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人们在西安城墙南门下观看乐队表演(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游客在浙江省安吉县灵峰街道剑山村蔓塘里自然村艺术光影秀的“森林迷宫”区域观赏(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