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子希)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民族文化的延续。广州华商学院“青衿萤火”社会实践队为响应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进一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近距离认识、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以揭阳非遗文化传承为出发点,开设一系列揭阳非遗文化课程,传承家乡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新时代少年文化自信!
图为“青衿萤火”社会实践队在红军小学门口合影钟文浩摄
赛龙舟是揭阳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于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揭阳已有多年的历史。潭王村是远近闻名的龙舟之乡,每年盛大的龙舟锦标赛在榕江北河潭王河段的拉开帷幕,为此,“青衿萤火”社会实践队开展“我眼中的揭阳龙舟”课程。在实践队志愿者的指导下,一幅幅创意龙舟绘画在孩子们相继手中绽放,创意绘龙舟课程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们深入认识家乡龙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拼搏进取的龙舟精神。
图为孩子们展示龙舟绘画作品钟文浩摄
一把剪刀,剪出中华古韵今风;非遗千载,赓续民族文脉艺萃。为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实践队志愿者包谢裕为学生带来一节揭阳剪纸课,以纸传情,用心传承,在剪刀的开合间让每一位学生感受艺术的生命和魅力。实践队志愿者包谢裕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剪纸基本技巧,展示各种风格的剪纸作品并现场示范剪纸步骤,引导学生对“剪纸”艺术形成初步的认识。学生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进行绘画、裁剪和刻纸,指尖灵动,妙手生花,创造出一幅幅美妙的创意剪纸画卷。
图为实践队志愿者授课剪纸钟文浩摄
“三角插塑纸艺”由三角插纸演化升华而来。年“三角插塑纸艺”被列入揭阳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将这种立体折纸艺术带到了更多人面前。实践队志愿者包谢裕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三角插塑纸艺作品,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以让学生动手拆解、探究制作方法并动手制作的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创作和成功的乐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以传承,学生们通过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角插塑”的独特魅力而更加文化自信。在艺术的熏陶下感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青衿萤火”社会实践队以“传承、发展、创新”文化三步走深入孩童心灵,让非遗“活”起来。
图为学生展示三角插纸艺作品钟文浩摄
“青衿萤火”社会实践队邀请揭阳市揭东区非遗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林翠、“潮汕工夫茶”非遗传承人廖晓鸿和魏晓瑜走进揭阳潭王蓝康红军小学,与实践队志愿者一起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非遗文化体验课堂。课堂上,林翠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面塑的起源、传承、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技法,展示类型多样、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耐心地讲解面塑作品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吸引学生们走近面塑、亲近面塑,用指尖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廖老师和瑜老师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手把手教学冲泡功夫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争做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图为面塑非遗传承人与实践队志愿者向孩子们教授面塑技艺钟文浩摄
非遗进校园,文化润心灵。“青衿萤火”社会实践队把非遗文化与教学相融,在孩子们的心灵埋下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让红军小学学子认识非遗、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让非遗传承的“种子”不断在校园生根、生长,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璀璨的中华文化在孩子的心中绽放绚丽的花朵。
编辑:孟宪锦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