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黑帮带上24门大炮,走私中国茶叶去

茶文化系列专栏之③

出品:抱朴艺文工作室

这是一场欧洲多国政府、商人参与、几乎所有英国民众支持的轰轰烈烈的国际自私运动:把中国茶叶走私进英国。

走私团伙围攻海关只为抢夺两吨中国茶叶

暴利、特许经营、重税,必然导致走私。东印度公司对茶叶进口的垄断以及政府所收取的极高的税收,使得茶叶非常昂贵。英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中国茶叶的需求,催生了一大批为此铤而走险的走私团伙。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霍克赫斯特帮”(HawkhurstGang)。

年,该团伙安排的一艘走私船“三兄弟号”在英国普尔(Poole)海岸附近被发现,海关雇佣的武装民船追击了6个小时才把“三兄弟号”拦截下来,并查扣了上面的39桶白兰地和朗姆酒,还有大约2吨中国茶叶。

这些茶叶被油布包裹,再装在帆布袋里,一共分装成82个包裹(这样恰好能保证每一包都轻于6磅,因为英国政府规定,茶叶是特许经营产品,连运输6磅以上的茶叶都需要经过特别申请和许可)。这些非法走私物品被存放在普尔港海关的建筑里。

两个星期后,60名全副武装的走私者聚集在普尔港附近的查尔顿森林,其中30人留在原地监视通往普尔港的各条路,其余的人在凌晨时分潜入小镇,砸开海关大门,把里面存放的茶叶袋装上马背,留下了白兰地和朗姆酒,然后不紧不慢地骑马北行。

在前往萨利斯伯里的路上,他们来到了汉普郡费丁布里奇小镇,镇上的人都出来看热闹,一个名叫丹尼尔·蔡特的当地鞋匠认出了其中一名悍匪,知道他叫约翰·戴蒙德,后者拿了一小袋茶叶送给蔡特,鞋匠对这笔封口费十分满意。

逃亡途中分赃冒险论秤分茶叶

这伙人来到下一个村子时,开始停下来分赃,但是由于一些茶叶在海关被弄撒在地上,因此每袋的重量并不均等,谁都不愿意少分哪怕一丁点茶叶,于是这帮悍匪发生了争执,后来为了公平起见,大家不顾随时会被官方发现和逮捕的风险,拿出磅秤来重新称量茶叶重量进行再分配,然后才各自带着茶叶散伙了。

▲霍克赫斯特帮成员在砸开海关大楼

虽然此前围绕茶叶走私也经常发生暴力事件,但公然袭击并抢劫政府海关这种行为还是第一次发生,因此英国当局发布公告,重金悬赏征集破案线索。前面提到的那位鞋匠丹尼尔·蔡特是个嘴巴不严的家伙,他把自己收受匪徒茶叶的事情说了出去,消息传到了海关官员那里,治安官迅速抓捕了蔡特,并给他两个选择:一、交代并指认匪徒,然后领取酬金,他将被免于起诉;二、拒不接受第一个条件的话,就要接受绞刑。压力之下,丹尼尔·蔡特供出了约翰·戴蒙德,导致后者在奇切斯特被捕。

不过,来自走私团伙的报复是非常可怕的。他们趁丹尼尔·蔡特和一位名叫威廉·加力的海关官员前往奇切斯特的时候,在罗兰兹城堡的一个旅店里绑架了两人。也是这两个人倒霉,他们住宿的这家旅店,少东家自己就是茶叶走私犯,深谙内情的女店主对蔡特和加力的身份产生怀疑,于是赶紧给走私团伙通风报信,两个人就这么被5名悍匪抓住了。这些走私团伙成员决定暂时不杀丹尼尔·蔡特和威廉·加力,他们要看看自己的同伙约翰·戴蒙德是什么下场,然后再决定这两人的生死。

▲英国画家笔下的走私船

茶叶走私团伙活埋海关官员虐杀告密者

他们先是用马鞭把两人打得鲜血直流,然后把他们绑在马背上,一路抽打着向北行进,让沿途几个村子的人都看看,跟“霍克赫斯特帮”对抗是什么下场。他们去到24公里外拉克村的“红狮旅馆”,这家店虽然是个正经旅店,但店老板跟茶叶走私团伙关系良好,之前就曾经贡献出自己的地盘来存放走私茶叶,这次仍然出借地盘给走私犯关押人质。

“霍克赫斯特帮”的成员们把鞋匠蔡特拴在一间茅草房里看押起来,然后趁夜晚埋掉了海关官员威廉·加力。很久以后,当加力的尸体被挖出来时,人们发现这位海关官员处于一种直立状态,手放在眼睛前面,他当时是被活埋的。

