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曾经,碰到过无数个长江以北的茶友。
在选择白茶的时候,每每总是多问一句,这茶适合煮吗?这茶能不能直接煮?
好像逢茶必煮的样子。
生为土生土长福建人的村姑陈,去长江以北地区的次数屈指可数的村姑陈,从懂事起就看长辈们使用盖碗泡功夫茶的村姑陈,无论如何想不明白,好好的茶,泡着喝就行了呗,为何老想着要拿去煮?
这在村姑陈的脑子里,也为一个未解的谜。
的年末,在上海小住了几日。
按从前在福州时一样的习惯在泡茶,惊讶地发现,城市纬度变高、气温降低了之后,烧开的水极容易冷。
烧开后5分钟之内,能从度降到92度,10分钟后,能降到85度。
也就是说,如果在跟朋友边聊天边喝茶,不那么快速喝的情况下,平均每两冲,就需要加热一次水。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喝,一冲冲出来有毫升左右,渴的时候3分钟能喝完,不渴的时候,至少要7-8分钟才能喝光。
等于,每冲都要重新加热一次水。
虽然只需要加热到95度以上,不必烧开,但是,水一直需要加热,这已经够麻烦了。
而煮茶就好多了。
煮一壶,烧开后保着温,半小时到四五十分钟之后,仍是适口的温度。
在北方冬天普通的气温条件下,泡茶,果然不如煮茶,来得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煮茶。
一、煮茶,是直接煮还是先泡再煮
在南方时,村姑陈的习惯是泡过再煮。
茶叶,有的时候,非沸水不能尽出其味。
然,当沸水的力量尽显,那些仍不能全然尽显的养分,便需要壶的高温,才能令其尽释。
故而,先泡7-8泡,再放到壶里煮,是我们的常态。
也是不浪费好茶的心理。
比如慧苑老丛水仙,泡了13泡,泡不出来什么滋味了,但看叶底,还是没有完全打开的样子。
这就说明,它还有很多的物质,藏在叶片里,只是无法再溶在茶汤里了。
这时候就要放壶里煮,陶壶玻璃壶都可以,先放茶叶,再放沸水,开火烧开,再关掉。
利用电陶炉面板上的余热保着温,一壶能喝上半小时。
而到了北方,冬天天气冷,泡茶不方便,除非有一只保温的烧水壶,能让水温一直保持在98-99度,否则,便需要一直加热热水,很麻烦。
这种情况下,只能煮茶。
不必泡过,直接把干茶放壶里煮。
二、煮茶,水和茶的比例是多少?
泡茶要好喝,茶和水的比例要合适
煮茶要好喝,水和茶的比例一样要合适。
泡茶,若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毫升的盖碗,需放5克茶。
而若是寿眉,尤其是粗枝大叶的秋寿眉三姐妹(立秋、白露、寒露),茶虽然只要5克,但盖碗,可以调整为-毫升。
且建议选择敞口盖碗,就是口大的,能让茶叶的枝条能完整地投放进盖碗里,并能第一冲就被水覆盖住。
煮茶,水和茶的比例,自然与泡茶不同。
煮茶,只需要极少的茶,却需要极多的水。
正常情况下,毫升的壶,装毫升的水,只需要投2-2.5克的茶叶。
相比泡茶时的茶水比例,这煮茶的茶水比例,就像是小溪于大海,井水与北冥。
为何,同是茶与水,煮泡却差别这么大?
只因,泡茶,水温是一直在下降的,从注入,到出汤,再到杯中,这整个过程中,水温在渐渐下降。
而煮茶,水温是一直在上升的。从茶投入水中,到水沸,水温呈上升趋势,水温每增加一度,温度对于茶叶的压力便增加一分,茶叶释放到茶汤里的内质,也更多一分。
正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水温走势,决定了它们分别适合不同的茶水比例。
能煮的茶却不能闷,原因便在于此。
三、散茶和饼茶,谁更适合煮?
散茶与饼茶,就像是事物的两面,总是被拿来做对比。
时常有人问,收藏白茶,是散茶适合还是饼茶适合?
未来的转化,是散茶快还是饼茶快?
自己喝,是买散茶还是买饼茶?
这些问题,看在村姑陈眼里,只是各种人为的区分,各种人为的纠结。
就像宝钗和黛玉,要问村姑陈喜欢谁,还真的难以分得清。
如果是做同事,当然选宝钗,她得体,爱装,要面子,跟她相处,不必担心她拈酸吃醋,不用怕她言语尖刻让人下不来台。
如果是做闺蜜,当然选黛玉,她真性情,喜欢不喜欢都表现在脸上,又热心爱帮忙(例如教香菱学诗),跟她做朋友,不必担心最后变成塑料姐妹情。
说直白一点,宝黛二姝,各有各有好处。
那么,白茶里的双姝,散白茶与白茶饼,一样是各有各的妙处。
煮着喝,散茶和饼茶都适合。
如果你刚吃了油腻的食物,比如红焖羊肉,嘴里膻味四窜,那必定要煮一壶饼茶,让它的浓郁的果香和药香,像把万能的刷子,洗刷掉口腔里的腥味。
如果你在办公室坐了一整天,闷得慌,那就煮散茶,让它清新的花香,飘荡在空气里,提神醒脑,一洗胸臆间的烦闷之意。
四、煮茶,一般能煮几道?
还会有细心的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