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兴茶道学习笔记之
西晋时期,开始把饮茶和吃饭分开,不仅仅是把茶汤当作一种饮料或药物,而是把饮茶活动当作艺术欣赏的对象或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以南地区开始将饮茶和吃饭分开,可以视为“清饮法”的开端,但是仍沿用“汤渣同吃”的“羹饮法”。
唐中后期,陆羽《茶经》问世和茶政改革的推动,我国茶叶事业实现了:茶始有字,茶始有书,茶始有销,茶始有税,并进入兴盛发展期。煮茶法,改变了以前的吃茶法,是我国茶文化和茶饮用的一大飞跃。
宋朝的点茶法是唐朝的腌茶法改进而来,茶具煮水注水用小嘴瓶,盛茶纳水用的盏和击拂沫用的茶匙。
点茶法和煮茶法,区别首先前者不加任何芳香佐料,追求纯粹的茶味,其次不使用鍑来直接煮茶,而是改用铫(一种有嘴有柄的煮水器皿)或小口瓶来烧水,再将沸水注入盛有茶末的盏中调匀产生沫饽而后饮之。
讲究真味和形美的明代泡茶法,也就是散茶泡饮法,又称瀹(yue)茶法,分为上中下投法,演变成为盖碗和玻璃杯泡法,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茶叶饮用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汤渣分离。
明末清初出现乌龙茶,日益精湛的功夫茶出现,泡茶法百花齐放。
爱茶人本应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