霍克赫斯特帮的标志

两天后,走私者们带着更多同伙返回拉克村,决定干掉鞋匠蔡特。他们不断殴打他,一个名叫约翰·克比的走私者还用刀割下了蔡特的鼻子,然后他们把他吊在一口井上方,试图绞死他,一刻钟后,匪徒们失去耐心,把还没断气的蔡特头朝下扔进井里,然后用石头、门柱等把他活活砸死。

即使是在两百多年前的英国,这种做法也被认为过于野蛮、骇人听闻。愤怒的英国当局提供了更高的悬赏以征集线索,后来走私者中有人由于害怕被绞死而充当了证人,团伙的8名主要成员被逮捕,其中5名主犯于年1月被绞死。同一年的4月,另外5名“霍克赫斯特帮”成员落网,其中3人仍被判处绞刑。

茶叶税太重,英国几乎全民支持茶叶走私

在18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茶叶走私非常猖獗,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类似“霍克赫斯特帮”这样的走私团伙。

但是,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像“霍克赫斯特帮”这样暴力、残忍的走私团伙,都能获得大量的民众支持。

他们驮着走私茶叶或者押运绑架人质,大白天穿过数个乡镇,根本不怕民众围观,而事实上也的确没人去举报他们,反而给他们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还不少。其他那些不怎么残忍、暴力的走私者,得到的待遇就更好了。

根据英国学者罗伊·莫克塞姆的研究,他认为茶叶走私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获得了英国民众的支持,因为民众希望得到茶叶,而又不愿意承担他们认为极为不合理的税款,于是“数百万英国人默认了这种非法的贸易,他们通常对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保持沉默”。

▲走私与合法的茶叶价格范围,年(单位为便士)

数百万人支持茶叶走私是个什么概念?在上述惨案发生的18世纪中叶,英国全国总人口才万左右,相当于除了少数不在乎重税的上层人士,剩下所有中下层英国人都在支持走私。

当然,直接参与暴力犯罪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小茶叶贩子或者普通消费者,小商贩从走私团伙那里批发一些茶叶,往往只有2.5磅或者这个数量的几倍,然后普通人假装不知情,从这些小商贩手中购买价格明显低于正规渠道茶叶的“走私茶”。

在文章中提到的大量用山楂树叶或黑刺梨树叶染色制成的假茶叶,也大量打着“走私茶”的名义售卖,奸商们哄骗顾客,说他们售卖的绝对是正宗中国茶叶,只不过是水货,专坑那些喝不出真假来的英国人。

茶叶走私的民意基础强大到什么地步呢,当时英国著名的日记作家、号称“法律坚守者”的詹姆斯·伍德福特牧师(JamesWoodford),一遇到茶叶问题,也不怎么坚守法律了,他自己曾经在作品中一本正经地记录:“走私者安德鲁斯约好了今夜11点钟时带来6磅熙春茶叶。”

走私的“混合茶”究竟是什么中国茶叶?

这里的熙春茶,英文是hyson,英国人解释说它是一种“混合茶”,把它单列于“绿茶”(greentea)和“红茶”(blacktea)之外,但实际它按中国标准应该是一种搓成团状的绿茶。

中国学者一直试图搞明白英国人的茶叶分类,但这非常困难,在那个时期,英国人发明了很多自己专用的茶叶词汇,例如:

gunpowder,原本的意思是黑火药,但被他们用来指绿茶中的“珠茶”;

pekoe是指红茶中的“白毫”;

bloomtea、scented都是指“花茶”;

congou是“工夫茶”;

bohea是“武夷茶”。

英国人声称“花茶”、“武夷茶”、“工夫茶”是和“红茶”、“绿茶”并列的茶叶分类,另外英国经销商还把“武夷茶”和“功夫茶”混合在一起,制成了一种“温和工夫茶”(congoukind)。

▲这是18世纪英国的一个茶叶罐,bohea即“武夷山”。

这些分类让中国人看了一头雾水,例如“武夷茶”(bohea)还可以说是对应中国的“武夷岩茶”,但“工夫茶”(congou)又怎么解释呢,因为工夫茶在中国是指一种冲泡方法,而不是特指某种茶叶。

近年来,有些国内的文章说英国人的“工夫茶”(congoutea)是指一种中国红茶,还有些文章更一口咬定说“工夫茶”(congoutea)是指江西产的“条红”。

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广东思普贡茗茶业有限公司·茗六福茶行创始人王蓝指出,根据语言学常识,这种说法非常不靠谱。语言不通的英国人跑到中国来买他们已经喝开了的“红茶”(blacktea),自己又发明个说法叫“工夫茶”(congoutea)?这发音都不是英国人自己能想出来的,肯定是在跟中国商人交易的过程中,听到中国茶商频繁发“ganghudei”这组音,于是把从这些商人手里收购来的既不是红茶、也不是绿茶的茶叶,就以这组发音来命名为“congoutea”。

