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潮汕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茶艺、它的精致、它的内涵都被称道,工夫茶也被赋予了高雅情调、表达礼仪、寄托情谊等附加值。潮汕人民对工夫茶津津乐道的是其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的气氛与节奏。
常听潮汕人说,宁可一日无肉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工夫茶与人们生活的密不可分,工作生活离不开它,商务洽谈离不开它,休闲放松也离不开它。要说到我与工夫茶的渊源,那可早了,尚在吃奶时代的我由爷爷奶奶带大。入乡随俗,大人们喝茶时自然不会冷落我,时常用筷子蘸些茶汤,让襁褓之中的我吮吸,这工夫茶的启蒙教育还真符合“喝茶要从娃娃抓起”。
常有北方朋友饮过潮汕工夫茶后,皆感叹其过程的细微与讲究,人如其茶,工夫茶倒也反映出潮汕人的精细及淡定。凡事讲的是适度,如果过了则显出短处,工夫茶也不例外。工夫茶具从茶杯、茶壶再到茶洗均为小型号,说得好听这叫精细,从另一角度说,它所表现出的是“小”的气度、“小”的胸怀、“小”的眼光,“小”的性格。工夫茶通常有道工序,便是每次冲茶前总要将茶杯用热水烫杯,而且将杯子与杯子互相搀和在一起冲洗。这种习惯由来已久,人们还美其名日“消毒”,却不知如此讲究,是害还是益?
工夫茶很淡定,不急不燥,慢条斯理,倒也与潮汕人“慢生活”态度相契合。休闲、娱乐时来泡工夫茶,自无可厚非,只是这种淡定潜移默化之后所造就的区域文化是一种长期固有的“惰性”,工作节奏慢、办事效率低,表面看似不愠不火、温文尔雅,背后却是滞后与停顿。
从有关的潮汕茶文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潮汕工夫茶在经历了悠远时间洗礼后,依然基本上保持了原貌,这种“活化石”现象一方面体现出工夫茶悠久的历史及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凸现出潮汕地区保守的另一面。保存原貌固然是好事,只不过固守不变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事。工夫茶,可以理解为一种普通的休闲方式,不必将其抬上神坛,神化其功能。同时,时代变了,社会在进步,潮汕也该有所变化了,特别是本地区人民的思路与行为,不然何谈发展,何谈跟上时代的步伐。