▲茶园忙碌的制茶场景,年英国版画

而且,查查当时大清国的关税记录就知道了,英国人跑过来买茶叶,只跟广东商人和福建商人打过交道。因此,他们从广东商人那里学会了“工夫”(congou)这个发音,从福建商人那里学会了“武夷”这个发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个潮汕人让他发一下“工夫茶”这组音。

欧洲多国政府商人跟英国茶叶走私犯勾结

说回茶叶走私。其实当时英国的这些走私团伙只是三道贩子,他们经济实力不够,远洋航行技术也不行,于是跟诸多欧洲国家的茶叶商进行了明确的国际分工:

荷兰、法国、西班牙、瑞典的商人们负责远赴重洋到中国去进货,运输到欧洲后,再转手给英国走私犯,就类似文章开头提到的“三兄弟号”,这些吨位比较小的英国走私船,每船装载一到两吨茶叶,开到英国近海或者海岸偷偷卸货,再由“霍克赫斯特帮”这样的团伙负责运输和分销给大大小小的茶叶经销商。

英国人对红茶的追求也导致了制船技术的革新,为了最早把中国的茶叶运送到伦敦的港口,跟东印度公司竞争,出现了这种剪刀船:

比利时的奥斯坦德是其他西方商人向英国走私茶叶的最早基地,法国的南特是另一个向英国走私茶叶的集散地,年的记载有“批量茶叶从南特被销往英国根西岛,走私茶叶的最终目的地是英伦”。

英国国内的走私者也遍布有通航条件的近海。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政府不但不阻止这种大规模的国际茶叶走私行为,反而还给本国商人提供支持。因为英国的茶叶进口,被东印度公司独家垄断,该公司自己的进口量无法满足英国市场需求,也坚决不把生意让给别人做。

▲东印度公司贸易路线

法国、荷兰等国对东印度公司这种吃独食的行为极其不满,于是就鼓励本国远洋贸易商人跟东印度公司抢生意,反正茶叶走私亏的是英国政府的税钱,而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政府却可以从自己国家的茶叶商人那里征收到税款。

在多国政府、商人以及英国诸多民众齐心协力推动下,把中国茶叶走私进英国的国际走私行为愈演愈烈,英国的茶叶走私团伙在经过了资本原始积累后,也终于鸟枪换炮。

到了18世纪70年代,2.0版的新型走私者们开始使用配备了重型武器的大型船只,数百艘这样的走私船在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海岸附近活动,其中有些重达吨,配有80名船员和24门大炮,这样的武器装备,即使碰到英国海关巡逻船都不必闪躲,官方船只都未必有他们火力强大。

一艘这种走私船能够装载或加仑的朗姆酒或白兰地,外加四五万磅的中国茶叶,因为是很大的生意,所以欧洲大陆供货商可以允许他们赊欠3到6个月的货款,他们甚至还可以在劳埃德银行购买保险。

在18世纪70年代,英国合法茶叶进口量是每年万磅到万磅,但走私茶叶的量则很难估算,学者和官员们用从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茶叶总量减去欧洲大陆的茶叶消费量,大概估算出来,英国每年走私茶叶总量为万磅到万磅之间,几乎超过合法茶叶进口总量。

▲在珠江口一带活跃的英国船只

例如,可查的数据是,至年,每年从广州出口的茶叶,由英国船载的是3149磅;而由法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载运的是英国的7倍多,4国载运的茶叶相当部分都走私进入了英国。英国的大型合法茶叶经销商,例如我们此前提到的特文宁公司,曾对此提出强烈抗议,敦促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合法茶叶商人的利益。

其实这已不仅仅是保护英国合法商人权益的问题了,税金的大幅流失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英国的国家利益,年,时任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WilliamPitttheYounger)推出了《抵代税法》(CommutationAct),把茶叶税从%大幅降低到了12.2%,这使得茶叶走私行为几乎无利可图,于是一下子就使茶叶走私现象销声匿迹了。

▲清朝时期的茶叶出口

英国财政部从减税中获取了长远利益,在《抵代税法》通过后的10年中,英国茶叶消费量迅速增长,以至于征收到的茶叶税款很快就恢复到了《抵代税法》推出之前的金额。税率减少到差不多是原来的十分之一,税收金额却不变,只能说明此前估算的走私茶叶量还是太保守了。

能让整个英国几乎全民参与走私,多国欧洲政府都掺和进这种走私行为,可见中国茶叶之魅力,这也算是贸易史上的一大奇观。

-特别顾问-

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广东思普贡茗茶业有限公司·茗六福茶行创始人

王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